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k11-G3)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王宁李跃萍宋丽萍邱曙东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杀伤
  • 1篇杀伤效应
  • 1篇肿瘤
  • 1篇重组慢病毒
  • 1篇细胞
  • 1篇慢病毒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治疗
  • 1篇肝癌
  • 1篇肝癌细胞
  • 1篇肝肿瘤
  • 1篇癌细胞

机构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篇邱曙东
  • 1篇宋丽萍
  • 1篇李跃萍
  • 1篇王宁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NT4-p53(N15)-Ant重组慢病毒的构建及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效应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构建编码融合基因NT4-p53(N15)-Ant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其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利用PCR体系延伸互为模板的引物,通过T载体克隆法获得p53(N15).Ant基因克隆,酶切后连入pBV220/NT4质粒,再将融合基因NT4-p53(N15)-Ant亚克隆至慢病毒的表达质粒内,与辅助质粒共同转染HEK-293细胞,通过同源重组,获得融合基因重组慢病毒LV-NT4-p53(N15)-Ant。收集病毒上清,大量扩增并测定其滴度,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目的基因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用LV-NT4-p53(N15)-Ant处理HepG2肝癌细胞,通过光镜、电镜、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试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和Annexin V—PI双染实验,研究LV-NT4-p53(N15)-Ant在体外对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克隆出p53(N15)-Ant基因,经酶切及测序证实结果正确。得到高滴度(1×10^11pfu/ml)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RT—PCR证实,感染LV.NT4-p53(N15)-Ant的HepG2细胞中有目的基因的表达。在感染后24、48、72h,LV.NT4-p53(N15).Ant处理组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3.4%、46.9%和33.9%,与LV.EGF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NT4-p53(N15)-Ant处理组细胞在感染48、72、96h后,LDH含量分别为682、815和979 IU/L,与LV.EGF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能与肿瘤细胞膜的破坏有关。结论通过分子克隆体外重组技术,成功制备了NT4-p53(N15).Ant复制缺陷型重组慢病毒。LV.NT4-p53(N15)-Ant对肝癌细胞具有杀伤能力,为今后的肿瘤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宋丽萍李跃萍邱曙东王宁
关键词:重组慢病毒肝肿瘤基因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