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267001)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贾振红涂楚辙向梅张玉娟更多>>
相关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多孔硅
  • 2篇折射率
  • 2篇复合膜
  • 2篇PS
  • 1篇等效折射率
  • 1篇氧化多孔硅
  • 1篇聚甲基丙烯酸
  • 1篇聚甲基丙烯酸...
  • 1篇甲基
  • 1篇甲基丙烯
  • 1篇甲基丙烯酸
  • 1篇甲基丙烯酸甲...
  • 1篇光伏
  • 1篇光伏特性
  • 1篇光致
  • 1篇光致发光
  • 1篇光致发光性能
  • 1篇发光
  • 1篇发光性
  • 1篇发光性能

机构

  • 4篇新疆大学

作者

  • 4篇涂楚辙
  • 4篇贾振红
  • 1篇张玉娟
  • 1篇向梅

传媒

  • 2篇半导体光电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光子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氧化多孔硅/聚合物复合膜的折射率被引量:1
2006年
用Bruggeman模型理论,分析了氧化多孔硅/聚合物复合膜的等效折射率与多孔硅孔隙率、氧化度和嵌入率的关系.实验研究了嵌入PMMA材料的氧化多孔硅/聚合物膜的等效折射率.证实了在多孔硅中嵌入聚合物可使薄膜的光学参量保持稳定.
贾振红涂楚辙
关键词:氧化多孔硅复合膜折射率
扩Zn^(2+)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性能
2006年
用快扩散方式把Zn2+掺入到单晶硅中,再用阳极电化学腐蚀方法把样品腐蚀成多孔硅。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样品的光致发光特性,结果表明Zn2+的扩散增强了多孔硅的荧光发射,并分别利用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多孔硅薄膜的表面形态和样品的红外吸收光谱。
张玉娟贾振红涂楚辙
关键词:多孔硅光致发光
TiO_2/n-Si/p-Si及n-PS/p-PS/Si的光伏特性被引量:5
2007年
在抛光的p型单晶硅上通过扩散工艺制备pn结,采用此种硅片利用阳极腐蚀法制备多孔硅(PS)。用磁控溅射镀膜机在有pn结的单晶硅表面镀上一层TiO2纳米结构薄膜,并用表面光电压谱(SPS)研究了n-PS/p-PS/Si和TiO2/n-Si/p-Si的表面光伏特性。结果表明TiO2/n-Si/p-Si和n-PS/p-PS/Si的光伏效应比n-Si/p-Si在不同程度上有所提高。在300~600℃热处理温度范围内TiO2/n-Si/p-Si的光伏效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600~800℃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向梅贾振红涂楚辙
多孔硅/聚合物复合膜等效折射率的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用多孔Si(PS)圆柱空腔二维结构模型,理论研究了TE模式情况下PS/聚合物复合膜的等效折射率,给出了PS等效折射率与孔隙率和嵌入率的关系。实验采用波导耦合m线法分别研究了TE模和TM模入射情况下(633 nm波长处),孔隙率为73%的PS膜嵌入聚合物聚合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后的等效折射率与聚合物嵌入率的关系。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
贾振红涂楚辙
关键词:复合膜等效折射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