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880245)

作品数:4 被引量:144H指数:4
相关作者:张华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对话教学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方法
  • 1篇学习哲学
  • 1篇哲学
  • 1篇哲学论
  • 1篇倾听
  • 1篇主题
  • 1篇主题探究
  • 1篇主义
  • 1篇技术崇拜
  • 1篇技术主义
  • 1篇方法论

机构

  • 2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张华

传媒

  • 2篇教育发展研究
  • 2篇全球教育展望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走向“倾听”教育学被引量:38
2010年
"讲授"教育学把教师的讲授置于教育的核心,无论知识还是规范均变成了教育过程中的"传输物",这种教育学秉持的是控制取向的价值观和反映论的知识观。"倾听"教育学则把教师的倾听以及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倾听置于教育的核心。在价值论上,它以培养"会倾听的人"即把德性与创造性融为一体的自由人格为教育目的。在知识论上,它把教育过程视为合作创造知识的过程。在方法论上,它把"倾听"、"描述"、"解释"、"行动"四种要素融为一体。我国今日教育领域应走向"倾听"教育学。
张华
关键词:倾听
重建对话教学的方法论被引量:35
2011年
对话教学把教学方法理解为智慧或问题解决、社会互动与合作、个人风格与个性独特性三者的"合金"。重建对话教学的方法论意味着走出技术主义的窠臼,让教学建基于批判意识和反思性实践,把"主题探究"、"问答"、"会话"、"辩论"、"对话性讲授"、"交往性沉默"、"个人方法"等方法论要素创造性融为一体,化成以智慧和民主为核心的教学行动。
张华
关键词:对话教学教学方法主题探究
学习哲学论被引量:23
2010年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学习异化"源自心理主义的学习本质观和功利主义的学习价值观。走出学习异化意味着超越对学习的"客观规律"的寻找,走向"学习哲学",追求学习意义。学习的技术化、工具化与学习的心理化一脉相承,追求意义的学习观意味着走出"技术崇拜"。我国悠久的学习文化传统是构建今日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观的宝贵资源。20世纪以来的学习哲学围绕"学会思维"和"学会生存"而展开,分别以杜威和海德格尔为代表。实现探究学习观与生存学习观的互补与整合是今日学习哲学的重大课题。
张华
关键词:学习哲学技术崇拜
反思对话教学的技术主义倾向被引量:52
2011年
尽管对话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但它不必然带来教师与学生的精神自由和教学民主。倘对话教学陷入技术主义,必然会产生虚假对话、空洞对话和僵化对话,从而导致对教师和学生新的控制和压迫。我国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迫在眉睫的任务是走出对话教学的技术主义误区。
张华
关键词:对话教学教学方法技术主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