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1KYB091)

作品数:2 被引量:30H指数:2
相关作者:毕大卫许向东殷杰郭征马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解放军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髋臼
  • 3篇骨折
  • 2篇入路
  • 2篇手术
  • 2篇髋臼骨
  • 2篇髋臼骨折
  • 1篇手术方法
  • 1篇手术方法治疗
  • 1篇手术入路
  • 1篇锁定钢板
  • 1篇锁定钢板固定
  • 1篇盆骨
  • 1篇髋骨
  • 1篇髋骨折
  • 1篇外科
  • 1篇外科学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钢板
  • 1篇解剖学
  • 1篇骨盆

机构

  • 2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杭州市红十字...
  • 1篇解放军第三医...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作者

  • 3篇毕大卫
  • 2篇陈亿民
  • 2篇祖罡
  • 1篇郭征
  • 1篇费骏
  • 1篇胡钢锋
  • 1篇郑琦
  • 1篇韩雷
  • 1篇顾军
  • 1篇殷杰
  • 1篇魏威
  • 1篇马海涛
  • 1篇许向东

传媒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方法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6
2015年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方法用于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手术治疗的骨盆与髋臼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给予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B组20例给予髂腹股沟入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随访效果。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B组(P<0.05);A、B两组在骨折的复位效果和术后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A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的浅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5%(1/20)。B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1例深静脉血栓,1例尿路感染,1例腹股沟疝,1例股外侧神经麻痹,并发症发生率为30%(6/20)。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应用于骨盆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确切,相比传统髂腹股沟入路手术方式,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殷杰郭征许向东毕大卫
自制三维解剖锁定钢板固定复合型髋臼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根据髋臼解剖特点,研制一种三维解剖锁定钢板固定除后壁及后柱的复合型髋臼骨折。方法:通过对40具成人骨盆及5具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测量、实验,测量弓耻线弧长和弧度、髂骨盆面与坐骨体的交角、髋臼中心至弓状线的距离等解剖数...
毕大卫韩雷祖罡陈亿民朱元
关键词:髋臼骨折内固定钢板解剖学
文献传递
髋臼四方区复杂型骨折手术入路的选择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根据复杂型髋臼四方区骨折的不同类型,探讨不同手术入路,以获得更好的手术暴露和更可靠的复位内固定。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58例髋臼四方区骨折,男36例,女22例;年龄23~61岁,平均36.9岁。术前摄骨盆片及双斜位片,辅以CT扫描重建髋臼,按Letournel分型其中前柱15例,横形12例,T形7例,前柱伴后半横形9例,双柱骨折15例。分别采用单纯Kocher-Langenbeck(K-L)入路、髂腹股沟入路、改良的Stoppa入路手术、组合式联合手术入路,或者经改良Stoppa入路结合经皮髋臼前柱拉力螺钉固定。结果:49例患者获随访,时间2~6年,平均32个月,术后其中1例发生深部感染,经创口引流,配合有效抗生素后治愈,2例出现坐骨神经损伤,2例出现股骨头坏死。手术结果复位按Matta标准评定:解剖复位(移位<1 mm)36例,满意复位(移位1~3 mm)8例,不满意复位(移位>3 mm)5例。关节功能按Merle d'Aubigne和Postel标准评定:优32例,良12例,可4例,差1例,总分(15.3±2.5)。结论:采用单一的手术入路只能解决一部分类型的髋臼复杂型四方区骨折,更多的需要采用联合入路,改良的Stoppa入路结合髂腹股沟前入路或者结合前柱髋臼螺钉通常是解决复杂型四方区骨折移位有效的手术入路,临床疗效满意。
毕大卫韩雷祖罡郑琦费骏魏威顾军马海涛陈亿民胡钢锋
关键词:髋臼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