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582SS10136)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4
相关作者:刘俊一张强徐莹陶玉晶王立国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速滑
  • 3篇短道速滑
  • 2篇冬奥会
  • 2篇运动员
  • 1篇等速测试
  • 1篇队员
  • 1篇优秀男子
  • 1篇有氧运动
  • 1篇有氧运动能力
  • 1篇运动学
  • 1篇时相
  • 1篇速滑运动
  • 1篇速滑运动员
  • 1篇腾空
  • 1篇女子
  • 1篇女子短道速滑...
  • 1篇女子运动
  • 1篇女子运动员
  • 1篇主力队员
  • 1篇踝关节

机构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刘俊一
  • 3篇张强
  • 2篇陶玉晶
  • 2篇徐莹
  • 1篇王立国

传媒

  • 2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篇沈阳体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腾空时相质疑:世界优秀男子500m速滑运动员弯道技术的运动学探索被引量:4
2013年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对世界最优秀短距离速度滑冰运动员弯道的跑滑技术进行了运动学个案分析,对目前争论的跑滑技术中出现腾空时相的核心问题进行了质疑和探索。结果:速度滑冰的跑滑技术出现明显的"跑动"迹象,个案解析中证实了下肢腾空的时相的存在;腾空时相技术的出现并不是跑滑技术的关键,跑滑技术蹬冰动作中,左右膝关节都主动性的不完全充分蹬伸,跑动蹬冰和双腿快速交替蹬冰才是该技术的核心,同时也是产生跑动迹象和下肢腾空时相的主要因素;结合髋膝关节角度变化的一致性分析表明,"跑动"迹象和下肢腾空时相主要是在左腿单支撑蹬冰结束到右腿单支撑蹬冰开始交替间,由左腿的不完全蹬伸配合右腿的髋膝快速前摆着冰引起的。提示在现代短距离速度滑冰技术中可能出现腾空时相,同时提供了判断和评定跑滑技术的核心技术关键,进而为我国运动员借鉴这种技术的提供运动学分析中的技术细节。
王立国刘俊一
关键词:运动学
国家短道速滑队主力队员膝、踝关节屈、伸肌群等速测试中专项力量的特征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运用Isomed 2000等速力量测试与训练系统,对国家短道速滑队13名主力队员左右腿膝、踝关节屈伸肌群进行肌力的等速测试,通过峰力矩值找出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膝、踝关节肌肉群肌力的整体情况和个体差异,为未来的训练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国家短道速滑队队员整体膝、踝关节肌力发展不均衡,个体差异显著;膝、踝关节左右腿同名肌肉群肌力比较均衡,个体具有一定的差异;膝、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协调;整体膝、踝关节肌力在快速和高速运动状态下肌肉工作能力较差,不利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
陶玉晶张强刘俊一
关键词:等速测试峰力矩短道速滑国家队
冬奥会前高原备战对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1
2011年
通过对6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1个月的高原备战前后与有氧运动能力相关指标的测量、分析以及变化规律的研究,为大赛前高原备战模式在短道速滑运动中应用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方法:6名国家女子短道速滑队主力运动员进行为期1个月的高原备战训练,训练计划由国家队主教练统一制定,高原备战训练前、后1周内采用功率自行车递增负荷的实验方式进行测试,.VO2max采用.VO22000 Breeze Lite气体分析仪直接测试,血乳酸采用H2 L4550491测试仪利用分光光度法取即时耳血测试;结果:高原备战后运动员体重变化没有显著意义,.VO2max、最高心率、最大功率等相关指标显著性提高(P<0.05),无氧乳酸阈、乳酸阈功率显著性提高(P<0.05),运动后血乳酸显著下降(P<0.05);结论:高原备战可以有效地提高优秀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的.VO2max和无氧乳酸阈值,从而能够明显提高其有氧运动能力。
刘俊一张强徐莹
关键词:冬奥会女子短道速滑有氧运动能力
2010年冬奥会前国家短道速滑队女子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检测及特征的辩证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通过Short-term anaerobic,Intermediate-term anaerobic test,120 sec maximal test 3种无氧运动能力的测试方法,对国家短道速滑队备战2010年冬奥会的7名主力运动员的无氧运动能力进行测试分析。探讨优秀短道速滑运动员在备战奥运会前无氧运动能力的状态、特点以及规律,揭示了短道速滑运动员原发性、保持性和持续性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基本关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运动员原发性和保持性无氧运动能力优于韩国女队,持续性无氧运动能力与韩国女队有很大差距,建议在未来的训练中把握三种无氧运动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以持续性无氧运动能力为主,运用多种训练方法以及不同的滑跑速度和强度点分级进行训练将对专项无氧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刘俊一徐莹陶玉晶张强
关键词:短道速滑无氧运动能力冬奥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