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2JDSZ2027)

作品数:17 被引量:116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元赵保全潘利梅罗承选丁三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文化
  • 4篇大学精神
  • 4篇教育
  • 3篇道德
  • 3篇道德教育
  • 3篇德教
  • 3篇网络道德
  • 3篇网络道德教育
  • 3篇伦理
  • 2篇大学出版
  • 2篇大学生
  • 2篇大学生网络
  • 2篇大学文化
  • 2篇学生网络
  • 2篇知识
  • 2篇自我
  • 2篇网络
  • 2篇文化载体
  • 2篇出版
  • 1篇大学发展

机构

  • 15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北方民族大学
  • 1篇淮海工学院
  • 1篇徐州工程学院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作者

  • 9篇张元
  • 7篇赵保全
  • 4篇潘利梅
  • 4篇罗承选
  • 3篇丁三青
  • 3篇李晓宁
  • 2篇王翠
  • 1篇辛良
  • 1篇刘圣汉
  • 1篇郭莉
  • 1篇孟莉

传媒

  • 2篇安徽广播电视...
  • 2篇中国高等教育
  • 2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理论观察
  • 1篇理论导刊
  • 1篇编辑之友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煤炭高等教育
  • 1篇工会论坛(山...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出版科学
  • 1篇现代传播(中...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桐城文化中的爱民思想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桐城文化中的爱民思想体现在吁求统治阶级爱民、重民和贵民等方面,认为统治者应以民为贵,使"君—国—民"之间形成并保持一种良性的持续互动关系。桐城仕宦重视民众的社会作用和政治地位,提倡爱护和厚待民众。桐城仕宦认为设君为民,民贵君轻,君臣有共事之义,而非臣之食禄为受君之恩之主从依附关系,这种共事之义的内涵是臣子匡正君主过失,利江山社稷,使百姓安居乐业。桐城诸贤突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贬抑男权,褒扬民妇,既宣传"女胜儿"思想,又颂赞"女君子"形象。其对待妇女之态度不以富贵为尊,而以思想品德上之"贤"来打破以政治上之"贵"和经济上之"富"为特征的阶级地位之不公,推举"惟贤者为尊"。
张元
关键词:民贵君轻
大学校长演讲的内在哲学意蕴
2014年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之灵魂。大学校长在履行办学治校的职能中遵循并呈现着大学精神之本质追求。自2010年以来,大学校长演讲的特色和风采成为关注的热点.众多大学校长以实际行动推动着大学演讲从形式到内容、从行为细节到文化理念的变化,也增进了大学校长以语言为媒介来反思和传承大学人文精神的实践力度。大学校长演讲甚至成为关系大学精神发展的公共事件.推动着对大学精神理性的追问。因此.探讨大学校长演讲的内在哲学意蕴.对于如何凝练与培育大学精神有着重要的实践和理论意义。
罗承选赵保全
关键词:大学校长哲学意蕴大学精神大学发展办学治校文化理念
论钱澄之的慎刑轻狱思想被引量:2
2013年
钱澄之认为施法用刑是统治者维护社会及其子系统内部结构稳定的重要手段,他以《周易》中有关刑律诸卦为依据而述其狱讼刑法之思想。钱氏提倡统治者在处理日常事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用刑,谨慎地对待争讼,他强调运用法律惩罚手段不是刑狱目的,是为启发蒙稚者知惧而不敢妄为,使其避免犯罪。用法之目的也是为了惩一警百,对人示以告诫,使其产生畏法惧法之心,以达到惩一儆百之效,使其从源头避免犯罪,达到防患于未然之预警效用。钱氏劝导统治者要慎刑用罚,他认为刑法的设置是为了确保国家法律顺利实施和尊严得以维护,他认为中孚无象,刑民须诚,他倡施社会教化,保民脱梏。钱氏强调统治者应重德轻法,德厚以载物,诚信待民,宽服民心。
张元王翠
关键词:钱澄之
网络道德异化与和谐网络文化建设被引量:39
2014年
网络文化是人类以信息网络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生成的新型文化形态,是人类一种网络化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图式。网络虚拟交往易导致个体道德观念弱化和价值取向紊乱,产生自我认同危机。网络主体道德观念异化导致其网络行为演变为外在的异己力量。网络道德评价标准多重和网络社会道德控制机制弱化导致网络非道德主义泛滥。网络主体道德理性丧失导致主体道德人格缺失。培养和谐网络文化场域建设力量,发挥制度的秩序整合与建构的双重效能,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拓展教育渠道,创建优秀红色网站、博客和BBS等和谐网络文化辐射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加强网络技术研发,有效净化网络信息,加大网络审查和监管力度,营造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环境。
张元丁三青李晓宁
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
大学出版伦理困境致因及其治理导向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大学出版伦理主要包括"大学出版的伦理"和"伦理的大学出版"两个伦理向度。根据大学出版和母体大学的逻辑关系,大学出版伦理主要来自于以传承大学文化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发展使命。剖析当下大学出版伦理困境情况及其致因,有助于在"大出版"的视域下提出创新大学出版伦理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推动大学出版活动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
潘利梅赵保全
关键词:大学出版伦理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现实生活世界相疏离,使教育要求远离了现实的生活目标,教育理论抽离了生活底蕴,教育方式脱离了生活现实,教育过程也失落了生活主体。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目标就是促使大学生实现从他塑向自塑的有效转化,这需要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从性质上彰显生活性特质,使内涵合规律性和合价值性的网络道德行为规范转化成为大学生自身的内在意志约束,实现他律向自教的转变。生活化内容只有取材于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体验,才能引发和激起大学生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上的共鸣与移情。生活化方法就是要将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心理健康教育,深化落实网络生活教育与现实生活教育的合作和互补。
张元王翠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传统“慎独”思想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被引量:12
2015年
"慎独自律"和自觉对大学生网络理性行为至为重要,即在一种缺少外部监督约束的环境中,主体仍注重提升自我的向善之情、亲善之举,并依据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和自我内心的"道德法则"、"应当"、"内在的道德律令"自觉能动地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和行为选择。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引人向善、为善、至善等道德精神的"慎独自律"思想,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增强主体抵御网络诱惑的能力,提高其网络认知和慎欲明辨能力,使其确立网络道德责任意识,形成网络行为自律。
张元丁三青
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慎言
大学精神特质及其协同创新作用探析被引量:3
2012年
协同创新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大科学时代的背景下国家推动和实施的重大战略工程.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协同创新不仅是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客体的创新.更需要本质意义上的精神发展——以人为主体的创新:不仅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对科学研究的实践互动与密切合作.更是精神和文化层面上的深入交流和高度认同。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和精髓所在.有着形而上和形而下的双重特性以及特殊的研究视角。
赵保全罗承选潘利梅
关键词:协同创新精神特质大学文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创新型国家大科学时代
大学自我意识发展与大学精神的重塑
2012年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大学精神的形成存在密切关系。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具有组织性的自我意识,两者在道德认知的价值维度、反思批判的思维维度方面实现了同一。发挥大学自我意识的作用,有助于在当下重塑大学精神。
赵保全罗承选潘利梅
关键词:自我意识大学精神
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依据、内涵及其实现路径被引量:13
2013年
人类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设施,以网络生命"比特"信息为载体,以虚拟的赛博空间为传播领域,以数字化技术为基本手段,以符号编码形式传输为交往方式,以具有网络行为的人的网络活动为存在方式,在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活动中逻辑生成的一种新兴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生存方式。网络交往的虚拟化和数字化,易导致个体自我认同危机。网络虚拟交往有可能使个体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导致其人格分裂。网络文化的自由性和开放性,导致网络主体价值观念多元化和民众的民族意识弱化。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游戏的充斥和诱惑严重影响人们的是非判断和行为选择。以包涵对立统一、开放多元、均衡兼容等融汇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全方位多层次协调互动的"有机"系统和存在状态的和谐思想理念作为网络文化的深层次内核和基本的价值取向的和谐网络文化,包括网络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它是以和谐理念引领信息时代人类"网络共同体"的生存发展的一种文化性状和文化形态。和谐网络文化的实现重在培养和谐网络文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搭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平台。拓展教育渠道,创建红色网站、博客、BBS和网络文化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加强网络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制度所具有的秩序整合与建构的双重效能,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强化网络道德教育。健全完善网络伦理规范和网络行为规范,技术领衔,有效净化网络信息,加强网络监管力度,营造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张元
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