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175104)

作品数:29 被引量:172H指数:9
相关作者:王丽琴杨璐马珍珍黄建华何秋菊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大学教育部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专项资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理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历史地理
  • 15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5篇文物
  • 13篇光谱
  • 6篇色谱
  • 6篇气相色谱
  • 6篇相色谱
  • 6篇胶料
  • 5篇拉曼
  • 5篇拉曼光谱
  • 4篇文物保护
  • 4篇建筑
  • 4篇光谱分析
  • 4篇红外
  • 4篇红外光
  • 4篇红外光谱
  • 4篇彩画
  • 4篇彩绘
  • 3篇蛋白
  • 3篇颜料
  • 3篇有机物
  • 3篇织品

机构

  • 28篇西北大学
  • 8篇教育部
  • 7篇陶质彩绘文物...
  • 5篇首都博物馆
  • 1篇陕西省文物保...

作者

  • 26篇王丽琴
  • 11篇杨璐
  • 6篇马珍珍
  • 5篇何秋菊
  • 5篇黄建华
  • 4篇张亚旭
  • 4篇夏寅
  • 3篇卫引茂
  • 3篇赵星
  • 2篇樊晓蕾
  • 2篇吴晨
  • 2篇寇天骄
  • 2篇高愚民
  • 2篇郭瑞
  • 1篇严淑梅
  • 1篇容波
  • 1篇周文晖
  • 1篇韩炜师
  • 1篇李蔓
  • 1篇赵星

传媒

  • 11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文物保护与考...
  • 3篇分析化学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光散射学报
  • 1篇纺织学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江汉考古
  • 1篇质谱学报
  • 1篇中国文物科学...
  • 1篇西部考古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光谱分析技术的宣纸用铝盐施胶沉淀剂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为了明确铝盐沉淀剂在书画宣纸表面施胶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利用Ferron逐时络合分光光谱、高场^(27 )Al核磁共振波谱(^(27 )Al-NMR)以及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技术(ATR-FTIR)研究了明矾(Alum)、聚合氯化铝(PAC)及聚合硫酸铝(PAS)三种常用铝盐施胶沉淀剂的水解聚合铝形态、与胶料混合后在宣纸表面施胶时的铝形态分布变化。(1)Ferron逐时络合分光光谱和^(27 )Al-NMR分析表明,明矾及聚合硫酸铝的水解产物主要为单核铝Al(H_2O)_6^(3+)(Al_1),AlSO_4^+和多核铝[Al_(30)O_8(OH)_(56)(H_2O)_(24)]^(18+)(Al_(30));聚合氯化铝除Al_1,Al_(30)外,还存在笼式结构的多核铝[AlO_4Al_(12)(OH)_(24)(H_2O)_(12)]^(7+)(Al_(13));(2)^(27 )Al-NMR分析表明,铝盐与明胶混合后单核铝、多核铝形态的共振峰强度均有所降低,结合ATR-FTIR分析结果可知,降低的各正价态水解聚合产物很可能与明胶微粒中羟基(—OH)或羧基(—COOH)产生了键合,形成了网状络合物,将原本带负电的明胶粒子转化为带正电的明胶粒子,促使明胶微粒沉淀在带负电的纤维表面,起到施胶沉淀剂的作用。施胶后,明胶胶原蛋白的羟基、一部分氨基和羧基与植物纤维表面的非离子区域的羧基能形成众多的分子间的氢键,提高宣纸抗水性。因此,Ferron逐时络合分光光度法、高场^(27 )Al-NMR及ATR-FTIR技术相结合可迅速判断各类铝盐沉淀剂在宣纸表面施胶过程中的化学形态变化,是研究施胶机理的有效手段。
何秋菊何秋菊张亚旭
关键词:宣纸施胶机理
固相萃取C4技术在文物蛋白胶料气相色谱前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在引入固相萃取(SPE)C4前处理技术的基础上,首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离子色谱(ICS)技术定性、定量化评估了SPE C4柱对常见文物保存环境中可溶盐离子的排除效果,进一步探讨了该技术对氨基酸分析结果的影响、保护色谱柱的效果及对文物样品测试的适用性。结果表明,SPE C4技术能有效排除Na^+,K^+,Mg^(2+),Ca^(2+),Cl^-,NO_3^-,SO_4^(2-)等常见可溶盐离子,平均洗脱率(脱盐率)达99.99%;添加30 g/L NaCl的猪皮胶经SPE C4处理后测得的色谱图出峰完整,未检测到Na^+和Cl^-,11种氨基酸含量测量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约5%。文物样品氨基酸色谱图基线平稳、分离良好。因此,SPE C4技术适用于中国古代蛋白胶料气相色谱分析的前处理中,对分析鉴定我国古代文物蛋白胶料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马珍珍王丽琴杨璐张亚旭张亚旭
关键词:气相色谱可溶盐
气质联用技术鉴定颐和园彩画胶料及相关问题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鉴定颐和园彩画的有机胶料,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 S)对3个颐和园建筑彩画YH-1、YH-2、YH-3进行了分析。样品前处理包括氨水萃取蛋白、固相萃取C4柱排杂,微波辅助盐酸水解蛋白质、硅烷试剂进行氨基酸衍生化。以我国古代常用胶料动物胶、蛋、牛奶和不同配比的动物胶与蛋的混合胶作为标准胶料,以正亮氨酸为内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胶料中的丙氨酸、甘氨酸等14种氨基酸含量。在分析胶料氨基酸组成特征的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鉴定出颐和园3个彩画样品均属于动物胶与蛋组成的混合胶,并对混合胶在绘画中的使用及其稳定性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该研究丰富了颐和园彩画的制作材料,为我国彩绘文物胶料鉴定和为后期"原材料"的修缮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马珍珍王丽琴杨璐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氨基酸胶料彩画
拉曼光谱法鉴定文物及艺术品中染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中国是丝绸之路的发源地,染色历史源远流长。文物及艺术品中的有机染料蕴含着制作年代、原料来源、染色工艺及保存状况等丰富的信息,但因染料成分复杂、含量低、易于降解,其鉴定一直是文物分析领域的难点。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指纹光谱在文物及艺术品中染料分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系统阐述了显微拉曼光谱法(MRS/μ-Raman)、近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法(NIR-FT-Raman)、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SERS)、共振拉曼光谱(RRS)法的原理、特点、局限性以及在染料鉴定中的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分类归纳总结出了黄栀子、姜黄等染料的拉曼光谱特性;对比分析了紫茜素在采用不同波长激光器激发下的荧光现象;介绍了以自制的灰绿色银胶颗粒为基底,联合薄层色谱(TLC)分离技术及SERS鉴定茜草中的色素,表明银溶胶微粒产生的表面增强效应可显著降低拉曼光谱荧光背底。指出拉曼光谱作为一种快速、便捷的结构定性测试手段在文物和艺术品染料分析中应用前景广阔,提出多种拉曼光谱技术相结合、拉曼光谱技术与分离技术相结合以及拉曼光谱技术与远距离传导技术相结合是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趋势。
何秋菊王丽琴
关键词:拉曼光谱文物艺术品染料
中国古代建筑彩画文物地仗中蛋白和淀粉含量的测定被引量:5
2012年
利用元素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颐和园建筑油饰彩画文物地仗材料中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个地仗材料中,Y_1样品同时检测到有淀粉和血料的存在;Y_2样品含有较多的淀粉,其质量分数为10.47%,但没有检测到血料的存在,应为净满地仗;Y_3样品含有较多血料,质量分数为11.97%,但未检测出淀粉的存在.
王丽琴郭瑞周文晖樊晓雷赵林娟马涛
关键词:彩画淀粉蛋白质
拉曼光谱法在彩绘文物分析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3年
拉曼光谱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彩绘文物分析技术,在取样量很少的情况下能获取较多的彩绘文物信息,实现对彩绘文物成分的无损或微损分析。本文通过大量彩绘文物颜料及胎体成分的拉曼光谱分析实例,介绍了该技术在文物分析中的优势,并阐述了拉曼光谱在彩绘胶料分析、产地分析和年代测定等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和广阔前景。
郭瑞王丽琴杨璐
关键词:拉曼光谱彩绘文物
古代文物表面常见天然有机物的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为了鉴别文物表面常见的天然有机物,采用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技术采集了古代常用的蛋白类、多糖类、脂肪酸类、树脂类4类6种有代表性的天然有机物的拉曼光谱。通过对皮胶、桃胶、蜂蜡、棕榈蜡、达玛树脂和琥珀标准样品的拉曼光谱分析,发现蛋白类的特征振动峰位于1657cm-1、1305-1252cm-1、1033cm-1及1003cm-1附近;多糖类的特征振动峰位于1463cm-1、1328cm-1、1258cm-1、1088cm-1、977cm-1等;蜡类的特征振动峰位于1470-11350em“区间,1659cm-1、1303cm-1、1636cm-1及1610cm-1;树脂类的特征振动峰位于1660-11650cm-1区间和1460~1440cm-1区间。在对6种天然有机物光谱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使用拉曼光谱法可实现古代文物表面常见天然有机物种类鉴别的结论。
黄建华杨璐夏寅付倩丽严淑梅王婷王丽琴
关键词:天然有机物拉曼光谱文物保护
红外光谱探究常见污染气体对丝织品结构的影响被引量:9
2019年
丝织品是由丝蛋白质组成,高温、高湿及污染物等因素会使其结构发生变化。为了科学地评估博物馆中污染气体对丝织品结构的影响,采取人工模拟实验制备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乙酸和氨气常见博物馆污染气体环境,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从丝蛋白质肽链结构、二级结构等方面探讨4种污染气体对丝织品蛋白质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氮老化30 h后样品的红外光谱在1382 cm^-1波数附近出现甲基对称变角振动吸收峰,而其他气体老化50 d的丝织品仍未产生甲基对称变角振动,说明二氧化氮对丝织品破坏最严重。所有污染气体老化后,样品的红外光谱在975和999 cm^-1丝蛋白-Gly-Ala-和-Gly-Gly-肽链(一级)结构特征吸收峰处均有不同程度减弱,但碱性气体氨气较酸性气体减弱更明显。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结合酰胺Ⅲ带(1330~1200 cm^-1)去卷积和高斯拟合法研究表明,50 d氨老化后仅引起丝蛋白质非结晶区的轻微变化,α-螺旋、无规卷曲、β-折叠含量变化幅度较小,丝蛋白二级结构变化较小。相比而言,酸性气体对丝蛋白二级结构影响更加显著,出现β-折叠相对含量大幅降低、无规卷曲相对含量明显增加,其结晶区遭受严重破坏。在4种气体中,二氧化氮对丝织品二级结构影响最显著,老化30 h后β-折叠相对含量由原始值30.36%降低至18.12%,约降低40%。相应的二氧化氮对丝织品强度破坏最严重,在β-折叠含量降低的同时,材料的力学强度出现了显著降低。利用波数在1700和1640 cm^-1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比值(A 1700/1640)和波数在1620和1514 cm^-1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比值(A 1620/1514)判断样品的老化方式,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氨气老化样品的方式主要为氧化老化,而乙酸老化的样品则发生氧化老化和水解老化两种老化方式。随着老化时间的延长,4种气体中二氧化氮老化样品的A162
王丽琴由蕊赵星
关键词:傅里叶红外光谱丝织品污染气体
拉曼光谱技术在文物有机物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7年
拉曼光谱作为一种"指纹光谱"可提供物质分子结构的有用信息,已广泛应用于考古及文物保护领域。拉曼光谱技术在文物有机物鉴定中具有测量简便、无损和微区检测等优势,成为文物鉴定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阐述了拉曼光谱技术在文物有机染料、彩绘胶料、有机物残留物等分析方面的应用,指出了该技术应用于文物有机物鉴定研究的广阔前景,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张亚旭王丽琴何秋菊
关键词:拉曼光谱文物有机物
丝织品的热老化及其寿命预测被引量:7
2020年
为探究湿、热环境对丝织品文物保存状况的影响,在110、130℃条件下分别对桑蚕丝试样进行干热老化和湿热老化模拟实验。借助万能材料试验机、色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老化前后试样的抗拉强度、颜色、微观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丝织品的寿命预测方程。结果表明:试样强度随老化时间呈线性下降,颜色变黄;干热老化和湿热老化后,纤维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且湿热老化后,纤维束交织形成的孔洞周围较其他部位溶蚀显著;纤维二级结构中β-折叠构象含量显著降低,与强度变化趋势一致;低温、干燥条件适于丝织品文物的保存。
郭郎王丽琴赵星
关键词:丝织品湿热老化文物保存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