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TCVM-201101)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帅张露芬赵雅芳杨磊陈磊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小汤山疗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穴位
  • 2篇血浆
  • 2篇血浆CGRP
  • 2篇易激综合征
  • 2篇综合征
  • 2篇模型大鼠
  • 2篇不同穴位
  • 2篇肠易激
  • 2篇肠易激综合征
  • 2篇肠易激综合征...
  • 1篇电针穴位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活性
  • 1篇血管活性肠肽
  • 1篇针穴
  • 1篇天枢
  • 1篇内脏敏感性
  • 1篇微循环
  • 1篇相关肽

机构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小汤山疗...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作者

  • 3篇陈磊
  • 3篇杨磊
  • 3篇赵雅芳
  • 3篇张露芬
  • 3篇杨帅
  • 2篇孙洁
  • 2篇任晓暄
  • 1篇朱文莲

传媒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针天枢、足三里穴对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大鼠内脏敏感性及肠微循环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IBS的部分机制。方法:将Wistar幼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每组6只。天枢组和足三里组从实验第6周开始电针介入,隔日1次,共7次。模型组只束缚不针刺,正常组不作任何处理。治疗结束第二天采用XW-B-3冷光源微循环显微仪观察各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不同时点管径和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1)内脏敏感性评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部抬起、背部拱起值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天枢、足三里组大鼠腹部抬起、背部拱起值明显升高(P<0.01)。(2)肠系膜微循环检测:①血管直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系膜微血管明显收缩(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天枢组、足三里组大鼠肠系膜微血管明显扩张(P<0.05或P<0.01);②血流状态: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P<0.01)。结论:针刺天枢、足三里可明显提高IBS大鼠内脏敏感性阈值,降低IBS大鼠内脏敏感性;明显改善肠系膜微循环血流状态和血管痉挛,从而缓解肠黏膜缺血、缺氧,缓解腹部疼痛。
杨磊李滢赵雅芳孙洁杨帅陈磊朱文莲张露芬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微循环内脏敏感性电针穴位
电针对IBS模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与血浆CGRP、VI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及血浆中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IBS的可能机制。方法:以Wistar幼鼠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天枢和足三里组,采用联合作用型方法制备IBS大鼠模型,从第6周束缚及电针干预,隔日1次,共7次。模型组只束缚不针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结束后,采用XW-B-3冷光源微循环显微仪观察各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不同时间段的管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CGRP、VIP的含量。结果:①肠系膜微血管管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管管径在即刻、10分钟、30分钟时明显收缩(P<0.05);与模型组比较,天枢组、足三里组血管管径扩张,天枢组20分钟P<0.05,即刻、30分钟P<0.01,足三里组各时间段血管管径与模型组比较(P<0.01)。②血浆CGRP、VIP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VIP含量升高(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血浆中CGRP、VIP含量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血浆中CGRP升高(P<0.01)。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表现为明显的微循环功能障碍,血浆中血管内皮相关物质CGRP、VIP水平紊乱。针灸可有效调节紊乱的CGRP、VIP水平,进而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功能障碍,起到治疗作用。
杨磊孙洁李滢赵雅芳杨帅陈磊任晓暄张露芬
关键词:肠系膜微血管降钙基因相关肽血管活性肠肽
电针不同穴位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浆CGRP、VIP、ET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天枢穴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血浆中降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针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机制。方法:选取VISTAR幼鼠为研究对象制备肠易激大鼠模型,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天枢组、足三里组。天枢组和足三里组从第6周采用自制布袋束缚及电针处理,隔日1次,共7次。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结束后,麻醉状态下采用腹主动脉取血5 mL,置于EDTA抗凝管中,离心,取上清液置于-20℃冰箱内冻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中CGRP、VIP、ET的含量。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中VIP、ET含量升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电针足三里组大鼠血浆中CGRP、VIP含量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天枢组大鼠血浆中CGRP、VIP含量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足三里穴大鼠血浆中CGRP含量升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果显示,肠易激综合症模型大鼠血浆中CGRP、VIP、ET水平异常,进而引起三者之间的比值失调,可能是导致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的机制之一,而针刺可以通过调节三者之间的紊乱状态进而达到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且足三里、天枢穴的调节作用各具特点。
杨磊赵雅芳李滢孙洁杨帅陈磊任晓暄张露芬
关键词:电针肠易激综合征血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