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科研启动基金(2014BS04)
- 作品数:12 被引量:58H指数:5
- 相关作者:郭兰丁超王红丽门艳萍赵银军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石油大学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可计算组织模型的验证难点与验证方法综述被引量:6
- 2014年
- 模型"有效性"能否得到验证是推动计算组织理论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一大瓶颈.立足于计算组织理论的前沿地位,论文综述并讨论了可计算组织模型的验证难点和验证方法.首先,可计算组织模型验证区别于自然工程模型,也超越了传统实证方法,在验证过程面临诸多主观、客观的难点;其次,发展基于问题域、建模目的、参照系三者内在联系的验证情境,从"度"上考量模型有效性,是可计算组织模型的有效性本质;再次,建立区别于自然工程系统的VV&A验证方法,关注概念效度验证、操作效度验证以及数据效度验证,遵循迭代验证原则,是未来的研究趋势.本课题也列举了相应的验证案例;最后,可计算组织模型验证应该是一个不断增强模型信心的过程,亟待跨领域专家执着于该领域的研究兴趣.
- 王红丽陆云波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8油藏油气充注期次被引量:14
- 2019年
-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 8 油藏的油气充注期次,开展了储集层中包裹体宿主矿物的成岩序列分析和包裹体均一温度测试。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长 8 油藏发育 3 期烃类包裹体,第 1 期包裹体分布在石英矿物早期裂缝或石英颗粒内部溶蚀区,均一温度为 61.1~121.7 ℃;第 2 期包裹体分布在石英加大边内部或方解石胶结物中,均一温度为 106.2~155.7 ℃;第 3期包裹体分布在切穿石英及其加大边的晚期裂缝中,均一温度为 92.2~130.5 ℃。②结合研究区的构造热演化史可以得出,延长组长 8 油层组第 1 期油气充注发生在早侏罗世晚侏罗世(192.5~152.0 Ma),为早期油气成藏;第 2 期油气充注发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52.0~126.0 Ma),为主要成藏时期;第3期油气充注发生在古近纪(60.0~36.5Ma),为晚期油气成藏。该研究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寻找次生油气藏具有重要勘探意义。
- 丁超郭顺郭兰郭小波杜贵超吴洪帅
-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油气充注延长组三叠系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油层组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限
- 2017年
- 多旋回叠合盆地的油气成藏期次与时限研究是成藏地质学研究热点及前缘领域。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重点层位,其成藏期次与时限鲜有报道。根据含油气砂岩样品的包裹体薄片岩相学与荧光分析分析,研究区存在两期不同产状的烃类流体包裹体(FI),第一期烃类FI呈带状分布在石英加大边、石英矿物早期裂缝中,显示褐色或浅绿色荧光;第二期烃类FI分布在切穿石英及其加大边裂缝,或晚期方解石胶结物,显示浅黄色或黄绿色荧光。根据与烃类FI同期的盐水FI均一温度的测试分析,早期FI均一温度分布在85℃~135℃,峰值接近105℃;晚期分布在135℃~155℃,峰值接近145℃。结合构造热演化史,该区存在两期幕式充注成藏过程,主要成藏时限为164 Ma和 127 Ma。为盆地延长组油气成藏机理及过程研究提供了新认识。
- 李娜丁超周永婷余晓乔泽宇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流体包裹体
- 宝塔油田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特征与剩余油分布被引量:1
- 2020年
- 利用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岩石学特征,进一步结合油藏数值模拟结果,分析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沙则沟区块长61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填隙物含量较少,主要为浊沸石、绿泥石、方解石;储层物性较差,为一套特低孔一特低渗致密储层;长61储层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到岩性和物性控制,其次受到注采井网的影响;长61-1小层剩余油较多,比较容易动用,其次为长61-2小层。
- 刘岩吴洪帅
- 关键词:储层特征剩余油分布
- 陕北富县地区三叠系延长组长8致密油藏测井评价
- 2016年
- 富县地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为特低孔-超低渗致密储层,其含油性的精确评价成为油田稳产增储的关键因素。通过测井系列中自然伽马(GR)、深感应电阻率(RILD)、声波时差(AC)等对致密油藏有敏感反应的测井曲线分析,利用英制AC与R_(ILD)重叠图技术、AC与R_(ILD)交会图法、GR与R_(ILD)交会图法、R_(ILD)×AC与GR交会图法,对研究区长8致密油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建立相应的识别图版。同时以富县地区FX84等为例,油层的识别与试油结论具有较好的对应,验证了图版的可靠性。因此,长8致密油藏的定性-定量测井评价分析为陕北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油水分布规律研究以及滚动开发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 郭兰丁超袁亚飞马志武王奇
- 关键词:致密油藏交会图测井评价
- 山东省区域中心城市空气质量比较与关联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本文以山东省区域中心城市济南、青岛为研究对象,概括归纳两地的空气污染变化趋势,计算分析空气指标达标状况和污染等级现状,统计分析同地、异地污染物的内在关联关系。结果表明:2015-2017三年间,济南、青岛大气环境污染变化趋势近同,整体上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各项空气指标有所改善。济两地月达标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污染等级分别以轻度、良好水平为主。本地、异地污染物之间均具有较高的统计关联性,相关程度依次为:PM10与PM2.5之间、颗粒物与气体污染物之间、气体污染物之间。
- 杨水晶林翠花陈刚
- 关键词:空气质量
- 广西重金属镉的区域性分布特征与土壤污染状况评价被引量:15
- 2019年
- 以实地土样分析检测结果和公开发表的研究资料数据为基础,开展广西壮族自治区重金属镉(Cd)的区域性分布特征与污染状况评价。讨论了5种功能类型土地土壤中Cd的含量现状,分析了土壤Cd含量的区域性分布特征,评估了Cd的土壤污染形势。结果表明:广西壮族自治区不同类型土地土壤中Cd均存在较高含量超标现象;Cd高含量地块以河池、崇左、百色、来宾、柳州、桂林等区域集中分布;土壤污染程度以中-重度污染为主(单因子污染指数P_i>2的点位比例达到60.20%),矿冶工业发达、自然地质背景高、人为活动影响强烈是造成全区土壤高Cd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
- 邓齐玉赵银军林清苗亚琼谢琼英江文源杨楠汪洋陈刚
- 关键词:镉土壤污染
- 开放式创新能走多远——现状及其悖论问题探讨
- 2015年
- 开放式创新概念的提出是对以往创新实践的提炼和升华,从此企业创新实践获得了新的标签,也昭示着一个只有通过联结才能生存的世界的到来。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以开放式创新的演变为核心,从创新内容、创新情境、创新过程三个维度来总结开放式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指出隐含在开放式创新中难以回避的悖论问题,以期为实证研究与理论创新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切入点。
- 王红丽陈茁
- 关键词:开放式创新创新情境悖论问题
- 富县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8~2致密储层评价被引量:3
- 2017年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作为深层油气重要的勘探层位,有利储层分布规律受到油田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利用砂岩岩心薄片、扫描电镜和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资料,结合试油、试采资料,综合讨论富县油田姜家川区域长8~2储层特征和分布规律。研究表明:该砂岩储层类型为长石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填隙物以方解石和绿泥石为主,物性总体较差,属于低—特低孔、特低—超低渗致密储层;孔喉分选一般、连通性差、非均质性较强,具有较高的排驱压力和中值压力;利用生产数据标定储层品质指数,将储层分成四种类型,并分析该区长8~2优质储层分布规律,为油田寻找有利勘探区域及稳产增储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
- 郭兰丁超门艳萍孙佩
- 关键词:致密储层孔隙结构品质指数
- 基于核磁共振(NMR)技术进行致密储层参数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富县油田延长组长8致密储层为例被引量:11
- 2017年
- 核磁共振(NMR)试验分析储层岩石物理参数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高新技术,但由于参数确定和计算方法的不同,导致结果误差较大。本研究基于陕北富县油田延长组长8致密储层特征和岩石NMR试验分析,通过核磁信号的弛豫谱分布特征,系统获取岩心孔隙度、渗透率、束缚水饱和度等丰富的岩石物理性质信息,并与常规岩石物理参数分析相对比,探讨NMR分析技术在致密储层物理参数分析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长8储层砂岩类型为长石砂岩或岩屑长石砂岩,储层物性较差,属于低-特低孔、特低-超低渗储层。NMR孔隙度具有较高精度,无明显偏差;NMR渗透率计算存在较大偏差,仍需修改完善。NMR束缚水饱和度模型中,信号比值法更适用于长8储层束缚水饱和度分析。长8储层的NMR研究为相邻地区或相似盆地的致密储层NMR分析以及物理参数改进优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郭兰丁超门艳萍朱海涛黄贤良
- 关键词:致密储层核磁共振岩石物理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