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专项科研基金(F080401)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5
相关作者:王爱善刘振生夏菊兴郑建清滕丽微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动物园东北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专项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圈养
  • 2篇行为时间分配
  • 2篇夏季
  • 2篇马来熊
  • 2篇金丝猴
  • 2篇活动节律
  • 2篇活动时间分配
  • 2篇川金丝猴
  • 1篇行为节律
  • 1篇行为谱
  • 1篇圈养条件
  • 1篇笼养
  • 1篇刻板
  • 1篇刻板行为
  • 1篇华南虎

机构

  • 6篇上海动物园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5篇王爱善
  • 4篇刘振生
  • 3篇郑建清
  • 3篇夏菊兴
  • 3篇滕丽微
  • 2篇侯晓云
  • 2篇刘群秀
  • 2篇兰存子
  • 1篇何维光
  • 1篇张明睿

传媒

  • 2篇野生动物
  • 2篇经济动物学报
  • 2篇野生动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圈养马来熊行为节律和时间分配的季节变化被引量:15
2011年
2009年3—12月,分春、夏、秋、冬4个季节,采用人工观察和红外摄像记录观察2种方式,对上海动物园圈养马来熊进行行为学研究。建立的行为谱包括休息、走动、踱步、乞食、采食、爬树、探寻、擦痒、玩耍、追逐、嗅闻、示警、打斗、爬跨、舔阴、交配和排泄,相关行为归类,即休息、运动、乞食、刻板、社群和其他行为。马来熊用于休息的时间最多,其次是运动和乞食行为。各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季节性差异:运动行为(F=62.748,P<0.001)和社群行为(F=26.041,P<0.001)季节性差异极显著,运动行为在春夏季较低,夏季最低(13.96%),而秋冬季的运动行为较高,且秋季达到最高(43.39%),社群行为春夏季较高而秋冬季较低;刻板行为(F=4.667,P<0.05)差异显著,春季出现的频率最高(7.56%),夏季频率最低(0.69%);休息行为(F=1.857,P>0.05)和乞食行为(F=1.180,P>0.05)季节性差异不显著。春夏季的运动行为(P=0.002)和刻板行为(P=0.001)差异显著,都表现出春季高于夏季的特点;秋冬季间各行为无明显差异。圈养马来熊具有明显的日活动节律,休息的行为曲线呈"W"型,00:00—5:00和20:00—24:00是马来熊的主要休息时间,6:00开始活动量增大,8:00—8:54是马来熊的正常进食高峰,同时,运动、乞食、社群等行为逐渐增多,乞食行为集中在运动场10:00—16:00游客多的时段。19:00之后马来熊活动量逐渐减少,直至进入睡眠。对春季和夏季昼间行为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年龄因素对休息、运动、社群、乞食和刻板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性别因素对社群行为的影响比较明显。对秋冬季室内和运动场的行为节律进行分析:马来熊在运动场的活动比率高于室内,休息和刻板行为多发生在室内,运动行为集中在运动场,室内的休息行为曲线呈"W"型。
兰存子刘振生王爱善郑建清刘群秀夏菊兴
关键词:马来熊圈养行为谱行为节律
笼养川金丝猴个体间行为时间分配及空间利用差异被引量:2
2017年
2012年11月~2013年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内4只笼养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和笼舍空间利用进行比较研究。不同于其他行为学研究,本文利用环境优势将个体区分研究,统计个体对不同类型空间的利用情况来补充并解释川金丝猴的行为选择。结果表明,笼养川金丝猴休息行为最多,占56.80%。个体间在运动、理毛、摄食、自我梳理行为上差异极显著(P<0.01),亚成体运动时间与雌_2自我梳理时间明显高于其他个体。社会单元中雄性个体与雌_1个体进行的关联行为最多,其次为亚成体与雌_2个体。雄性个体与雌_1个体的行为具有排他性。空间利用率上,假山区利用最多(48.20%),主要用来休息。其次为丰容区(32.81%),是个体运动与采食的主要区域。前笼区占12.00%,与进行较多的乞食有关。个体间对不同区域的利用差异显著(P<0.05)。雄性个体和雌_1个体对假山区域利用较多,雌_2个体和亚成体对丰容区利用较多,亚成体对前笼区利用明显高于其他个体,雌_2个体对草地区利用明显高于其他个体。
张明睿滕丽微刘振生王爱善
关键词:川金丝猴
圈养红斑羚冬季活动节律及活动时间分配被引量:2
2014年
2010年冬季,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上海动物园繁殖场内5只红斑羚进行活动节律和活动时间分配的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冬季红斑羚有54.17%的时间趴卧休息,其次是摄食行为(22.17%)和站立行为(15.34%),运动行为、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占的比例非常小,分别为5.32%、2.71%和0.29%。卧息行为一天中有2个高峰,分别是7:00之前和摄食之后10:00~13:00时之间,持续时间较长。摄食行为也有2个高峰,分别是9:00~10:00时和14:00时以后。站立行为和运动行为伴随着摄食行为,同样在8:00~9:00时和14:00~15:00时形成了2个高峰,只是运动行为所占比例很小,高峰期不明显。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是随机发生的,分布比较平均。
王爱善侯晓云刘振生滕丽微
关键词:活动节律圈养
圈养条件下赤斑羚夏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被引量:7
2011年
2010年6月,在上海动物园繁殖场的赤斑羚饲养区,采用人为观察与摄像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对10只圈养赤斑羚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赤斑羚一天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趴卧(43.11%)和采食(38.21%),站立行为(12.40%)次之,运动行为(3.53%)和修饰行为(2.45%)较少,其他行为仅占0.31%,所占比例最低。在活动规律上,赤斑羚一般在7:00左右开始活动,一天中趴卧、采食和站立是主要的3种行为。趴卧行为在11:00~11:55和15:00~15:55处形成波峰,在8:00~8:55和14:00~14:55处形成波谷。在9:00~9:55和14:00~14:55是采食高峰,在11:00~11:55是采食低峰。站立行为和运动行为均在8:00~8:55形成波峰。修饰行为和其他行为所占比例较少,在一天中分布的较为均匀。
郑建清
关键词:活动节律圈养
圈养川金丝猴冬季昼间活动时间分配及空间利用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2012年12月~2013年2月,通过直接拍摄观察,采用瞬时扫描记录方法,对上海动物园内圈养条件下4只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的活动时间分配和笼舍空间利用率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圈养环境下大部分时间用来休息,占昼间活动时间的46.27%,其次是理毛行为,占22.20%,摄食和玩耍行为分别占9.73%,6.90%,乞食和移动行为分别占5.04%、5.76%,其他行为占4.10%;休息行为有2个高峰,分别为8:00~9:00时和16:00时以后,摄食行为只在8:00~9:00时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高峰,理毛行为集中在10:00时;通过对空间利用率的比较,A、B、C、D、E各区均有利用,但是A区、C区、D区的占用率明显高于B区、E区,A区主要用来休息,B区、C区、D区主要用来玩耍和移动,E区主要用来取食和休息。
侯晓云李宇雁滕丽微
关键词:川金丝猴
应用气味丰容减少圈养华南虎(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的刻板行为被引量:12
2014年
2012年3~7月,对上海动物园2只雄性华南虎的刻板行为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开展同种其他个体的气味丰容,旨在减少圈养华南虎的刻板行为.华南虎的刻板行为主要出现在外展区4个区域,分别位于外展区的水池边、饲料投喂口、动物串门,室内笼舍.主要表现为重复性踱步,整体形状为“8”字形或者直线;华南虎的刻板行为主要发生于早晨(7:00~8:00)、傍晚(16:00~18:00).气味丰容前后,华南虎的昼间行为的整体分配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刻板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降低(P<0.05);活动行为的发生频率显著提升(P<0.05),标记行为显著增加(P<0.05);站立行为、卧息行为及睡眠行为减少,其他行为(如嗅闻和探索)增加,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
刘群秀王爱善夏菊兴何维光
关键词:华南虎刻板行为
圈养马来熊夏季对运动场区域利用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2009年3~8月,对上海动物园圈养马来熊进行了春夏季昼间运动场区域利用性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利用率分别为a区30.7%、b区7.41%、c区37.9%、d区9.74%、e区14.2%;春夏季各区域利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夏季a区的利用率高于春季,其他各区域利用率均低于春季;马来熊昼间多在c区的树上或树洞内休息,运动行为主要发生在a区,社群行为e区比较突出,乞食行为85%左右在a区,刻板行为集中在a区和e区,b区和d区各行为均有少量发生,无突出行为存在。
郑建清兰存子刘振生王爱善夏菊兴
关键词:马来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