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46001)

作品数:3 被引量:22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军何宏舟田晓庆毛来锋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篇动力学分析
  • 1篇旋风分离器
  • 1篇运动特性
  • 1篇结构类型
  • 1篇高压静电
  • 1篇分离器

机构

  • 3篇集美大学

作者

  • 2篇何宏舟
  • 2篇张军
  • 1篇毛来锋
  • 1篇田晓庆

传媒

  • 1篇过滤与分离
  • 1篇化工学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高压静电破乳中离散液滴的动力学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考虑乳化液离散液滴的直径分布,对高压直流静电破乳过程中离散液滴的运动进行了理论模拟。模拟及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压静电作用下,离散滴液从一侧电极向另一侧电极运动。沿液滴运动方向,液滴浓度逐渐增大,并在电极附近达到最大。随着静电作用时间的延长,电极附近液滴浓度近似呈线性规律增大。在相同的作用时间内,高电压液滴浓度的增长幅度要更大。因此,尽可能提高施加电压要比单纯延长静电作用时间的破乳效果更好。此外,大的液滴运动速度更快,故对于离散相滴径较大的乳化液,破乳效率会更高。
张军何宏舟
关键词:运动特性
旋风分离器入口结构影响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入口结构包括入口结构类型、入口截面形状以及入口下倾角度等对旋风分离器性能影响的研究。认为不同的入口结构参数设计对旋风分离器的性能及能耗有较大影响;随着入口数量增多,分离器压降降低,分离效率先升高后减少,双进口分离器的性能较优。入口截面形状采用倒三角形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但压力损失增加;对于矩形入口旋风分离器,增大高宽比有利于提高分离效率,但也会增大压力损失。随着入口截面角的增加,压力损失降低,分离效率先升高后减小,存在有最优的入口截面角;螺旋下倾角能够改善旋风分离器的分离性能,降低压力损失并有效减少上灰环现象的发生。
田晓庆何宏舟
关键词:分离器结构类型
采用高压静电雾化法制备W/O乳化液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静电雾化方法进行了W/O玉米油乳化液制备的实验研究,在雾化流量2.8~15mL/min、电极施加电压5.2~11kV的条件下,用Winner99颗粒图像测试仪测试了所制乳化液的离散相滴径,分析了施加电压及雾化流量对平均滴径及滴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静电雾化法可制备离散相滴径比搅拌法更均匀的乳化液,离散液滴平均滴径约为28μm且绝大多数液滴直径为20~40μm,其稳定性明显优于搅拌法所制乳化液.乳化液离散相滴径与施加电压及雾化流量密切相关,电压增大、雾化电流增大,乳化液离散相滴径急剧减小,滴径分布变窄.流量增大,单位时间内液滴携带及输运的电量增大,故雾化电流增大;但液滴荷积比随流量增大而减小,故滴径变大,滴径分布变宽.高电压、低流量有助于获得稳定性更好的乳化液.
张军何宏舟毛来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