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Z2022)

作品数:9 被引量:93H指数:5
相关作者:王忠王永炎张占军李澎涛汪丽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3篇缺血大鼠
  • 3篇栀子
  • 3篇栀子苷
  • 3篇脑缺血大鼠
  • 2篇胆酸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表达
  • 2篇蛋白表达谱
  • 2篇血脑
  • 2篇药效
  • 2篇配伍
  • 2篇配伍治疗
  • 2篇缺血脑组织
  • 2篇中药
  • 2篇脑组织
  • 2篇黄芩
  • 2篇黄芩苷
  • 2篇基因

机构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北京中医药大...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山东大学
  • 2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科技部
  • 1篇长春市人民医...

作者

  • 9篇王永炎
  • 9篇王忠
  • 5篇张占军
  • 4篇李澎涛
  • 2篇李澎
  • 2篇汪丽娅
  • 2篇曲迅
  • 1篇张莹莹
  • 1篇宋元英
  • 1篇邓碧萍
  • 1篇黄启福
  • 1篇肖诗鹰
  • 1篇李喜悦
  • 1篇刘建勋
  • 1篇杨美香
  • 1篇荆志伟
  • 1篇陈寅萤
  • 1篇张文生
  • 1篇刘慧兰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天津中医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2005全国...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因芯片数据分析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7年
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改变了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景,其产生的海量数据是限制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提取其中所隐含的有价值的信息,在基因芯片数据分析的复杂计算工具和方法方面近年来有很多尝试。本文对近5年来基因芯片表达数据的分类分析方法进行综述,既分类比较了以聚类分析为基础的分类方法,也吸收了当前应用数据挖掘、信息融合等系统生物学思路的研究技术,并对数据的分析结果进行评价。
荆志伟王忠王永炎高思华
关键词:基因芯片聚类分析数据挖掘信息融合
基因芯片技术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基因芯片可同时对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根据其主要用途,该文将其作为医药研究中的筛选器和成像器加以叙述。作为筛选器,多数研究都根据研究目的不同,将实验样本以及不同时间点、不同剂量治疗后的组织或细胞作为标本,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作为成像器,基因表达谱可用来区分不同组织生理及病理状态的特征,以利于疾病诊断,为其海量实验数据走向应用提供了借鉴。对于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目前仍以非监督的逐级聚类、k-m eans、自组织映射等聚类分析方法作为常用分析手段,通过不同算法辅助芯片实验结果对未知功能基因作出推测,对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指标和治疗靶标作出判断。总之,基因芯片不只是纯粹的分子生物学技术,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我们从以获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时代进入了以处理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时代,为科学研究从实验的还原分析走向系统生物学的整体层次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张占军李澎刘慧兰王永炎
关键词:芯片筛选器成像器
精制清开灵干预MCAO再灌注损伤的药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工艺改进后的精制清开灵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选取成年雄性大鼠120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病理学指标判断不同治疗组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的拮抗作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脑组织海马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含量的变化。结果:精制清开灵减轻脑缺血大鼠再灌注损伤,核磁共振表现为病灶周边区RA值,FA值明显高于模型组,脑源性生长因子BDNF表达多于模型组。结论:精制清开灵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在有效时间窗内给予该药物的干预可能是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措施,其作用与BDNF有关。
张占军李澎王忠李喜悦黄启福王永炎
关键词:脑缺血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再灌注损伤
中药不同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中药不同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的影响。方法黄芩苷、栀子苷、胆酸、珍珠母分别干预缺血再灌小鼠3h后,断头取脑,提取蛋白,用蛋白质芯片比较分析以上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影响的差异。结果黄芩苷、栀子苷、胆酸、珍珠母可影响5373Da, 5707Da,15103Da 3个靶点蛋白的表达,中药对蛋白表达具有多靶点性和差异性。结论蛋白质芯片技术是探索中药药理机制的有效手段。
宋元英王忠曲迅杨美香邓碧萍李澎涛
关键词:栀子苷胆酸珍珠母
药物——疾病复杂网络的模块化解构被引量:5
2013年
对抗复杂疾病强调药物联合干预。网络药理学利用网络分析药物复杂作用机制,该网络的模块化解构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希望通过对模块相关概念、划分方法和模块间结构特点的简要介绍,使我们能够了解如何利用模块解码药物干预疾病的复杂机制,以便明确模块化分析方法的优势。
张莹莹陈寅萤王忠王永炎
关键词:网络复杂疾病
中药不同组分对小鼠缺血脑组织蛋白表达谱影响的比较研究
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中药与其作用的生物体皆为复杂的物质和生命体系,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有赖于多种高通量、并行技术的应用。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正常与不同病理状态下的组织细...
王忠曲迅李澎涛王永炎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蛋白质芯片中药组分
文献传递
黄芩苷对脑缺血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Caspase-3的影响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通过TTC染色,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判断黄芩苷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对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TTC染色,神经功能检查法对脑缺血后动物进行行为测评,病理及超微组织观察作为药效评价辅助手段,应用原为杂交技术检测Caspase-3的表达变化,准确判断黄芩苷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黄芩苷可以减少脑缺血后脑梗死面积,减轻脑水肿,减少脑组织海马、皮层Caspase-3的表达。[结论]黄芩苷具有神经脑保护作用,调节Caspase-3表达可能是使其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汪丽娅张占军王忠王永炎
关键词:黄芩苷脑缺血大鼠CASPASE-3
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局灶脑缺血大鼠药效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43
2006年
目的:探讨清开灵有效组分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药效及其药理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TTC染色、神经功能检查法、病理超微组织观察综合评价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的功效作用,WESTERN-BLOT法测定Akt-PKB,CREB,PCREB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黄芩苷与栀子苷配伍具有神经脑保护作用,其功效优于单一组分治疗组和尼莫地平治疗组,并且对脑海马组织Akt/PKB,CREB,P-CREB蛋白表达有影响,其脑保护的药效加和作用与信号转导PI3K-Akt-PKB-BAD-CREB-PCREB途径有关。
张占军汪丽娅王忠李澎涛王永炎
关键词:黄芩苷栀子苷脑缺血
磁共振DWI技术在栀子苷、胆酸及配伍治疗脑缺血大鼠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磁共振,动物神经行为学评分以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判断栀子苷、胆酸及其配伍对局灶缺血性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技术于造模后缺血再灌注3h综合评价组分配伍的治疗作用,神经功能检查法对脑缺血后动物进行行为测评,病理及超微组织观察作为药效评价辅助手段,准确界定不同组分配伍的功效作用。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病灶的表现弥散系数值及平均弥散系数值有升高趋势;栀子苷加胆酸组病灶周边区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栀子苷加胆酸组分配伍具有脑神经保护作用,磁共振技术结合行为学评分及脑组织超微组织观察是评价神经保护剂的有效手段。
张占军王忠李澎涛张文生王永炎
关键词:脑缺血弥散加权成像栀子苷胆酸
中药复方活性筛选形式与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4年
药物发现是新药研究的重要过程,其中药物活性筛选是决定新药研究成败的关键。本文分析了目前中药复方活性筛选的8种形式,并按历史进程将筛选技术分为传统筛选技术与现代筛选技术,简述了临床前活性药物优化技术、候选药选择技术、分离技术、分子设计、分子水平筛选、生物芯片技术、药物基因组学、药物相互作用分析技术(BIA)、化学和生物信息学结合、中药复方多层区组筛选模式(MBAS模式)等现代筛选技术的特征,并探讨药物发现策略的改变和新技术应用对于中药复方活性筛选研究进程的影响。
王忠刘建勋肖诗鹰王永炎
关键词:中药复方活性筛选新药研究药物发现药物基因组学药物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