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2013SJB750028)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相关作者:范娜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篇英语
  • 1篇转喻

机构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范娜

传媒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汉英指示路径虚拟位移对比研究被引量:21
2014年
指示路径虚拟位移包含的认知要素有位移主体、位移、路径、方式、持续时间和距离。认知要素的语义特点体现了人类内在的认知过程,对汉语和英语指示路径虚拟位移认知要素的研究表明汉语和英语此类表达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人类的认知共性:如位移是对位移路径的说明,路径条件(路径信息的必要)和方式条件(方式信息的排除)共同存在,且持续时间是对距离的说明;此外,汉英此类表达也体现了一定的认知差异,如位移主体的抽象度不同。本研究以汉英指示路径虚拟位移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不同语言背后的人类认知机制。
范娜
英语虚拟位移中的概念整合和转喻被引量:18
2014年
本文具体分析了英语3类虚拟位移——延伸、临现和指示路径——中的概念整合过程和转喻机制。研究发现,3类虚拟位移的概念整合过程可以概括为"真实位移与静态物体方位(即动与静)"的概念整合,它反映了输入空间I1中的"动"与输入空间I2中的"静"的认知整合。而发生在输入空间I1中的不同转喻机制均可以归属于更高一级的转喻,即"以行动指代结果(以动代静)"。虚拟位移中的转喻机制为输入空间I1中的"动"与输入空间I2中的"静"搭建了桥梁,因此,可以说虚拟位移中的转喻是概念整合的前提,为概念整合提供了认知基础。
范娜
关键词:转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