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4-2-JZ-88)
- 作品数:8 被引量:83H指数:5
- 相关作者:赵卫红王江涛季乃云苗辉崔鑫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海洋富营养化及与其它污染物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5年
- 局部海域的严重富营养化可引发赤潮,导致水质恶化,使鱼、虾和贝类等大量死亡;但赤潮藻类的迅速繁殖又能吸收大量的污染物,死亡后沉降埋藏于海底,可降低污染物的含量;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也可通过影响浮游藻类等的正常生长繁殖而影响到海域的富营养化水平。富营养化、重金属和有机污染这3大海洋环境问题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海洋环境污染中相当关键的部分,研究3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 赵卫红王江涛季乃云
- 关键词:重金属有机污染赤潮
- 河流与海洋溶解有机物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的测定被引量:5
- 2006年
- 通过对河流与海洋现场样品、微藻培养液和牛血清蛋白溶液的实验,确定了HITACHI F-450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的测定河流和海洋溶解有机物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的激发和发射通带分别为5nm和10nm,波长扫描速度为12000nm/min,标准偏差在0.6%~8%。
- 季乃云赵卫红
- 关键词:溶解有机物荧光河流
- 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他感作用初探被引量:5
- 2007年
- 在实验室内将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Lu)培养液滤液用切向超滤技术分级处理后,培养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发现东海原甲藻的滤液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生长期的东海原甲藻分泌物在粒级100 ku~0.45μm的培养液中对中肋骨条藻的促进作用最明显,表明东海原甲藻可以产生大小不同的可促进中肋骨条藻生长的他感物质,且在100 ku~0.45μm范围含量较大。东海原甲藻对中肋骨条藻的生长促进作用在不同生长期作用强度不同,促进作用最明显的是消亡期,其次为平台期,指数生长期的藻液是3种藻液中促进作用最小的。
- 陈玫玫赵卫红
- 关键词:他感作用DONGHAIENSE
- 胶州湾围隔实验中溶解有机物三维荧光特征被引量:16
- 2007年
- 利用三维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法(EEMS),测定胶州湾围隔实验中不同营养盐条件下产生的溶解有机物的三维荧光特性.结果显示,浮游植物可产生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类蛋白荧光峰由类酪氨酸(tyrosine-like)荧光峰和类色氨酸(tryptophanlike)荧光峰组成,主要位置为Exmax/Emmax=270nm/290~310nm,Exmax/Emmax=270—290nm/320~350nm的荧光峰强度比较弱;在Exmax/Emmax=250~260nm/380~480nm(A峰)、Exmax/Emax=310~320nm/380~420nm(C峰)和Exmax/Emmax=330~350nm/420~480nm(M峰)位置均出现零散的类腐殖质荧光峰,其中以A峰为主.类酪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高于类腐殖质荧光强度.浮游植物量降低时,类酪氨酸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硅藻和甲藻产生的类酪氨酸和类色氨酸荧光强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来源相似,并且甲藻与硅藻相比能够产生更多的类蛋白荧光物质.不同环境下类腐殖质混合物的组分比例不同,甲藻生长环境下相对于硅藻具有较低的A/C比值.
- 任保卫赵卫红王江涛邹景忠韩笑天王璐刘亚林
- 关键词:围隔实验溶解有机物
- 大沽河—胶州湾段溶解有机物类腐殖质荧光特征变化被引量:12
- 2006年
- 利用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EEMS)技术研究了溶解有机物类腐殖质荧光特征从大沽河到胶州湾的变化及其与盐度、pH、叶绿素a、溶解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和碳水化合物的关系.结果表明,大沽河溶解有机物类腐殖质荧光强度较大,胶州湾溶解有机物类腐殖质荧光强度较小,大沽河是胶州湾类腐殖质荧光物质的重要来源.类腐殖质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较差,说明浮游植物并不是大沽河类腐殖质荧光物质的主要来源.类腐殖质荧光强度与溶解有机碳、化学需氧量和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性较好,说明类腐殖质荧光物质是水体溶解有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布情况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水体中有机物的分布.
- 季乃云赵卫红王江涛苗辉
- 关键词:溶解有机物
- 胶州湾赤潮暴发水体中溶解有机物质荧光特征被引量:30
- 2006年
- 利用荧光激发-发射矩阵光谱(Excitation-Emission Matrix Spectroscopy,EEMS)技术研究了胶州湾2004-02赤潮暴发期间水体中溶解有机物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特性,探讨了各种荧光性质与浮游植物增殖、溶解有机碳、盐度、溶解氧和pH的关系,并对切向超滤前后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的变化进行了初步评估.结果表明,赤潮过程中溶解有机物类蛋白荧光较强而类腐殖质荧光较弱,并且高和低激发波长类蛋白荧光同源;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强度与叶绿素a的对应关系与浮游植物的增殖阶段有关,但整体趋势上却是随着浮游植物量的增大而增强,并且浮游植物量越大,新生成的有机物质占的比例也越大;类蛋白荧光以及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强度之比与溶解有机碳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表明赤潮过程中溶解有机物主要由新生成的物质组成;盐度、溶解氧和pH对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的影响很小;切向超滤前后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峰的位置基本一致,切向超滤前后荧光平衡差于溶解有机碳平衡,在切向超滤的评价上,荧光只能作为溶解有机碳平衡的一个补充.
- 季乃云赵卫红王江涛崔鑫苗辉
- 关键词:溶解有机物
- 胶州湾石油烃的含量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被引量:12
- 2008年
- 研究1997~2004年胶州湾海域石油烃的含量,分析了其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几年胶州湾的石油烃浓度变化范围为0.03~430.00μg/L,平均值为44.56μg/L,其中82%属于二类以上海水。湾东部和东北部污染较重的区域石油烃的浓度较高。总体来看,1997~2004年之间,石油烃的年平均浓度变化不大,变化范围为28.52~50.94μg/L,只有2003年石油烃的年平均浓度超过了50μg/L。胶州湾石油烃含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大致为8月份最高,其次是春季,最小的是秋季。石油烃与其它环境因子的回归分析表明。石油烃与DIN和DIP有着较好的正相关性,说明两者可能有相似的来源。
- 王江涛李雪莲赵卫红赫旭
- 关键词:石油烃环境因子
- 海洋溶解有机物荧光特征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7年
-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海洋溶解有机物荧光特性研究的飞速发展,本文对海洋溶解有机物荧光的类型、荧光峰的位置、荧光效率、荧光定性定量,以及荧光与浮游植物增殖的关系、荧光在河口和大洋区的分布等进行了综述。
- 季乃云赵卫红
- 关键词: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