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GSF11822)
- 作品数:7 被引量:62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振东赵颖馨路方红胡小亮魏芳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大学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对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4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组(干预组)130例和对照组116例。在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干预组进行严格的饮食、锻炼等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生活方式干预。所有受试者干预前后进行动态血压检测。结果:干预1年后,干预组24 h、夜间(n)平均血压及白昼(d)收缩压(SBP)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hSBP(22±6)mmHg(1 mmHg=0.133 kPa)vs.(15±5)mmHg、nSBP(26±14)mmHg vs.(17±10)mmHg、24hDBP(10±7)mmHg vs.(8±5)mmHg、nDBP(11±7)mmHg vs.(9±6)mmHg和dSBP(20±8)mmHg vs.(14±7)mmHg,均P<0.05];白昼、夜间的收缩压负荷值下降幅度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0±14)mmHg vs.(25±14)mmHg和(43±24)mmHg vs.(31±18)mmHg,均P<0.05];血压杓型转归率及血压达标率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6%vs.10%和85%vs.63%,均P<0.01)。结论:治疗性生活方式干预显著降低了24 h(尤其是夜间)血压均值及收缩压负荷,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
- 刘晓琳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胡小亮
- 关键词:治疗性动态血压血压昼夜节律
- 正常高值血压者冷加压试验血压变化与血压变异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冷加压试验血压变化与24h血压变异相关性。方法将受试者261人按血压水平分为理想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冷加压试验、24h动态血压监测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三酰甘油、空腹血糖高于理想血压组(P<0.05);正常高值血压者冷加压后0及60s收缩压增加幅度分别为(14.0±6.5)及(9.3±5.0)mmHg,冷加压试验阳性率为25.6%,低于高血压组,但明显高于理想血压组(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24h、白天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均明显高于理想血压组(P<0.05);正常高值血压组0s收缩压增加幅度与夜间收缩压变异、24h收缩压变异呈正相关(r=0.625和r=0.512,均P<0.01);60s收缩压增加幅度与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变异呈正相关(r=0.617和r=0.533,均P<0.01)。结论正常高值血压者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冷加压后血压增加幅度上升,血压变异性增加,冷加压后血压增幅与血压变异相关。
- 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王舒健孙尚文胡小亮李俊
-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交感神经活性冷加压试验血压变异
- 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被引量:16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尿微量白蛋白(MAU)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体检者197例,根据受试者诊室血压及7d家庭自测血压测定结果,将受试者分为血压正常组62例、隐性高血压组62例及高血压组73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检测。结果隐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诊室收缩压、自测收缩压、自测舒张压、收缩压变异性、舒张压变异性、IMT、硬化系数β值、MAU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P<0.01);隐性高血压组诊室收缩压、诊室舒张压、自测收缩压、硬化系数β值明显低于高血压组(P<0.05,P<0.01)。隐性高血压患者自测血压变异性与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呈正相关。收缩压变异性是IMT、硬化系数β值及MAU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老年隐性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变异性升高,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MAU相关。
- 郭芳赵颖馨曹春林刘振东
- 关键词:高血压血压测定颈动脉疾病动脉粥样硬化
- 老年人糖调节受损与心率震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调节受损与心率震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者254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和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血糖管理指南,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127例、糖调节受损组(受损组)72例及新诊断糖尿病组(糖尿病组)55例。所有受试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受损组及糖尿病组震荡初始及24h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升高,震荡斜率及RR间期标准差(SDNN)明显降低(P<0.05);与糖尿病组比较,受损组震荡初始降低,震荡斜率及SDNN明显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空腹血糖水平与震荡初始及24h室性期前收缩总数呈正相关(r=0.5347,r=0.3419,P<0.01),与震荡斜率及SDNN呈负相关(r=-0.4633、r=-0.3682,P<0.01)。结论空腹血糖水平与心率震荡相关,老年糖调节受损者已经存在心脏自主神经的功能紊乱。
- 陶秀芳刘振东
-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心电描记术心率室性早搏复合征葡糖耐量试验
-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与心脏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老年CHF患者133例为CHF组,另选正常体检者116例为对照组。2组均行超声进行心脏功能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HF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Tei指数及NT-proBNP明显升高,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及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均明显降低(P<0.05)。随着心功能分级的上升,LVEDD、LVESD、Tei指数以及NT-proBNP明显升高(P<0.05),LVEF、LVFS及E/A比值明显降低(P<0.05)。NT-proBNP与LVEF、LVFS、E/A比值呈负相关,与Tei指数、LVEDD、LVESD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VEF、LVFS、心功能分级和Tei指数是影响NT-proBNP的主要因素。结论 NT-proBNP升高与老年CHF患者心脏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 邢莎莎魏芳刘振东路方红赵颖馨
- 关键词:心力衰竭利钠肽心室功能超声心动描记术
- 老年正常高值血压者动态血压及节律与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的关系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正常高值血压者动态血压及节律与中心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的关系。方法选择正常血压者(正常组)138例,正常高值血压者(高值组)121例,高血压者(高血压组)100例,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动态血压及节律;采用动脉脉搏波分析仪测量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AIx)。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高值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昼间平均收缩压、昼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动脉舒张压、中心动脉脉压、增强压、AIx均明显升高,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明显降低(P<0.05)。正常高值血压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吸烟、夜间收缩压下降率、非杓型血压发生率为AIx的主要影响因素。经协方差分析,血压水平与非杓型血压发生率对AIx均有影响,且有协同作用(F=12.37,P<0.05)。结论非杓型血压单独对AIx有影响,且与高水平血压有协同叠加效应。
- 齐在文路方红刘振东赵颖馨
- 关键词:血压测定
- 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与趾臂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餐后血糖水平与趾臂指数间的相关性。方法:对31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OGTT试验结果、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餐后血糖管理指南,将受试者分为餐后血糖正常组(Ⅰ组)、餐后高血糖组(Ⅱ组)及新诊断糖尿病组(Ⅲ组)3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趾臂指数测定。结果:Ⅱ组趾臂指数0.64±0.07,显著低于Ⅰ组0.76±0.08,高于Ⅲ组0.61±0.07。Ⅱ组TBI降低率22.03%,显著高于Ⅰ组(X2=12.292,P<0.001),低于Ⅲ组(X2=6.145,P=0.013)。Pearson相关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趾臂指数与餐后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均呈负相关(分别为r=-0.731及-0.650,P均<0.001),餐后血糖水平是影响趾臂指数的主要因素。结论:趾臂指数与餐后血糖水平相关,餐后血糖水平是影响趾臂指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 董元丽
- 关键词:餐后血糖趾臂指数糖耐量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