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YC2013-S169)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郑明新欧阳林黄文君邹文亮蒲保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交通大学南昌铁路局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路基
  • 3篇隧道
  • 3篇路基沉降
  • 3篇沉降
  • 2篇引水
  • 2篇引水隧道
  • 2篇铁路
  • 2篇注浆
  • 2篇荷载
  • 1篇动态荷载
  • 1篇盾构
  • 1篇盾构隧道
  • 1篇盾尾注浆
  • 1篇岩溶
  • 1篇岩溶路基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铁路路基
  • 1篇铁路线
  • 1篇铁路线路
  • 1篇注浆加固

机构

  • 4篇华东交通大学
  • 2篇南昌铁路局

作者

  • 4篇郑明新
  • 3篇欧阳林
  • 2篇黄文君
  • 1篇蒲保新
  • 1篇张永伟
  • 1篇刘林
  • 1篇胡国平
  • 1篇邹文亮

传媒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隧道建设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车辆荷载作用下岩溶路基注浆加固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以沪昆高速公路K940+200处岩溶灾害为例,借助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对岩溶路基的注浆加固效果进行了计算分析。车辆动态荷载采用半波正弦形式,以此来模拟行车驶近和驶离岩溶区这一动态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4车道均施加行车荷载后,路基变形满足规范要求,行车荷载对路基的影响深度为6~8m,且行车驶离岩溶区过程比驶近过程对路基影响大。同时,考虑了注浆结石体与灰岩之间的接触面和两者的弹性模量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发现接触面的存在使注浆结石体与围岩之间产生分离(脱空)现象,且两者弹性模量越接近,溶洞周围应力集中现象越不明显,加固效果越好。
郑明新欧阳林黄文君袁钎胡国平
关键词:岩溶路基注浆加固ABAQUS软件加固效果
引水隧道下穿铁路线路基沉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以福建省九龙江北引引水隧道下穿铁路线为研究对象,采用软件FLAC3D分析双洞引水隧道的下穿开挖对鹰厦铁路双线、厦深高铁双线的铁路路基的影响,通过模拟路基未加固和加固2种工况下,隧道单线贯通及双洞贯通后的路基的沉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最大沉降位于两隧道中心线正上方,路基未加固:右洞开挖对路基沉降的贡献64%左右,左洞贡献36%左右;路基加固:线开挖对路基沉降的贡献66%左右,左洞贡献34%左右.对比实测数据较为一致,证明拟合较好.
郑明新陈养强郑少弘蒲保新欧阳林
关键词:引水隧道铁路线路数值模拟路基沉降
列车荷载对隧道下穿路基沉降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以福建省九龙江北引水隧洞穿越鹰厦铁路、厦深高铁线路为研究对象,在路基加固前提下,采用换算土柱法转化的静荷载和类正弦形式列车荷载形式,采用软件FLAC3D分析了隧道单线贯通及双线贯通后的铁路路基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类正弦形式列车荷载引起的路基沉降比换算土柱法转化的静荷载引起的路基沉降大0.4 mm,约5%;两种荷载引起的路基沉降槽形态均为"双峰"形态,峰值均出现在两隧道各自的中心线上;通过对比实测数据和两种工况的计算数据,得出静荷载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陈养强郑明新张永伟刘林
关键词:引水隧道静荷载路基沉降
盾构施工工艺对铁路路基沉降影响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以福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下穿福州火车站铁路工程为依托,采用MIDAS/GTS有限元软件对双线盾构隧道进行分步施工模拟,揭示主要施工参数对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分析表明:路基预加固能有效减少下穿过程中路基的沉降量;土舱压力采用1.2~1.5倍土压力、注浆压力采用1.1~1.2倍土体自重应力对减少路基沉降效果较好;保证盾尾注浆率对减少路基沉降影响有显著效果。
黄文君郑明新欧阳林邹文亮陈养强
关键词:盾构隧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