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10002001)

作品数:45 被引量:549H指数:14
相关作者:王富珍崔富强张国民孙校金郑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1篇肝炎
  • 37篇乙型
  • 33篇乙型肝炎
  • 26篇疫苗
  • 21篇乙型肝炎疫苗
  • 16篇病毒
  • 11篇免疫
  • 10篇接种
  • 8篇血清
  • 7篇乙肝
  • 7篇乙型肝炎病毒
  • 7篇影响因素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7篇抗体
  • 7篇肝炎病毒
  • 6篇毒性肝炎
  • 6篇病毒性
  • 6篇病毒性肝炎
  • 5篇免疫效果

机构

  • 23篇中国疾病预防...
  • 8篇北京大学
  • 7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山东省疾病预...
  • 5篇江苏省疾病预...
  • 4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东省疾病预...
  • 3篇中国食品药品...
  • 3篇寿光市疾病预...
  • 2篇北京市疾病预...
  • 2篇广州市疾病预...
  • 2篇山东大学
  • 2篇耶鲁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宁波市疾病预...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作者

  • 18篇王富珍
  • 16篇崔富强
  • 13篇张国民
  • 9篇缪宁
  • 9篇梁晓峰
  • 9篇郑徽
  • 9篇孙校金
  • 8篇徐爱强
  • 8篇张丽
  • 7篇颜丙玉
  • 7篇吕静静
  • 6篇刘甲野
  • 6篇冯艺
  • 5篇王素萍
  • 5篇冯永亮
  • 4篇鲁鸿燕
  • 4篇蓝光华
  • 4篇李杰
  • 4篇石璟
  • 3篇方鑫

传媒

  • 14篇中华预防医学...
  • 13篇中华流行病学...
  • 4篇中国病毒病杂...
  • 3篇中国疫苗和免...
  • 3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江苏预防医学
  • 1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华南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美沙酮维持治疗人群短程高剂量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依从性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人群短程高剂量乙型肝炎肝疫苗(HepB)接种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依从性。方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3所美沙酮门诊招募18-70岁MMT人群,随机分为短程高剂量组(A组)和常规方案组(B组),分别按0-1月程序接种60μg HepB和按0-1-6月程序接种20μg HepB,检测A组全程接种后5个月、B组第2剂接种后5个月(第3剂接种前)和全程接种后6个月的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观察每剂次接种后28d内不良反应,分析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浓度(GMC)、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全程接种完成率。结果A组、B组HepB全程接种后HBsAb阳性率分别为68.35%(54/79)、68.33%(41/60)(χ^(2)=0.00,P=0.998),强阳性率分别为34.18%(27/79)、21.67%(13/60)(χ^(2)=2.60,P=0.107),GMC分别为164.10mIU/mL、125.90mIU/mL(t=-0.74,P=0.463);B组第2剂接种后5个月HBsAb阳性率、强阳性率、GMC分别为71.08%(59/83)、21.69%(18/83)、130.50mIU/mL,与两组全程接种后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25%(8/97)和7.14%(7/98)(χ^(2)=0.08,P=0.772)。两组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3.88%(92/98)和84.69%(83/98)(χ^(2)=4.32,P=0.038)。结论MMT人群短程高剂量HepB接种的免疫原性可能与常规方案相当,安全性较好,且依从性明显优于常规方案。
冯永亮冯永亮姚添石璟石珊石璟王素萍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原性安全性依从性
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hepatitis B vaccine(Saccharomyces Cerevisiae),HepB-SC]应用于16岁及以上年龄健康成人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三臂试验设计,试验疫苗为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康泰公司)生产的20μg/支HepB-SC,对照疫苗分别为比利时葛兰素史克公司(GSK)生产的20μg/支和康泰公司生产的10μg/支HepB-SC。本研究共入选研究对象2 179人,采取2∶1配对,按0-1-6月程序,试验组免疫1 092人,20μg和10μg对照组分别免疫541和546人,观察接种后的安全性并检测首针免疫后7个月时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结果试验疫苗与对照疫苗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随访和不良反应观察中均未见有临床意义的严重不良事件。全程免疫后试验组抗-HBs阳转率与20μg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22%vs 97.64%,P<0.05),但显著高于10μg对照组(98.22%vs 89.96%,P<0.01);免疫后抗-HBs水平试验组显著高于20μg对照组(1 770.81mIU/ml vs952.13mIU/ml,P<0.01)和10μg对照组(1 770.81mIU/ml vs 496.74mIU/ml,P<0.01)。结论 2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应用于16岁及以上年龄健康人群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宋雪芳曾滢方鑫李彤李杰潘红星朱凤才梁争论
关键词:肝炎乙型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
重论预防接种的重要性被引量:37
2016年
我国控制传染病取得了突出成就,为人类健康及期望寿命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对全球的卫生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预防接种作为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对减少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但是,因受到错误信息、接种实施便利性和对接种的信任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疫苗犹豫,几度导致预防接种率大幅下降,增大了儿童患传染病的风险。通过对预防接种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应该认识到预防接种工作不仅必要,而且十分重要,预防接种仍将是我国当前公共卫生策略的主要工作,需采取综合措施继续加强预防接种工作。
周羚崔富强潘毅
关键词:接种传染病影响因素
有计划的预防接种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被引量:18
2014年
疫苗是近代医学史上的伟大发明,是科学家为人类战胜传染病做出的巨大贡献,接种疫苗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公元165年天花瘟疫席卷了整个罗马帝国,十几年间夺去全国1/3人口的生命,整个欧洲也有3亿人丧生,不少幸存下来的也变成了残疾人,但随着英国医生爱德华.琴纳牛痘疫苗的发现和应用,在欧洲遏制了天花的蔓延。
雷正龙崔富强
关键词:预防接种接种疫苗近代医学史牛痘疫苗传染病科学家
中国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首针接种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被引量:30
2014年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HB)呈世界流行,是全球性的健康问题。2006年中国人群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34.28%,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流行率为7.18%。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感染HBV的人群仍然大量存在,虽然乙肝病毒e抗原(HBeAg)血清阴转可以在无干预的状态下自然发生,但发生率较低,加上迄今尚无治愈乙肝的有效药物,因此乙肝及其感染所导致的危害仍十分严峻,是我国“十二五”期间需要控制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周羚崔富强汤奋扬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新生儿血清流行病学乙肝病毒E抗原接种
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酿酒酵母)的Ⅳ期临床试验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2017年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中国自2002年起就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国家儿童免疫接种计划。
曾滢张吉凯汤妍杨忠华苏家立陈鲁粤黄竹航曾培宇简增勇杜伟民杨鸣雯汪婷婷王富珍梁晓峰郑慧贞
关键词:乙型
宁波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及影响接种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重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宁波市医院机构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为调查对象,查阅出生记录,利用自制的调查表摘录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的相关信息并计算接种率。使用SAS统计软件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接种率的相关因素。结果共查阅产妇及新生儿病历3 613份,产妇HBsAg筛查率为100%,其中HBsAg阳性产妇287人,产妇HBsAg携带率7.94%(287/3 613)。实际调查病历276份,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2.75%,其中12h内接种率为58.70%,24h内接种率为84.06%。多因素分析显示,产妇户籍、医院类别、医院级别是影响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的因素,OR(95%CI)分别为0.438(0.205~0.933)、0.322(0.153~0.681)、0.485(0.237~0.993),而产妇户籍是影响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否接种的因素。结论宁波市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情况较好,但12h及时接种率有待提高。
杨思嘉董红军
关键词: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率
2013年广东省三个县1~14岁儿童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调查广东省3个县1~14岁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状况,评价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及2009—2011年查漏补种对1~14岁儿童乙型肝炎的免疫效果。方法2013年在广东省南雄市、海丰县和新兴县采取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621名1~14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人口学特征、患病史以及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分析性别、年龄、疫苗接种史、低出生体重(〈2 kg)、母亲HBsAg阳性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率关系。结果1~14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1.11%(18例),抗-HBs阳性率为60.69%(982例),抗-HBc阳性率为1.92%(31例)。有免疫史儿童HBsAg阳性率(0.84%,13/1547)低于无免疫史(1/13)及不详儿童(6.56%,4/61)(χ2=22.64,P〈0.001),首针24 h内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儿童HBsAg阳性率(0.45%,5/1118)低于不及时接种儿童(2.63%,61/190)(χ2=10.21,P〈0.001)。出生体重〈2 kg儿童HBsAg阳性率(5/18)高于出生体重≥2 kg儿童(0.78%,12/1548)(χ2=120.8,P〈0.001)。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HBsAg阳性率(2.80%,3/107)高于HBsAg阴性母亲所生儿童(0.21%,1/470)(χ2=8.50,P=0.004)。随着年龄的增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逐渐降低,抗-HBs阳性率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开展乙型肝炎疫苗查漏补种后,1~14岁儿童HBsAg和抗-HBc阳性率下降,而抗-HBs阳性率升高。
邵晓萍吴承刚王富珍梁剑谢莘朱琦刘隽胡培邱泉梁晓峰郑慧贞
关键词:儿童血清学试验流行病学
乙型肝炎疫苗初次免疫成年无应答者再次免疫后24个月免疫持久性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疫苗(HepB)初次免疫成年无应答者加强免疫后24个月的免疫持久性效果。方法于2009年9月,以山东省章丘市3个乡镇共79个村为研究现场,选取既往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史或HepB免疫史、居住6个月以上、健康状况良好的18~49岁居民,共24237名,采集静脉血3~5 ml,采用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经检测,以上3项指标均为阴性者11590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分为4组,按照0-1-6免疫程序分别接种3剂次20μg重组酿酒酵母HepB(HepB-SC)、20μg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epB-CHO)、10μg HepB-SC和10μg重组汉逊酵母HepB(HepB-HP)进行初次免疫;并分别按照0-1-6程序,采用以上4种HepB,对其中的初次免疫无应答者进行再次免疫,其所属组别不变,于再次免疫后1个月(T1)、24个月(T24)分别采集静脉血5 ml,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抗-HBs、HBsAg和抗-HBc。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组间年龄、性别、BMI及T1和T24时抗-HBs阳性率差异;采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组别调查对象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MC)差异;分别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抗-HBs阳性和抗体GMC的影响因素。结果11590名调查对象中,无应答者为900名,其中,完成3剂次HepB再次免疫及T1时血标本采集者占71.7%(645/900)。T24时,共随访到再次免疫者467名(72.4%)。再次免疫者抗-HBs阳性率由T1时的85.65%(95%CI:82.14%~88.71%)下降到T24时的60.60%(95%CI:56.01%~65.06%),抗体GMC由T1时的175.62(95%CI:139.03~221.84)mU/ml下降到T24时的21.43(95%CI:17.62~26.06)mU/ml。多因素分析显示,T24时20μg HepB-CHO再次免疫者抗-HBs阳性率高于20μg HepB-SC再次免疫者[OR(95%CI)值为2.16(1.10~4.23)],女性高于男性[
张丽吕静静颜丙玉刘甲野冯艺陈士玉周立波梁晓峰崔富强王富珍徐爱强
关键词:免疫抗体持久性
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患者特征和HBsAg阳性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门诊患者的特征,探讨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方法:于2014年9-11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个MMT门诊正在接受治疗的1040名患者,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病历查阅等方式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吸毒情况、MMT情况、性行为、抗-HCV、HIV感染情况等,检测HBsAg、抗-HBs、抗-HCV情况,通过χ^2检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和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HBsAg阳性的影响因素及因素间复杂的网络关系。结果:研究对象1031例,HBsAg阳性率为11.35%(117/1031),抗-HCV阳性者740例,HBsAg阳性率为10.27%(76/740)。控制混杂因素后,抗-HBs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05,95%CI:0.03~0.09);抗-HCV阳性与阴性者相比,也不易出现HBsAg阳性(OR=0.30,95%CI:0.17~0.52);有乙型肝炎(乙肝)家族史比没有乙肝家族史者更容易出现HBsAg阳性(OR=5.30,95%CI:2.68~10.52)。贝叶斯网络模型结果显示:乙肝家族史、抗-HBs与HBsAg阳性直接相关,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间接相关。结论:MMT门诊患者中抗-HBs、乙肝家族史、抗-HCV、最近3个月注射吸毒及治疗期间吸食其他毒品与HBsAg阳性相关。
邵志宏石璟姚添冯丹董爽石珊冯永亮Zhang Yawei王素萍
关键词:美沙酮维持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贝叶斯网络模型影响因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