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7N0027)

作品数:8 被引量:101H指数:5
相关作者:吴光远曾明森刘丰静王庆森王定锋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种群
  • 3篇茶园
  • 2篇蜘蛛
  • 2篇藜芦碱
  • 2篇小绿叶蝉
  • 2篇假眼小绿叶蝉
  • 2篇茶假眼小绿叶...
  • 2篇茶树
  • 1篇灯下
  • 1篇毒力
  • 1篇毒力测定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有机茶
  • 1篇有机茶园
  • 1篇诱虫
  • 1篇真菌
  • 1篇蜘蛛种类
  • 1篇杀虫
  • 1篇杀虫灯

机构

  • 8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8篇曾明森
  • 8篇吴光远
  • 7篇刘丰静
  • 5篇王庆森
  • 5篇王定锋
  • 3篇余素红
  • 1篇何玉仙

传媒

  • 2篇福建农业学报
  • 2篇茶叶科学技术
  • 1篇中国茶叶
  • 1篇农药
  • 1篇贵州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4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4种不同类型农药茶园使用效果综合评价被引量:5
2014年
在福安进行了4种不同类型农药使用效果综合评价茶园小区试验,0.5%藜芦碱粉剂8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茶蚜、茶丽纹象甲效果良好,对茶园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但药后15 d可正常恢复,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总体上有积极作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1500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茶蚜效果良好,对茶园蜘蛛安全,对茶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相对较轻;99%矿物油50倍液防治茶小绿叶蝉、螨类的效果较好,对茶园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但药后15 d可正常恢复,对生态系统结构有负面影响趋势;2.5%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防治茶蚜、螨类效果较佳,对茶园蜘蛛有较强的杀伤力,对生态系统结构有负面影响趋势。
曾明森刘丰静王定锋吴光远
关键词:藜芦碱联苯菊酯矿物油吡虫啉蜘蛛
茶园主要害虫种群灯下监测及频振式与LED式杀虫灯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0
2010年
为了科学利用诱虫灯进行预测预报或诱杀茶树害虫,并为LED杀虫灯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测报灯的诱虫试验和不同灯种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虫情测报灯对茶树害虫具有良好的诱集作用,初步明确了白蚁、金龟甲、卷叶蛾类、茶银尺蠖、茶尺蠖、油桐尺蠖、茶斑蛾、茶鹿蛾、茶白纹螟、黑跗眼天牛、茶天牛、红翅天牛等害虫的灯下年消长规律,其中部分害虫的发生规律和世代数与文献记录存在差异。LED红光杀虫灯对昆虫没有诱集作用,蓝光杀虫灯诱虫能力强于紫光杀虫灯,其中,紫光杀虫灯诱集鳞翅目能力强于蓝光杀虫灯,诱集茶树鞘翅目害虫和天敌的能力也强于蓝光杀虫灯,而蓝光杀虫灯诱集半翅目、双翅目、同翅目和蜉蝣目昆虫的能力则比紫光杀虫灯强,频振灯除了诱集中性昆虫(蚊虫和蜉蝣)的能力比蓝光杀虫灯差外,对茶树害虫和天敌的诱集能力均大大优于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尤其对天敌有很强的杀伤力。而且,频振灯的诱虫谱比紫光杀虫灯和蓝光杀虫灯更宽。频振式诱虫灯适用于茶树害虫测报,或在成虫发生高峰期诱杀害虫,LED杀虫灯具有开发利用前景。
曾明森刘丰静何玉仙王庆森吴光远
关键词:杀虫灯茶树害虫
生态诱虫板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被引量:31
2010年
在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高峰期,挂放生态诱虫板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茶假眼小绿叶蝉在挂板后15天每板平均虫口量为109.6头,挂板后3天黑刺粉虱成虫平均每板达到276.3头,挂板后15天达到658.8头。挂板后5~8天,田间黑刺粉虱卵量减少64.31%~71.36%。挂板防治后25天,茶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密度下降67.89%,黑刺粉虱若虫虫口密度下降68.73%。在福建省4个茶区示范推广,结果表明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成虫诱杀效果显著。
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吴光远
关键词:茶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
轻修剪对茶园节肢动物种群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对冬季和夏季轻修剪前后当季茶园的主要节肢动物种群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冬季轻修剪能使节肢动物包括茶园蜘蛛、茶尺蠖幼虫、茶假眼小绿叶蝉、寄生蜂、茶卷叶蛾幼虫等的种群数量降低,如修剪后清理剪下的枝条,则以上节肢动物类群除寄生蜂外,下降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夏季轻修剪并清理枝条后茶假眼小绿叶蝉的虫口显著下降,轻修剪后清理或未清理枝条均使蜘蛛的虫口显著下降,而轻修剪后茶丽纹象甲则有所上升,如果轻修剪并清理枝条,则上升幅度更大,但未达显著水平;跳虫和节肢动物种群数量轻修剪后均上升,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而如果轻修剪后清理枝条,跳虫和节肢动物总量则极显著下降。
曾明森刘丰静王定锋王庆森吴光远
关键词:茶树修剪种群数量
茶卷叶蛾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测定被引量:6
2010年
从茶园中自然羅病而死的茶卷叶蛾(Homona coffearia)幼虫僵虫上分离纯化出1株病原真菌,经核糖体DNA(rDNA)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鉴定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并命名为JYBb201菌株。对该菌株在PDA、PPDA和SDAY3种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和产孢能力进行测定,发现其在PDA上平均生长速度最快,菌丝的日均增长量达4.30 mm。但在SDAY培养基上培养16 d的产孢量比其他两种培养基大,达4.30×107孢子.mL-1。对茶卷叶蛾幼虫的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该菌具有较高的杀虫活性,以2.16×108孢子.mL-1和4.32×107孢子.mL-1的菌液处理,9 d后其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4.74%,表明JYBb201菌株是1株对茶卷叶蛾幼虫具有潜在防治作用的病原真菌菌株。
王定锋吴光远王庆森刘丰静曾明森
关键词:茶卷叶蛾球孢白僵菌RDNA-ITS毒力
藜芦碱等生物农药防治茶尺蠖药效试验被引量:3
2009年
进行了藜芦碱等生物农药防治茶尺蠖的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苦参素植物保护剂1000倍液、0.5%藜芦碱粉剂1000倍液、万打1500倍液和云菊1500倍液等防治茶尺蠖3~4龄幼虫效果良好。其中,苦参素植物保护剂1000倍液和0.5%藜芦碱粉剂1000倍液的速效性的较好,持效性也好,效果稳定;万打1500倍液的速效性较差,但持效性佳;云菊1500倍液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尚好;而清源保1000倍液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
曾明森王定锋刘丰静余素红吴光远
关键词:藜芦碱生物农药茶尺蠖
福建茶园蜘蛛种类与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对福建茶区茶园蜘蛛开展普查和定期定点调查,初步查明福建省茶园蜘蛛有45种,明确了不同类型茶园天敌蜘蛛,有机生态茶园和综防示范园的害虫治理措施对蜘蛛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但综防示范园农药的使用对天敌蜘蛛仍然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茶园耕作措施对台刈蜘蛛种群影响显著.蜘蛛是黑剌粉虱和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天敌,尤其结网蜘蛛对其成虫表现出很高的网捕效果.
曾明森吴光远王庆森余素红
关键词:蜘蛛有机茶园种群动态
48%噻虫啉SC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茶园小区试验结果表明:48%噻虫啉SC63、54、45ga.i./hm2对茶假眼小绿叶蝉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7d的防效与70%吡虫啉WG45ga.i./hm2效果相当;48%噻虫啉SC63ga.i./hm2在防治后7d内对茶卷叶蛾无效,而45ga.i./hm2防治茶蚜效果良好,药后1、3d虫口减退率分别达66.86%、94.55%;48%噻虫啉SC45~63ga.i./hm2施用7d后茶丛拍落物中的节肢动物总量、茶树害虫、天敌及其重要天敌类群蜘蛛的种群数量下降率分别为46.34%~58.46%、60.11%~74.74%、24.79%~45.45%和42.86%~60.90%。48%噻虫啉SC对茶树安全,适用于茶园防治茶假眼小绿叶蝉,建议在若虫高峰期使用,施药剂量以45ga.i./hm2为宜。
曾明森刘丰静王定锋余素红吴光远
关键词:茶假眼小绿叶蝉安全性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