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C770087)
-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 相关作者:王娟胡希希李曼琳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印刷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略论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监管体系被引量:2
- 2012年
- 我国古代慈善事业的监管体系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面貌。首先,基于社会控制的目的,国家层面的管理与监督始终发挥主导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封建官府的监管意识与程度逐渐加强,同时人治化色彩浓厚;其次,以地方士绅和民间善书为主要推动因素,社会力量参与舆论监督则更强调道德伦理对个体的约束,但监督的力度与深度明显不够,基本处于自发状态;最后,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与自律体制虽不乏创新建树,但由于政治传统的影响,大多持续性差,且积弊深重。尽管古代慈善事业三种监管方式的实际效果受时代所限往往差强人意,但我们应对其曾发挥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
- 王娟
- 关键词:慈善
- 西方社会学知识的传播与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的发展被引量:2
- 2011年
- 近代尤其是民国以来,随着西方社会学知识的广泛传播,社会学学科在中国得到建立和发展,培养了一批掌握社会学基本知识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与西方来华宗教力量、社会学学者一起,不仅充分重视运用社会调查来认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广泛开展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并且能够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中国近代慈善福利事业的发展趋向,主张借鉴西方的社会救济与社会福利,兼顾中国的国情与民俗,建设并发展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推进了传统意义的慈善概念和慈善事业的社会功能发生重大改变,对中国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
- 王娟李曼琳
- 关键词:社会学慈善事业社会问题
- 民国初期北京的犯罪与贫困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依据社会调查性质的原始资料,探讨民国初期北京地区的犯罪与贫困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民国初期北京的犯罪问题十分严重,突出表现是犯罪人数激增,犯罪类型以经济罪居多。导致犯罪发生的诸多因素中,贫穷是最主要的诱因。贫穷和犯罪互为因果关系并形成恶性循环,是导致近代北京陷入衰败深渊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社会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不容忽视的消极作用。
- 王娟
- 关键词:民国初期犯罪贫困
- 中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异同比较和启示被引量:4
- 2013年
- 日本的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起步较早,在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立法建设和制度保障等方面已积累丰富经验,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对推进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具有现实借鉴价值。我们应在比较和反思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志愿活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实际功效。
- 王娟胡希希
-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