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12QNJJ0113)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 相关作者:蒲宗君李式昭郑建敏李俊杨恩年更多>>
- 相关机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顶芒×长芒小麦的两种遗传模式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芒是普通小麦穗部重要的光合器官,麦芒在物种自然进化及人工选择育种中均有重要意义。为明确顶芒×全芒可能存在的遗传特性,本研究利用两个顶芒×全芒组合P1、P2、F1及F2世代对芒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86-741×13R478的F2群体顶芒:全芒符合3:1的分离比例,顶芒性状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13P2651×13R376的F1代植株表现异于其全芒亲本13R376的全芒型,F2群体分离出13P2651、F1、13R376三种类型,符合1:2:1的比例,表明13P2651×13R376芒型呈半显性遗传模式。前人研究认为顶芒为完全显现性状,而本研究发现顶芒×全芒除显性遗传外,还存在半显性遗传模式,这一发现为完善麦芒研究和进一步基因定位奠定基础。
- 郑建敏蒲宗君孙华刘培李式昭
- 关键词:小麦
- 温敏雄性不育小麦SCT-1的不育特性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小麦SCT-1是以黄淮麦区发掘的温敏不育系BNS为基础转育成适应四川生境的温敏两用不育系。采用分期播种方式对SCT-1的育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CT-1在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播种,不育度均达99%以上,可进行杂交制种;12月中旬及以后播种能自交结实,结实率可达50%以上,能实现自身繁殖。结合不同播期条件的花粉镜检法,11月上旬以前播种,SCT-1的花粉表现为完全碘败;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播种,花粉表现为半不育,为育性的转换期;12月下旬以后播种,其花粉染色为正常可育类型。SCT-1与重庆温敏不育系C49S的比较结果表明,SCT-1在10月25日、11月2日和11月10日播种,不育度均达99.5%以上;而C49S在同期播种条件下,其不育度均低于70%。由此可见,SCT-1与C49S是2种不同类型的温敏不育系。
- 郑建敏李式昭杨恩年李俊刘于斌蒲宗君
- 关键词:育性镜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