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307)

作品数:48 被引量:332H指数:11
相关作者:徐斌刘志诚余芝鞠传慧王鸣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4篇肥胖
  • 25篇针灸
  • 14篇血症
  • 14篇针灸治疗
  • 14篇脂血症
  • 14篇灸治
  • 14篇高脂
  • 14篇高脂血
  • 14篇高脂血症
  • 12篇单纯性肥胖
  • 10篇针刺
  • 9篇电针
  • 9篇肥胖病
  • 8篇并发
  • 7篇单纯性
  • 7篇单纯性肥胖病
  • 7篇针灸疗法
  • 7篇灸疗
  • 7篇灸疗法
  • 6篇温针灸

机构

  • 49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暨南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大连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江苏省省级机...

作者

  • 44篇徐斌
  • 27篇刘志诚
  • 14篇余芝
  • 7篇鞠传慧
  • 4篇王鸣
  • 3篇孙永
  • 3篇贾丽君
  • 3篇张细柳
  • 3篇曹新
  • 3篇毛珍
  • 3篇邵清华
  • 3篇龚美蓉
  • 2篇方泰惠
  • 2篇王耘
  • 2篇任彬彬
  • 2篇夏有兵
  • 2篇姜君
  • 2篇卢明香
  • 2篇于文静
  • 2篇林静

传媒

  • 7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辽宁中医杂志
  • 6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中医药信息
  • 2篇山东中医杂志
  • 2篇上海针灸杂志
  • 2篇新中医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河北中医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河南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Journa...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6篇2016
  • 7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0篇2010
  • 2篇200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研究近况被引量:5
2013年
通过检索、搜集并整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近10年来功能性胃肠病研究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确切,作用持久。在综述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特色与规律,并从诊断、治疗等方面对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胃肠病做出思考。参考文献25篇。
冯虹余芝徐斌
关键词:针灸药物功能性胃肠病
减肥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人们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肥胖在影响人们外观形象的同时,也增加了多种疾病的发病率。药物治疗是肥胖治疗的常用手段,现今各种形形色色的减肥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在减肥人群购买的同时,其带来的副作用也引人忧虑。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减肥药物的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减肥药物的市场前景,以期对减肥人群的择药选择提供参考。
徐斌方泰惠
关键词:肥胖药物治疗药理作用
减肥药的研究进展
2011年
随着人们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肥胖在影响人们外观形象的同时,也增加了多种疾病的发病率。药物治疗是肥胖治疗的常用手段,现今各种形形色色的减肥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在减肥人群购买的同时,其带来的副作用也引人忧虑。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减肥药物的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减肥药物的市场前景,以期对减肥人群的择药选择提供参考。
孙永
关键词:肥胖药物治疗药理作用
针灸治疗女性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对女性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的干预效应,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近5年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就诊的女性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180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采用耳针、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及每个疗程后患者身高、体质量、肥胖度、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百分率的变化和疗效。结果:女性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针灸治疗后每疗程各个肥胖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且随着疗程的积累,各项肥胖指标呈连续性下降趋势。疗程、年龄、肥胖度等均影响疗效,疗程越长,疗效越好;年龄越小疗效越好,随着年龄的增加疗效减弱;肥胖度越小疗效越好,肥胖度越大疗效稍差;病程越长疗效越差,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在发病因素与疗效的关系中,情志失常引起者疗效最好,总有效率达100%;遗传因素引起者疗效稍差,总有效率达87.81%。结论:针灸治疗女性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有良好疗效,针灸治疗疗程、患者年龄、肥胖度、病程长短、病因诱因等均可影响疗效。
孙志刘志诚
关键词:单纯性肥胖病肝郁脾虚针灸疗效
经穴穴区不同组织结构与经穴刺激效应量差异的关系:经穴相对特异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从经穴效应量的差异探索不同部位、不同组织结构与经穴特异性的关系。方法:成年SD大鼠,选择不同经脉、不同部位组织结构相似的经穴("大陵"与"解溪""郄门"与"后三里""曲泽"与"犊鼻")及腹部非穴,电针刺激右侧单穴以及"郄门"和"后三里"的单一组织(皮肤、肌肉、骨膜,3个系列试验,每组12例),观察其对心得安所致心动过缓大鼠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回升率的调节效应。结果:①模型组给心得安后,心率和MAP一直保持低水平。"郄门""曲泽""后三里""解溪"组的心率、MAP回升率分别是非穴组的7、8、6、6倍和4、4、3、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大陵""犊鼻"组与非穴组的心率、MAP回升率接近(P>0.05)。②同一经脉不同部位经穴的效应量呈现循经脉循行方向增强的趋势,即:"曲泽">"郄门">"大陵","解溪"与"后三里">"犊鼻"。③"郄门"与"后三里"同一穴位常规电针与不同组织电针效应量存在差异,基本表现为皮肤>肌肉≈常规电针>骨膜。④不同穴位相同组织效应量的差异部分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电针"郄门"与"后三里"二穴皮肤,其在调节心率方面"郄门"优于"后三里"(P<0.01),电针二穴肌肉在调节MAP方面"郄门"优于"后三里"(P<0.01),电针二穴骨膜的效应量相当。⑤组织结构相似穴位的效应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大陵"与"犊鼻"效应相似,"曲泽"与"解溪"效应相似,"后三里"和"郄门"效应相似,而"解溪"在心率效应量方面比"大陵"高出4倍、在MAP回升率方面高出3倍,"曲泽"在心率效应量方面是"犊鼻"的6倍、在MAP回升率方面是"犊鼻"的2.7倍。结论:不同经脉组织结构相似经穴的效应量存在特异性,同一组织在不同部位其效应量亦有特异性;当机体组织成为调节机体功能的途径时,必须重新认识不同部位组织功能的差异;不同部位组织与机体联系途径的差异及功能特化可能是构成其对�
徐斌喻晓春陈采益王玲玲刘俊岭刘志顺高俊虹常晓娟陈龙王耀帅
关键词:经穴特异性
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临床观察被引量:16
2015年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治疗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和对照组(温针灸),每组63例。依据中医辩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两组均采用针刺加温针灸,另外治疗组联合耳针治疗,持续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肥胖度(A)、体质指数(BMI)、体脂百分率(F%)、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减肥疗效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两者减肥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降脂疗效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降脂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回降(P<0.01),HDL-c明显回升(P<0.01),治疗后治疗组TC、LDL-c、HDL-c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耳针埋压和单纯温针灸对痰湿内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都具有良性治疗作用,且温针灸联合耳针疗法在减肥效应及改善异常的脂质代谢优于单纯温针灸疗法。
陆春霞刘志诚徐斌
关键词:温针灸高脂血症
循证医学模式指导下的针灸临床研究现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分析针灸临床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循证医学在针灸临床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指出针灸临床研究可以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适合针灸自身特点的评价体系、实践体系,使针灸临床研究的设计尽可能地趋向完善,以推动针灸临床研究的发展。
陈昊徐斌顾一煌张佳佳
关键词:针灸循证医学
近23年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设计质量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研究近23年发表在国内主要期刊杂志的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 trail/RCT)的质量,了解该方向当前临床科研方法学的现状,并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文献数据库,并按照临床流行病学对随机对照试验设计质量的评价标准,对检出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质量进行分析评价,了解其科研设计方法学质量。结果:在纳入的152篇文章中,有4篇文献出现了"随机抽样"和"随机分组"概念上的混淆;无一篇提出具体的隐蔽分组的方案;仅有3篇提及盲法,但未具体说明施盲的对象;135篇文章提出了具体的诊断纳入标准;无一篇文章提及样本量估算的方法,99篇文献提出了具体的统计学方法。这些设计缺陷降低了文章的最终结论的质量。结论:当前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设计质量较低,在今后的临床科研设计中,要进一步改进方法学设计。
陈昊徐斌于文静李广林
关键词:针灸单纯性肥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应用的探讨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和探讨针灸疗法在"异病同治"上的应用价值。方法:"肝郁脾虚型"11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8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和105例单纯性肥胖病患者均采用"肝脾同治"的针灸疗法施治3个月,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值或痛经症状积分等改变情况。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总有效率为98.26%,原发性痛经组总有效率为96.30%,单纯性肥胖病组总能有效率为97.14%。结论:"肝脾同治"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原发性痛经和单纯性肥胖病("同证异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说明针灸疗法"异病同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任彬彬刘志诚徐斌
关键词:针灸疗法异病同治肝郁脾虚型原发性高血压病原发性痛经肥胖病
Review of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investigat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被引量:3
2016年
OBJECTIVE: To conduct a review of the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o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METHODS: We searched Pub Med, Cochrane, Web of Science, 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ournal Database(VIP), Wanfang, and other databases from database inception to May 2014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on TCM treatment of T2 DM. Manuscripts were read by two investigators if they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data were extracted. A Measurement Tool to Assess Systematic Reviews(AMSTAR) was used to classify research quality, and the evidence quality was graded by the Grade of Recommendation,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GRADE) system.RESULTS: Eighteen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 were considered. Fifteen analyzed the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and three investigated the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AMSTAR evaluation ranged from 3-10, and re-evaluation of the main results implied that treatment of T2 DM with TCM has certain advantages whe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However, the evidence quality was generally low.CONCLUSION: This work shows favorable evidence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CM on T2 DM. However, it is recommended that evidence-based decisions are made based on clinical trials because of the GRADE scores of the studies. To achieve higher quality of clinical research, clinical research on TCM requires specific and suitable research methods. Further trials may increase the quality of evidenc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 for T2 DM.
Liu MeijunLiu ZhichengXu BinZhang WeiCai Jianwei
关键词:MEDICINEREVIEWMETA-ANALYSIS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