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82566)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志东程国柱王振兴李建军魏为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基于复合工作液的铝合金高效电火花线切割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复合工作液作为放电介质以获得极间均匀冷却的铝合金高效电火花线切割技术,研究了铝合金电火花线切割的极间放电机制及切割工艺.结果表明:线切割表面质量主要取决于脉冲宽度及峰值电流,而脉冲电源占空比对其影响不大;铝合金电火花高效线切割宜采用窄脉宽、高峰值电流和合适的占空比,以使极间形成微小的蚀除颗粒及以气化为主的蚀除方式,有利于极间蚀除产物的排出,并减少蚀除产物在电极丝上的黏结,从而延长运丝系统的使用寿命.
- 刘志东程国柱李建军王振兴
- 关键词:铝合金电火花加工复合工作液
- 高低双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工艺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阐述了高低双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的设计概念、实现方式和特点。通过一次高速走丝大能量切割、多次单向低速走丝切割并加大电极丝张力等措施,与高速走丝多次切割(中走丝)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低双速走丝的切割精度、腰鼓形均比中走丝切割方式有明显改善,而表面粗糙度值则略有提高。
- 王振兴刘志东程国柱魏为徐安阳张艳
- 关键词:表面粗糙度
- 钛合金电火花多次切割表面气体强化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分析了采用电火花线切割多次切割工艺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气体强化处理的可行性,前几次切割采用复合工作液为冷却介质,最后一次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作为放电介质,对钛合金加工表面进行强化。对比实验表明,以气体作为强化介质时,加工表面硬度得到明显提高,采用氮气进行强化的表面显微硬度达到2050 HV,是基体的486%,形成了氮化钛组分,且表面基本不存在电解微孔洞和显微裂纹,表面完整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 徐安阳刘志东张艳程国柱李建军
- 关键词:钛合金电火花加工
- 基于复合工作液的低速运丝电火花线切割喷液极间流场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利用FLUENT软件对以复合工作液为冷却介质的低速运丝电火花线切割放电间隙内流场进行了模拟,通过试验验证了仿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维持正常切割的喷液条件是整个放电极间液流速度不为零,否则会产生切割表面烧伤及切割不稳定情况,最后提出了以复合工作液为放电介质的低速运丝电火花线切割稳定加工的研究重点。
- 刘志东王振兴李建军程国柱
- 关键词:电火花流场仿真复合工作液
- 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工作液失效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研究了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加工中切割效率、表面粗糙度、表面微观形貌的变化,指出采用切割效率作为工作液失效的表征更为直观和准确。比较了加工中复合工作液电导率、蚀除产物浓度、pH值、黏度与切割效率的变化关系,并从蚀除产物、浓度、电化学等方面分析了工作液电导率变化的原因,指出加工中电解作用产生的铁离子等对工作液电导率的上升起着主导作用,电导率与切割效率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电导率可作为衡量复合工作液失效的指标。
- 陆霖琰刘志东田宗军魏为
- 关键词:高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复合工作液电导率
- 模具钢Cr12电火花线切割多次切割表面微观形貌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针对典型的模具钢材料Cr12,研究了采用复合工作液为介质的多次切割表面质量,并提出在最后一次切割中采用不含OH^-离子的煤油或压缩空气作为工作介质进行精修的方法。结果表明,切割表面产生硬化且由于介质中不存在电解质,以及放电后的温度升降梯度减缓,放电通道加大,能量密度减弱,材料表面的高温电解微孔洞及表面微裂纹大为减少,且表面粗糙度值明显降低,表面形貌得到显著改善。
- 刘志东
- 关键词: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复合工作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