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08JC1420000)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崔海燕刘轾彬孙华唐神结郑瑞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市肺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遗传易感
  • 1篇遗传易感性
  • 1篇易感
  • 1篇易感基因
  • 1篇易感基因多态...
  • 1篇易感性
  • 1篇结核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多态性
  • 1篇疾病特征
  • 1篇疾病遗传易感...
  • 1篇汉族
  • 1篇核苷
  • 1篇核苷酸

机构

  • 1篇上海市肺科医...

作者

  • 1篇沙巍
  • 1篇吴福蓉
  • 1篇张忠顺
  • 1篇张青
  • 1篇刘一典
  • 1篇肖和平
  • 1篇郑瑞娟
  • 1篇唐神结
  • 1篇孙华
  • 1篇刘轾彬
  • 1篇崔海燕

传媒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汉族459例结核病易感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结核病易感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459例汉族结核病住院患者,分析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发热、病灶范围、空洞、咯血、初治或复治),采用多种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检测其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FokI位点和TaqI位点,自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NRAMP1)基因D543N、INT4和3’UTR位点,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HL、YX和QP位点,以及吖一干扰素编码(IFNG)基因874AT位点,并对上述基因进行分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基因多态性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结核病发热患者VDR基因FokI位点CC、CT和TT基因型的变异率分别为54.7%(29/53)、13.2%(7/53)和32.1%(17/53),不发热患者分别为40.6%(52/128)、30.5%(39/128)和28.9%(37/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3,P〈0.05);CT基因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比例为15.2%(7/46),非CT基因型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比例为34.1%(46/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91,P〈0.05),提示CT基因型患者更少出现发热症状;MBL基因QP位点的TT+TC和CC基因型变异率,结核病初治患者分别为28.3%(60/212)和71.7%(152/212),复治患者分别为19.1%(41/215)和80.9%(174/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8,P〈0.05)。其余各位点基因型与结核病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χ2值为0.001~2.732,均P〉0.05)。结论VDR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结核病发热症状具有相关性,其中CT变异对结核病患者发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MBL基因QP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结核病复发有相关性。
刘轾彬郑瑞娟肖和平沙巍张青吴福蓉孙华张忠顺崔海燕刘一典唐神结
关键词:疾病遗传易感性多态性单核苷酸结核疾病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