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02SJA72001)
-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孙迎联杜贵阳更多>>
-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江苏省行政学院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儒家伦理“普世化”反思
- 2008年
- 近年来,理论界提出了儒家伦理普世化的主张并且得到了许多人的积极响应。然而,不论是在世界意义或本土意义上把儒家伦理直接发展成为普遍伦理,还是让其作为一种伦理资源参与普世伦理的建构,儒家伦理普世化运动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儒家传统伦理与当代生活分离的现实。只有在冷静、客观地分析中国现实社会所受传统熏染的情况及儒家伦理对当今及未来现代化进程的正负面效力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扎扎实实地做文化治疗和创建工作,才有益于儒家伦理文化的现实生存和未来发展。
- 孙迎联
- 关键词:儒家伦理普世化
- “普世化”的难局——儒家伦理当代复兴的路径反思被引量:2
- 2007年
- 从当前的情形看,儒家伦理的"普世化"面临着诸多资源上的难题。儒家伦理在当代的复兴是儒家伦理的传统文化本性和中华民族在全球化时代的生存需要决定的。只有通过理性地思考和冷静地分析儒家伦理文化的现实生存状态,尤其对儒家伦理在全球化时代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不失客观的再评价,才能为探索儒家伦理复兴之路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定位。
- 孙迎联
- 关键词:普世化
- 儒家伦理“普世化”之反思
- 2008年
- 近年来,儒家伦理"普世化"的主张应运而生并得到了理论界的积极响应。然而,不论是在世界意义或本土意义上把儒家伦理直接发展成为普遍伦理,还是让其作为一种伦理资源参与普世伦理的建构,儒家伦理"普世化"都不能真正使儒家伦理再现昔日的辉煌。在当代全球性文化危机和中国传统文化"失语"的背景下,只有在冷静、客观地分析儒家伦理对当今及未来现代化进程的正负面效力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扎扎实实地做好文化治疗和创建工作,才是当前弘扬儒家伦理文化应该采取的姿态。
- 孙迎联杜贵阳
- 关键词:儒家伦理普世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