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2008-6022)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程俐陶刘作易郭巧生邓辉王亚筑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菌根
  • 2篇半夏
  • 2篇丛枝菌根
  • 1篇学成
  • 1篇药用
  • 1篇药用石斛
  • 1篇栽培
  • 1篇生物碱
  • 1篇石斛
  • 1篇头花蓼
  • 1篇鸟苷
  • 1篇种子
  • 1篇菌根真菌
  • 1篇块茎
  • 1篇块茎产量
  • 1篇化学成分
  • 1篇发芽
  • 1篇分子标记
  • 1篇ISSR-P...
  • 1篇ISSR分子...

机构

  • 2篇贵州省农业科...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郭巧生
  • 2篇刘作易
  • 2篇程俐陶
  • 1篇吕小梨
  • 1篇张习敏
  • 1篇王华磊
  • 1篇赵致
  • 1篇杨立昌
  • 1篇乙引
  • 1篇林俊清
  • 1篇王亚筑
  • 1篇邓辉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药材

年份

  • 4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栽培及野生半夏丛枝菌根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贵州地区栽培及野生半夏丛枝菌根及丛枝菌根真菌。方法:通过染色镜检法观察栽培及野生半夏根系,通过湿筛-蔗糖离心法分离半夏根围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并对照Schenck & Pérez及一些近期分类文献的描述,鉴定到种。结果:半夏具有典型丛枝菌根结构,从贵州省6个野生及栽培半夏根围土壤采集地中共分离到隶属3属的21种丛枝菌根真菌孢子,鉴定到种的有隶属3属的7种,其中球囊霉属5种,巨孢囊霉属1种,盾巨孢囊霉属1种,分别是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沙漠球囊霉、黑色球囊霉、聚丛球囊霉、白色巨孢囊霉、粟色盾巨孢囊霉。其中粟色盾巨孢囊霉为我国新纪录种,且为毕节地区栽培半夏的优势种。结论:贵州省野生及栽培半夏中丛枝菌根真菌具有丰富多样性,孢子种类、优势种均差异较大,如白色球囊霉仅出现于栽培半夏根围土壤中,黑色球囊霉仅出现于野生半夏根围土壤中,而摩西球囊霉和根内球囊霉在2种土壤中均有出现,且毕节地区半夏根围土壤中有专属性较强的丛枝菌根真菌,可为栽培半夏退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程俐陶郭巧生刘作易
关键词:半夏丛枝菌根
头花蓼种子发芽条件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对头花蓼种子发芽的影响,为头花蓼种子发芽率检验及田间播种提供参考。方法:考察温度、培养方式以及盐胁迫对头花蓼种子发芽的影响,用培养皿法培养种子,统计发芽率。结果:头花蓼种子于15℃发芽率最高;在盐胁迫条件下,随着盐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呈下降趋势,低盐条件下,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光培养比暗培养发芽率高,纸间比纸上发芽率高。结论:头花蓼种子发芽率检验时应选择15℃,有光照条件、双层滤纸纸间培养方式进行,在发芽试验进行20 d时,计算种子发芽势。头花蓼种子播种时,播种育苗田盐浓度不能高于1-2 g/L,过高影响头花蓼种子发芽。
吕小梨赵致王华磊
关键词:头花蓼种子发芽
药用石斛ISSR分子标记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索药用石斛鉴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为药用石斛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SSR-PCR方法扩增药用石斛DNA片段,根据基因分型能力筛选ISSR引物,并建立药用石斛鉴别条形码。结果:筛选出两条Rp值大于8的引物,能完全区分6个种共8个类群的药用石斛。结论:ISSR分子标记可用于药用石斛的种类和产地鉴定。
杨立昌邓辉乙引张习敏王亚筑林俊清
关键词:ISSR-PCR分子标记药用石斛
丛枝菌根真菌对半夏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研究丛枝菌根真菌(AM)对半夏叶形指数、繁殖系数、产量及化学成分等的影响。方法:半夏生长期间常规测量叶长、叶宽、株高及叶柄直径(茎粗)直至倒苗,计算叶形指数;收获块茎后,测量并计算块茎产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收获块茎和赫章县栽培半夏块茎中鸟苷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法测量收获块茎和赫章县栽培半夏块茎中生物碱含量。结果与结论: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产量,提高繁殖系数;接种AM真菌提高半夏叶形指数,使叶片趋向竹叶型,推迟半夏倒苗时间;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第1批处理(gm+gi1)对提高半夏块茎鲜重、干重及繁殖系数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多菌协同、接种时间越长对提高半夏块茎产量和繁殖系数效果越为明显。接种AM真菌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鸟苷、生物碱含量,且接种菌剂的处理生物碱及鸟苷含量大多高于赫章县栽培半夏;摩西球囊霉+根内球囊霉第2批处理(gm+gi2)对增加块茎鸟苷、生物碱含量的效果最为明显,说明多菌协同,且在半夏生长中期进行接种效果最好。
郭巧生程俐陶刘作易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半夏块茎产量鸟苷生物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