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10KG109)

作品数:9 被引量:109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雁武志清耿维莉金颖左彤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眼科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角膜
  • 6篇激光
  • 4篇飞秒
  • 3篇屈光
  • 3篇取出术
  • 3篇像差
  • 3篇飞秒激光
  • 2篇眼角
  • 2篇眼角膜
  • 2篇视敏度
  • 2篇术后
  • 2篇敏度
  • 2篇基质
  • 2篇角膜厚度
  • 2篇角膜基质
  • 2篇角膜前表面
  • 2篇光学
  • 2篇高阶像差
  • 2篇LASIK术
  • 2篇LASIK术...

机构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天津市眼科医...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天津市眼科研...

作者

  • 9篇王雁
  • 4篇左彤
  • 4篇金颖
  • 4篇耿维莉
  • 4篇武志清
  • 2篇刘洋辰
  • 2篇吴迪
  • 2篇张琳
  • 1篇谢丽丽
  • 1篇汤欣
  • 1篇王静
  • 1篇陈晓琴
  • 1篇李晶
  • 1篇魏升升
  • 1篇李智敏
  • 1篇江洋琳
  • 1篇解士勇
  • 1篇张佳媚
  • 1篇吴文静
  • 1篇戴云

传媒

  • 4篇中华眼科杂志
  • 3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术后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评估和对比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和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变化特点。方法病例对照研究。收集自愿选择行SMILE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45例作为试验组,另收集行FS-LASIK的屈光不正患者33例作为对照组。均选右眼为研究眼,于术前、术后1周及1、3、6个月分别测量患者角膜前表面6、7、8、9 mm直径范围下的非球面系数Q值,对两组间的Q值变化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分析Q值变化量与中央切削深度(CCD)的相关关系。两组间一般资料及术前Q值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Q值整体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结果术后1周时角膜前表面Q值,SMILE组分别为:0.85±0.31、0.80±0.28、0.69±0.25、0.51±0.23;FS-LASIK组分别为:1.13±0.56、1.01±0.47、0.80±0.39、0.51±0.31。各直径范围下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所测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方式与时间之间均存在交互效应;其中6和7mm直径时不同手术方式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1周与术前的Q值差值(ΔQ)在6、7mm直径范围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6mm=0.004,P7mm=0.014)。SMILE组帽直径较FS-LASIK组小;CCD较FS-LASIK组大。各直径范围下ΔQ与帽/瓣直径均无线性关系。各直径范围下ΔQ与CCD均呈线性关系(P〈0.05),且FS-LASIK组相关程度优于SMILE组。结论 SMILE与FS-LASIK均会使角膜前表面的Q值由负变正。然而,SMILE对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的影响较FS-LASIK小。(中华眼科杂志,2016,52:681-685)
苏小连王雁吴文静武志清吴雅楠于长江
关键词:激光角膜磨镶术激光原位激光激光视敏度
VisuMax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的OCT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用VisuMax飞秒激光系统制作角膜瓣OCT临床观察的初步结果,评价其制瓣的精确性、可重复性、均一性和规整性,研究术后不同时间角膜瓣厚度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拟行飞秒LASI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38例(68只眼),根据术中设定角膜瓣厚度的不同分为100μm组和105μm组。术前术后患者行常规检查并记录检查结果。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coherence tomography,OCT)于术后1周、1月和6个月测量角膜瓣厚度,取OCT图像中过角膜中央水平线,记录距离角膜中央1mm、2mm和3mm及角膜中央共7个点的角膜瓣厚度和剩余基质床厚度。对术后不同时间及不同区域的角膜瓣厚度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陛分析。结果100μm组和105μm组中术后1周、1月和6个月时角膜瓣厚度分别为(107.92±5.56)μm、(108.79±4.78)μm、(106.69±5.74)μm和(109.36±6.26)μm、(112.21±4.37)μm、(108.53±7.27)μm。100μm组和105μm组患者术后1周、1月、6个月角膜瓣厚度值与设定瓣厚度值比较差异结果分别为(,=4.995,P=0.000;F=1.918,P=0.051;F=1.806,P=0.114)和(F=1.739,P=0.213;F=1.931,P=O.049;F=1.810,P=O.083)。100μm组和105μm组患者术后1周、1月、64"月角膜瓣厚度的标准差分别为5.56μm,4.78μm,5.74μm和6.26μm,4.37μm,7.27μm。100阻m组和105μm组术后1周、1月和6个月各点角膜瓣厚度比较结果分别为(F=5.410,P=0.000;F=8.914,P=O.000;F=3.084,P=0.052)和(F=2.000,P=0.143;F=3.431,P=0.048;F=1.786,P=0.211)。100μm组和105μm组术后1周、1月和6个月中央、旁中央和周边区域角膜瓣厚度比较结果分别为(F=O.919,P=0.409;F=0.701,P=0.504;F=0.547,P=O.584)和(F=1.990,P=0.142;F=4.079,P=0.020;F=1.770,P=0�
刘洋辰王雁解士勇
关键词:飞秒激光角膜瓣厚度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10年角膜内皮细胞的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价和了解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远期影响,并探究其与切削深度、激光扫描时间等手术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PRK术后10年患者24例(44眼):随机选取未接受过眼科手术的正常眼作为对照组,共25例(45眼)。应用非接触角膜内皮镜测量角膜中央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利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研究PRK术后10年组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与手术参数间的相关性。另将PRK术后10年患者按切削量大小分为低切削(〈60um)、中切削(60。90pum)和高切削(〉90um)3组,并对比分析此3组及对照组间角膜中央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结果PRK术后10年组与对照组间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边形内皮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90、1.323、0.569、0.788,P〉0.05)。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和内皮细胞密度与等效球镜度间具有明显相关性(r=-0.424、0.420,P〈0.01),同时该两参数与准分子预切削深度间亦显示具有相关关系(r=0.391、一0.388,P〈0.01)。PRK术后低、中、高切削组与对照组间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边形内皮细胞百分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195、1.961、0.817、1.529,P〉0.05)。结论PRK术后远期角膜中央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无明显异常改变。等效球镜度及预切削深度会影响平均内皮细胞面积和内皮细胞密度。
吴迪王雁耿维莉左彤金颖王静李晶李智敏谢丽丽李晶李智敏谢丽丽李晶李智敏谢丽丽张琳李晶李智敏谢丽丽
关键词: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内皮角膜激光准分子
飞秒激光2.0 mm微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屈光矫正效果的临床初步研究被引量:35
2014年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2,0 mm微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MILE)临床矫正近视、散光的效果及该微创屈光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接受MILE的患者61例,另3.0~5.0 mm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的患者53例作为对照.飞秒激光系统透镜成型并设置为2.0 mm或3.0~5.0 mm切口取出.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6个月均进行UCVA、BCVA、屈光度数、眼压、眼前节和角膜地形图等检查.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组手术之间、手术前后屈光度和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差异;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各组手术前后各时间点之间屈光度和形态学参数的统计学差异;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术前基本资料以及手术前后各对应时间点的屈光度和形态学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 MILE组随访资料完整者共24例(41只眼),SMILE组共29例(51只眼).在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6个月,MILE组球镜度数分别为(-5.09±1.04)、(0.12±0.32)、(0.11±0.29)、(0.02 ±0.33)、(0.02 ±0.23)D;柱镜度数分别为(-0.90 ±0.83)、(-0.25 ±0.27)、(-0.23 ±0.30)、(-0.20 ±0.25)、(-0.16 ±0.21)D;SMILE组的球镜度数分别为(-5.37±1.26)、(-0.04 ±0.49)、(0.12±0.38)、(0.10±0.34)、(0.02±0.33)D;柱镜度数分别为(-0.76±0.65)、(-0.22±0.26)、(-0.25±0.30)、(-0.26 ±0.29)、(-0.21±0.28)D,两组等效球镜、球镜与柱镜度数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F=1.042、0.941、0.018,P>0.05).在散光的矢量分析结果中,MILE组在术后1和6个月Y轴方向的散光度数分别为(-0.06 ±0.11)、(-0.04±0.10)D,SMILE组为(-0.14±0.18)、(-0.11±0.16)D,MILE组小于SMIIE组(Z=-2.076、-2.149,P<0.05).术后6个月,100%的患者UCVA≥1.0.术后6个月无一例出现BCVA的降低.1个月内达到相对稳定的屈光状态,且较SMILE组具有更小的波动性.在术前及术后1d、1周、1
王雁武志清汤欣张佳媚窦瑞耿维莉金颖左彤
关键词:角膜基质视敏度
SMILE术后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与角膜高阶像差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SMILE术后角膜前表面非球面性与角膜高阶像差变化特点及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随机选取自愿行SMILE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41例,均选右眼为研究眼,于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分别测量患者角膜前表面6、7、8、9mm直径范同的非球面系数Q值,并测量角膜总高阶像差(HOA)、球差(Z4^0)、次级球差(Z6^0)、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3^1)、水平三叶草(Z3^-3)、倾斜三叶卓(Z3^3)等高阶像差。采用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SMILE手术后角膜前表面6、7、8、9mm直径范围Q值均Fh负值转变为正值(t=-23.558、-26.661、-28.366、-28.788,P〈0.01)。角膜HOA、Z4^0、Z6^0、Z3^-1、Z3^1数值均增大(t=-11.815、-11.813、-16.209、6.470、4.835,P〈0.01),而Z3^-3、Z3^3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8、-1.064,P〉0.05)。术前角膜HOA、Z4^0、Z3^-1与Q值有-定的相关性(P〈0.05),SMILE手术前后角膜HOA、Z4^0差值与角膜前表面各直径范同Q值差值均呈正相关关系(HOA:r=0.554、0.480、0.416、0.352,P〈0.05;Z40:r=0.671、0.577、0.495、0.395,P〈0.05):Z3^-1差值与6、7mm直径范同Q值差值呈正相关(r=0.377、0.342,P〈0.05);Z3^-1差值与6、7、8mm直径范同Q值差倩呈止相关(r=0.436、0.385、0.316,P〈0.05);Z6^0、Z3^-3、Z3^3差值与各直径范同Q值差值均无相关性。透镜直径与SMILE手术前后Q值差值无相关性;与角膜HOA、Z4^0差值呈负相关(r=-0.315.-0.393,P〈0.05);与角膜Z6^0、Z3^-1、Z3^-1、Z3^-1、Z3^3差值均无相关性(P〉O.05)。结论SMILE手术后角膜前表面O值由负值转变为止佰;角膜高阶像差增大;透镜直径越大,角膜HOA、Z4^0变化越小。角膜前表面Q值与角膜HOA、Z4^0、Z3^-1、Z3^1变化量均有正相关关系,其中与Z4^0相关程度最强�
苏小连王雁
关键词:飞秒激光Q值高阶像差
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与飞秒激光LASIK术后高阶像差改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1
2015年
目的 通过对比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内透镜取出术(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后的全眼高阶像差,分析两种手术方式术后高阶像差的变化特点.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入选SMILE屈光手术患者共34例(34只眼)作为SMILE组,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屈光手术患者29例(29只眼)作为对照组,均选取右眼进行研究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常规屈光手术术前检查,接受Pentacam 三维跟前节分析诊断系统的检查,并利用WaveScan像差仪分别测量进行两种屈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1和术后3个月的像差,应用配对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Pcarson线性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所采集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在术后1个月时,SMILE组初级垂直彗差(C3-1)、三叶草(C33)、分别为-0.205±0.199、0.027±0.071,高于对照组(t=-3.141,2.216;P<0.05);对照组总高阶像差Sh、其他S4、S5、S6,初级球差(C04)、分别为0.609±0.199、0.403±0.196、0.117 ±0.065、0.092±0.0038、0.343±0.253,高于SMILE组(t=-3.492,3.461,-3.449,-5.301,-2.103;P<0.05);术后3个月时,SMILE组仅C-13为-0.177±0.175,高于对照组(t=-2.476,P<0.05);对照组总高阶Sh、其他S4、S5、S6各阶,初级球差C04、C24、四叶草(C44)、次级三叶草(C-35)、次级球差(C06)等各项均高于SMILE组(t=-3.935,-3.788,-2.049,-4.405,-3.576,2.494,3.879,2.642,4.784;P <0.05);相关性分析中,对照组术后1个月与3个月,Sh、C04与术前预矫正球镜度均存在负相关(术后1个月:r=-0.433,-0.476;P <0.05;术后3个月:r=-0.418,-0.447;P <0.05).结论 SMILE术后显示良好的光学质量,相对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所引起的全眼像差改变更小,但同时存在其特殊性,可能与其手术方式或角膜伤口愈合有关.
武志清王雁张琳耿维莉金颖左彤
关键词:角膜基质
人眼像差在自适应光学系统矫正后的稳定性变化被引量:2
2016年
背景 自适应光学(AO)系统在眼科临床及基础研究中日渐重要,但人眼像差矫正后Zernike系数主要项的稳定性变化特点尚少见报道. 目的 观察AO测量人眼像差的重复性,并探讨不同像差矫正后Zernike系数稳定性的变化. 方法 纳入2014年2-4月在校硕士研究生及符合条件的志愿者41名.应用AO测量波前像差,分别研究并分析散光(Z2-2、Z22)、离焦(Z20)、彗差(Z3-1、Z31)、三叶草(Z3-3、Z33)和球差(Z40)的Zernike系数,第3~7阶像差、总高阶像差(HOA)及总像差(TOA)的均方根值(RMS)重复性及矫正像差后的稳定性变化.测量的重复性评估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内标准差(Sw)、重测度(r)及组内相关系数(ICC)综合分析.波前像差矫正后的稳定性变化采用非参数Friedman双向秩次方差分析. 结果 Z2-2、Z22、Z20及TOA RMS的测量显示良好的可重复性(ICC>0.9);Z1、Z3-3、Z33、Z40、3阶像差RMS、4阶像差RMS、HOARMS的测量均显示较好的可重复性(均ICC>0.75);其余参数的测量显示可重复性弱(均ICC<0.75).各波前像差中Z31的r最大,为0.163 μm;各Zernike单项系数及各阶像差RMS值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阶像差矫正前后不同时间点Z2-2、Z20、Z22、Z3-3、Z3-1、Z31、Z33、Z40和HOA RMS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Z2-2、Z22在矫正后第4秒进入稳定状态,Z20在矫正后第6秒进入稳定状态;Z3-3、Z33分别在矫正后第4秒、第3秒进入稳定状态,Z3-11在矫正后第4秒进入稳定状态,Z3-1在矫正后第3秒至第9秒处于稳定状态,Z0、HOA RMS分别在矫正后第3秒、第5秒进入稳定状态.矫正5阶内像差前后不同时间点Z2-2、Z20、Z2-2、Z3-3、Z3-1、Z33、Z40和HOA RMS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Z31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2-2、Z20、Z22分别在矫正后第4秒、第5秒、第3
陈晓琴王雁江洋琳戴云赵豪欣张雨东
关键词:自适应光学系统波前像差稳定性
近视眼角膜不同区域厚度差异及其与屈光度和曲率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近视眼患者角膜不同区域厚度及其差异与屈光度、曲率之间的关系。方法横断面研究。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264例(458眼),男122例,女142例。应用Pentaeam眼前节测量分析系统对近视眼角膜厚度进行测量分析,选取角膜顶点、中央、最薄点;角膜厚度及角膜前表面切线曲率测量均取以角膜顶点为中心的2mm、4mm、6mm、8mm直径虚拟圆,以双眼颞侧水平设为0°,右眼顺时针、左眼逆时针递增记录可查位点的角膜厚度平均值及角膜切线曲率平均值。依据屈光状态不同分为低度近视组(屈光度≤-3.00D)、中度近视组(-3.00D〈屈光度≤-6.00D)和高度近视组(-6.00D〈屈光度)。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左右眼比较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位点角膜厚度相关性以及角膜厚度与其他因素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458眼角膜顶点、中央、最薄点厚度平均值分别为(529.58±22.38)μm、(529.75±22.51)μm、(527.78±22.71)μm。围绕角膜顶点的不同直径虚拟圆上角膜厚度最大平均值均位于90°位点,其平均值分别为(544.14±22.07)μm、(583.15±24.72)μm、(646.27±27.34)μm、(716.52±27.70)μm。围绕角膜顶点的2mm、4mm、6mm、8mm直径虚拟圆上角膜厚度最小平均值分别位于315°、315°、337.5°、342° ,其平均值分别为(532.48±23.51)μm、(549.24±26.97)μm、(590.02±27.06)μm、(657.37±32.03)μm。左右眼角膜中央、顶点和最薄点厚度呈正相关(r=0.768、0.548、0.671,P均〈0.05)。低、中、高屈光度与角膜不同区域厚度的平均值均无相关性,低、中、高屈光度组角膜厚度与切线曲率均无相关性。结论近视眼患者角膜不同直径虚拟圆范围内,上方角膜厚度最厚,颞侧及颞下方角膜厚度最薄。角膜厚度与屈光度和角膜前表面曲�
刘洋辰王雁左彤耿维莉金颖
关键词:近视角膜厚度屈光度曲率
健康人眼角膜光密度分析及与眼内散射光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健康人眼的角膜光密度分布及其与眼内散射光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进行常规眼科检查的健康人116例(232只眼),其中男55例(110只眼),女61例(122只眼),年龄为20~49岁,划分三个年龄段:20~29岁,30~39岁,40~49岁。利用Pentae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进行检查,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分别取≤2mm、〉2ram且≤6mm、〉6ram且≤10mm直径范围的角膜光密度平均值,以及2、6、10mm直径虚拟圆的角膜厚度平均值,并使用C—quant散射光计量仪对人眼内的散射光进行定量测量。不同性别以及左右眼之间的角膜光密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不同年龄段的角膜光密度之间以及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光密度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光密度之间以及与年龄,角膜厚度,眼内散射光定量值之间的相关性研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2mm、〉2mm且≤6mm、〉6nlm且≤10mm直径范围角膜光密度为10.1±1.5,9.3±1.3,9.6±1.7,范围8.2~16.7,7.9~14.2,7.3~16.2。〉6mm且≤10mm直径范围的角膜光密度在20~29岁、30-39岁、40-49岁年龄段分别为8.9-4-1.1,9.3±1.2,10.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39,P=0.000),〉6mm且≤10mm直径范围的角膜光密度与年龄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417,P=0.000),≤2mm、〉2mm且≤6mm直径范围的角膜光密度在不同年龄段的统计值间均无统计学差异(F=1.575,1.436;P〉0.05),与年龄之间亦未发现相关性存在(r=0.002,0.048;P〉0.05)。男性与女性相同直径范围的角膜光密度值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t=1.744,1.647,-1.181;P〉0.05)。左右眼的角膜光密度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977,0.992,0.933;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
武志清王雁张琳吴迪魏升升苏小连
关键词:角膜屈光角膜厚度测量年龄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