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012-002)
-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2
- 相关作者:段磊王文科杨晓婷孙亚乔姜桂华更多>>
-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关中盆地典型土壤对铵态氮的解吸特征及滞后效应
- 以关中盆地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对铵态氮的解吸特征和滞后效应,并分析土壤岩性对解吸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铵态氮在黄土中的等温解吸符合Langmuir Ext1模型,其它土壤类型中铵态氮的等温解吸模式符合Henry...
- 段磊孙亚乔
- 关键词:铵态氮关中盆地典型土壤
- 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防治措施被引量:15
- 2011年
- 在研究区采集和测试了232个水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浅层地下水氮污染进行了评价,剖析了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浅层地下水中氮污染以硝态氮为主,呈面状分布;铵态氮和亚硝态氮污染以点状形式存在。渭河以北地区氮污染程度高于渭河以南地区;渭河北部的漆水河-洛河地段、渭河南部西安城区和户县-长安及华县的黄土台塬以及渭河中上游漫滩和低阶地为重污染区。近20多年来,农业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程度显著增加,而城郊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污染则呈波动下降趋势。在上述基础上,针对不同地区提出了地下水氮污染的防治措施。
- 段磊王文科杨晓婷姜桂华
-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污染特征关中盆地
- 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6
- 2011年
- 为了研究关中盆地浅层地下水氮污染对人体产生的潜在健康危害风险,在研究区采集和测试了232个水样,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浅层地下水氮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浅层地下水中硝态氮污染程度相对较重,呈面状分布;而铵态氮和亚硝态氮污染程度较轻,以点状存在。浅层地下水中硝态氮对人体健康的慢性毒害指数较高,高风险区占研究区面积的78.2%,主要分布在农业活动强烈的灌区和人口居住密集、工业相对发达的城镇区;硝态氮含量大于12.6mg/L的三类地下水对人体健康也是高风险的,即传统意义上可以饮用的三类水对人体健康并不都是安全的。上述成果对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段磊王文科孙亚乔杨晓婷
-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污染特征健康风险评价关中盆地
- 关中盆地典型土壤对铵态氮的解吸特征及滞后效应
- 以关中盆地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对铵态氮的解吸特征和滞后效应,并分析土壤岩性对解吸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铵态氮在黄土中的等温解吸符合Langmuir Ext1模型,其它土壤类型中铵态氮的等温解吸模式符合Henry...
- 段磊孙亚乔
- 关键词:铵态氮关中盆地典型土壤
- 文献传递
- 地下水中硝态氮自然衰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地下水中硝态氮的自然衰减。[方法]以黄土、粉质粘土、细砂和粉砂为模拟含水层介质,通过密封浸泡实验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地下水中硝态氮的自然衰减过程。[结果]化学还原和生物反硝化作用是硝态氮总量减少的重要途径,其中以化学还原为主,生物反硝化为辅;在原生态环境(不加化学试剂)条件下,硝态氮总量减少率为25.70%~39.90%,即地下水的自净能力较差,造成了硝态氮的积累;在强化化学还原作用条件下,地下水中硝态氮总量的减少率是原生态环境下的2倍以上。[结论]该研究为地下水氮污染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 段磊王文科孙亚乔
- 关键词:地下水硝态氮反硝化自然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