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GD35)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范大平李传熹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曾国藩
  • 2篇文化
  • 2篇湘军
  • 1篇言行
  • 1篇祖父
  • 1篇晚清
  • 1篇晚清社会
  • 1篇文化思想
  • 1篇文化影响
  • 1篇文化转型
  • 1篇湘中
  • 1篇乡土社会
  • 1篇脉络
  • 1篇梅山文化
  • 1篇近现代
  • 1篇湖湘文化
  • 1篇家族
  • 1篇发展脉络

机构

  • 4篇湖南人文科技...

作者

  • 4篇范大平
  • 1篇李传熹

传媒

  • 4篇湖南人文科技...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对曾国藩及湘军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青少年时期的曾国藩深受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影响,曾国藩的文化品性中打下了这两种相互交汇的地域文化的深刻烙印。梅山文化与湖湘文化的影响在湘军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无论是挑兵选将还是治军打仗,其思想文化理念无不烙上了这两种文化影响的印记。
范大平朱坤初李传熹曾国庆
关键词:梅山文化湖湘文化曾国藩湘军文化影响
晚清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折射——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脉络被引量:2
2014年
曾国藩文化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已走向腐朽没落、西方资本主义却迅猛发展并开始打开中国国门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的中国思想文化界,一方面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走向衰微,另一方面"西学东渐"使西方文化开始浸入中国并形成文化冲击,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文化转型期。曾国藩文化思想,既是当时社会历史的产物,同时也是其独特的文化实践的产物。曾国藩文化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脉络,是晚清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折射,其形成有其哲学基础、阶级基础、社会基础和实践基础,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初步形成、逐渐成熟、不断发展的过程。
范大平
关键词:晚清社会文化转型曾国藩文化思想
曾国藩祖父曾星冈言行对家族后辈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曾国藩是晚清重臣,官至一品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毅勇侯,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可曾国藩却说他自己远不如其祖父曾星冈。曾星冈在曾国藩心目中形象高大,地位崇高。曾星冈的言行对曾国藩及其家族后辈的影响深远,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人处世,二是治家齐家。在曾星冈言行的影响下,曾国藩家族人才辈出,成为近代以来家庭文化建设成功的典范。
刘日升范大平
关键词:曾国藩言行
曾国藩与近现代湘中乡土社会文化风气变化初探被引量:2
2013年
曾国藩与湘军的崛起,与湘中地域社会文化环境紧密相关。曾国藩的思想和文化品性的形成与湘军的崛起,离不开湘中这片故土的社会文化风气的熏陶与浸染;曾国藩的思想文化对近现代湘中地区社会文化风气的形成、变化、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深远,尤其是曾国藩统领的湘军的崛起,更加剧了曾氏对湘中民间乡土社会的影响。
范大平李志和彭莳兰
关键词:曾国藩湘军湘中乡土社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