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25018)

作品数:10 被引量:42H指数:4
相关作者:胡永云田丰孔文文胡婷郭艳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平流层
  • 5篇气候
  • 5篇流层
  • 3篇气候变化
  • 3篇北半球
  • 3篇NAM
  • 2篇太阳
  • 2篇温室气体
  • 2篇长期天气预报
  • 2篇臭氧
  • 1篇地面温度
  • 1篇地球演化
  • 1篇短期气候
  • 1篇短期气候预测
  • 1篇行星
  • 1篇中长期天气预...
  • 1篇生命演化
  • 1篇锁相
  • 1篇太阳系
  • 1篇太阳系外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篇胡永云
  • 1篇贾喆
  • 1篇田丰
  • 1篇闻新宇
  • 1篇丁峰
  • 1篇郭艳君
  • 1篇胡婷
  • 1篇孔文文
  • 1篇张琼

传媒

  • 3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物理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Advanc...
  • 1篇Scienc...
  • 1篇中国科学:物...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流层NAM异常对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使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53年(1958—2010年)冬季的平流层北半球环状模(NAM)正、负异常下传期间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活动特征分别进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在平流层NAM负异常下传期间,阻塞高压事件的发生频次更高,生命期更长,并且在空间上发展得更加深厚。阻塞高压崩溃之后,冷空气主体偏北,所造成的我国北方地区降温也更强。通过对E-P通量分析发现,在NAM负异常下传期间,乌拉尔山区域的波动更容易向上传播,更有助于对流层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维持和发展。这些结果对利用平流层环流异常信号预测我国北方冬季短期气候变率,尤其是寒潮天气有重要意义。
孔文文胡永云
关键词:平流层E-P通量
对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检测归因结论的解读被引量:3
2014年
气候变化的检测归因是识别人为和自然因子对气候变化相对贡献的核心研究内容,也是迄今没有很好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学术界对于检测和归因的概念有严谨的阐述。气候变化的检测,是在某种统计意义的定义下揭示气候或被气候影响的系统已发生变化的过程,但并不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
胡婷胡永云
关键词:归因IPCC气候变化
Extremely cold and persistent stratospheric Arctic vortex in the winter of 2010-2011被引量:6
2013年
Record ozone loss was observed in the stratospheric Arctic in the spring of 2011. In the present work, we show observational evidence that the record loss of Arctic ozone is due to the extremely cold and persistent stratospheric polar vortex in the winter of 2010-2011. The polar vortex was as usual in early winter, but was intensified twice in middle January and middle February, respectively, and remained anomalously strong and stable until early April, 2011. Record low polar temperatures and record high subpolar zonal winds occurred in February and March. Stratospheric wave activity was anomalously weak because waves were refracted equatorward by the anomalously strong polar night jet. With such an extremely cold and isolated environment, Arctic stratospheric ozone was largely depleted in March and early April, 2011. Corresponding to Arctic ozone depletion, the stratospheric Northern-Hemisphere Annular Mode (NAM) displayed anomalously strong high-polarity, and the positive stratospheric NAM propagated downward and led to anomalously strong positive NAM in the troposphere and near the surface.
HU YongYunXIA Yan
关键词:平流层臭氧损耗赤道异常臭氧耗损
Observational Evidence for Poleward Expansion of the Hadley Circulation被引量:9
2011年
How the Hadley circulation changes in respons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how its change impacts upon regional and global climates has generated a lot of interest in the literature in the past few years. In this paper, consistent an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oleward expansion of the Hadley circulation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is demonstrated, using independent observational datasets as proxy measures of the Hadley circulation. Both observational 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 and precipitation datasets show an annual average total poleward expansion of the Hadley cells of about 3.6° latitude. Sea level pressure from observational and reanalysis datasets show smaller magnitudes of poleward expansion, of about 1.2° latitude. Ensemble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 simulations forced by observed time-varying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were found to generate a total poleward expansion of about 1.23°latitude. Possible mechanisms behind the changes in the horizontal extent of the Hadley circulation are discussed.
胡永云周晨刘骥平
关键词:PRECIPITATION
全球变暖的物理基础和科学简史被引量:13
2012年
全球变暖不仅是当今大气科学乃至整个地球科学的热门研究领域,也是国际社会争论较多的热门话题.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澄清这些争论,而是集中于简要阐述全球变暖的物理学基础,回顾其近200年的科学发展历史.藉此希望对非大气科学背景的学者理解有关全球变暖的科学问题有所帮助.
胡永云
关键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气候变化
平流层NAM异常事件与东北亚地面温度的关系被引量:1
2015年
对再分析资料的合成分析表明,10 h Pa北半球环状模(NAM)指数和东北亚地区地面温度(SAT)存在显著的后滞相关关系。正/负位相平流层NAM异常事件往往伴随着东北亚地区正/负异常地面温度变化。负位相NAM指数超前东北亚地面温度异常20~40天,正位相NAM指数超前约20天。定义了有效平流层极端事件(ESE),并研究了不同标准下平流层NAM异常能够传到对流层的比例。研究表明,NAM异常下传的比例随定义标准的提高而增加。研究结果显示,平流层大气环流异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作为先兆因子来延长中国北方冬季对流层天气预报。
张琼胡永云
关键词:平流层北极涛动长期天气预报
平流层信号在冬季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平流层大气环流异常信号被认为对冬季对流层短期气候预测或中长期天气预报具有先兆性指示意义,但到目前为止,仍未真正用于短期气候预测。为了获取更多运用平流层环流异常信号预测对流层及地面短期气候的经验,该文利用北半球环状模(NAM)信号对2011—2012年冬季我国北方短期气候进行4次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在4次短期气候预测中,第2次和第3次预测结果与实况吻合很好:第2次成功预测了1月中旬到2月中旬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偏冷,第3次则成功预测了这种偏冷状态的持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12月—2012年2月平流层信号周期确定,且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动力耦合关系已经建立完全,平流层异常信号在该时段对流层和地面短期气候具有较强指示意义。
贾喆闻新宇胡永云郭艳君
关键词:短期气候预测平流层中长期天气预报
潮汐锁相行星的大气环流与气候被引量:2
2013年
红矮星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恒星,其表面辐射温度比太阳的辐射温度低得多,因此,红矮星的宜居带与恒星的距离非常近.因为距离其恒星较近,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位于红矮星宜居带内的宜居行星很可能是潮汐锁相行星.锁相行星的特征是其一侧永远面对恒星,另一侧则永远背对恒星,从而形成极端不均匀的加热.我们在本文中使用一个真实的大气环流模式与平板海洋相耦合来研究锁相行星表面的气候要素和大气环流特征.我们特别针对两种自转速度进行了模拟试验.结果发现,在慢速自转条件下(自转和公转周期均为243天),大气环流基本是热力驱动的下层辐合和上层辐散的运动,行星的表面仅有恒星直射点附近比较湿润,其他区域均比较干燥,背阳面尤其寒冷.在快速自转条件下(自转和公转周期均为1天),科里奥利力的作用比较显著,大气环流以纬向西风为主,并呈现波动特征,赤道上空出现超级旋转的西风急流,湿润区域显著扩大.EP通量诊断分析表明,赤道超级旋转急流是由于热带Rossby波随高度向极地方向传播所产生的EP通量在赤道附近的辐散造成的.
胡永云丁峰
关键词:太阳系外行星大气环流大气波动
前寒武纪气候演化中的三个重要科学问题被引量:4
2015年
自地球形成至寒武纪将近40亿年(距今46亿-5.4亿年,通常称为前寒武纪)的气候演变是一个具有特殊难度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基础和前沿的研究领域。文章选择了前寒武纪气候演化中的三个重要科学问题进行综述:大气演化、两次全球性的冰川期以及暗弱太阳问题。关于大气演化,本文首先描述了大气成分的演化历史,然后简述了影响大气成分演化的三个基本过程:大气逃逸、两次大气氧含量突然增加、碳酸盐-硅酸盐循环及其对气候系统的负反馈作用。两次全球性的冰川期分别发生在古元古代(距今24亿-21亿年)和新元古代(距今8亿-5.8亿年),文章简述了其成因以及相关的气候模拟结果。暗弱太阳问题是地球历史气候演化的一个经典问题,论文简要地综述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胡永云田丰
关键词:大气演化地球演化生命演化
CMIP5模拟的平流层21世纪温度变化趋势
2015年
21世纪平流层气候变化主要由两个因素所决定,一个是臭氧层恢复造成的变暖,另一个是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变冷。针对在这两种相反的辐射效应作用下,平流层气温如何变化这一重要问题,使用CMIP5未来情景模拟试验的结果,对2006—2100年间的平流层温度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臭氧恢复的增温效应在平流层低层起主导作用,而温室气体增加的冷却效应在平流层高层起主导作用,因此,平流层低层(70 h Pa以下)呈变暖趋势,而平流层中高层呈变冷趋势。通过对包含完整平流层的气候模式(高顶模式)和只包含部分平流层的气候模式(低顶模式)预估的温度趋势的差异进行分析,发现高顶模式预估的变暖趋势大于低顶模式的结果,这意味着模式是否包含完整平流层有可能对预估的平流层和对流层未来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杜怡心胡永云
关键词:平流层气候变化温室气体臭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