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928)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5
相关作者:王秀丽林珈好王玉蓉李士远张秀荣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昆明市中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4篇甘草
  • 14篇甘草次酸
  • 10篇丹酚酸
  • 10篇丹酚酸B
  • 10篇酚酸
  • 3篇丹参
  • 3篇丹参酮
  • 3篇体外
  • 3篇体外释放
  • 3篇处方
  • 2篇丹方
  • 2篇星状细胞
  • 2篇增殖
  • 2篇细胞
  • 2篇肝星状细胞
  • 2篇靶向
  • 2篇PH梯度法
  • 2篇处方优化
  • 1篇丹参酮IIA
  • 1篇单用

机构

  • 16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电子科技...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昆明市中医医...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16篇王秀丽
  • 7篇王玉蓉
  • 7篇林珈好
  • 4篇李士远
  • 3篇张秀荣
  • 2篇曹唯仪
  • 2篇王晓杰
  • 2篇何亮颖
  • 2篇顾蘅
  • 1篇曲昌海
  • 1篇吴清
  • 1篇戴俊东
  • 1篇褚福浩
  • 1篇徐昕
  • 1篇黄镇林
  • 1篇徐焕焕

传媒

  • 3篇中国现代中药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草药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Journa...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草次酸衍生物受体靶向复方脂质体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合成两亲性导向分子甘草次酸衍生物3-琥珀酸-30-硬脂醇甘草次酸酯(18-GA-Suc),研究其掺入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GTS-Lip)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外释放规律。方法:采用1HNMR和13CNMR表征18-GA-Suc的结构,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18-GA-Suc的投料量,低速离心法测定其掺入比率,比较修饰前后复方脂质体的理化性质,以平衡透析法考察甘草次酸衍生物受体靶向的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丹酚酸B复方脂质体(Suc-GTS-Lip)中3种成分的体外释放规律。结果:优化的处方工艺为:18-GA-Suc投料量为膜材的10%(mol·mol-1),掺入比率为96.58%。Suc-GTS-Lip形态圆整,分布均匀,其中甘草次酸(GA)、丹参酮ⅡA(TSN)和丹酚酸B(Sal B)的平均包封率分别为86.15%,81.70%,91.05%,平均粒径为128.7 nm,平均Zeta电位为-15.5m V。GA和TSN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guchi方程,Sal B体外释放规律符合Hixon-crowell方程。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18-GA-Suc)能在脂质体膜上成功表达,本脂质体制备工艺稳定,GA、TSN和Sal B 3种成分在体外均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肝靶向性奠定了基础。
管辉达王秀丽林珈好徐昕褚福浩王玉蓉
关键词:甘草次酸丹酚酸B处方优化体外释放
甘草次酸脂化乳的质量评价指标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为甘草次酸脂化乳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指标。方法:采用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甘草次酸脂化乳粒子形态,激光纳米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多分散系数(PDI)及电位情况;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有效成分甘草次酸的载药量;在30℃下放置10 d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结果:制备的甘草次酸脂化乳轮廓清晰、结构完整、呈类圆形、排列紧密;平均粒径为(245.2±4.29)nm,PDI为(0.054±0.01),平均电位为(-6.25±0.54)m V;甘草次酸的载药量平均值为(1.25±0.09)mg/m L;质量浓度为0.82 mg/m L的样品在10 d内稳定性良好。结论:粒径、电位、载药量、稳定性可作为甘草次酸脂化乳的评价指标。
金粟李士远张秀荣陈芳宁王秀丽
关键词:载药量
丹参酮Ⅱ_(A)-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对痤疮的抑制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筛选丹参酮Ⅱ_(A)-甘草次酸固体脂质纳米粒(GT-SLNs)的最优处方工艺,进行体内外评价,并考察该制剂口服后对痤疮的影响。运用单因素及效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及处方并进行验证;UPLC测定GT-SLNs中甘草次酸(GA)及丹参酮Ⅱ_(A)(TSN)的体外释放过程;通过小鼠体内性激素水平、耳肿胀模型及皮脂腺组织变化考察脂质纳米粒口服后对痤疮的影响;进行药代动力学评价。筛选出脂质纳米粒的优化处方;GT-SLNs中GA及TSN的24 h累积释放率分别为65.87%±5.63%、36.13%±2.31%;口服GT-SLNs及甘草次酸-丹参酮Ⅱ_(A)混合溶液(GT-Mix)后,GT-SLNs中TSN的AUC_(0-t)及AUC_(0-∞)分别为原药组的1.98、4.77倍,SLNs组TSN的峰值浓度为原药组的17.2倍;灌胃给予GT-SLNs后,小鼠血清中的睾酮水平均有明显下降,GT-SLNs中睾酮与雌二醇比值均显著降低,且小鼠的皮脂腺体有一定程度的萎缩。结果表明,得到的包封率良好,粒径均匀的固体脂质纳米粒对GA及TSN具有促进释放的作用;GT-SLNs可以针对雄激素增多、皮脂腺分泌异常及炎症损害这两方面的痤疮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陈芳宁王秀丽许蕊蕊王晓杰阮婧华
关键词:痤疮固体脂质纳米粒处方筛选
甘草次酸-丹参酮Ⅱ_A复方脂质体处方优化及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甘草次酸(GA)-丹参酮IIA(Tan ⅡA)复方脂质体(GT-Lip)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大豆卵磷脂(SPC)和胆固醇(Ch)为膜材,薄膜分散探头超声法制备GT-Lip。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水合温度和探头超声功率,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工艺;低速离心法测定脂质体中GA与Tan ⅡA包封率,动态光散射粒径仪测定脂质体粒径与Zeta电位,透射电镜测定脂质体形态。结果优化处方工艺为SPC-Ch质量比6∶1,SPC-Tan ⅡA物质的量之比30∶1,SPC-GA物质的量之比24∶1,水合温度为30℃,探头超声条件为380W超声5min;制备得到的GT-Lip中Tan ⅡA、GA的包封率分别为(81.50±0.76)%、(98.63±0.90)%(n=3),平均Zeta电位为(-19.00±0.98)mV(n=3),平均粒径为(120.5±1.62)nm(n=3)。结论优化的GT-Lip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林珈好王秀丽王玉蓉何亮颖
关键词:甘草次酸丹参酮IIA
丹参酮ⅡA-甘草次酸复方脂质体中丹酚酸B的载入研究
目的:在已制得丹参酮ⅡA-甘草次酸复方脂质体(GT-Lip)中载入丹酚酸B(Sal B),制备丹酚酸B-丹参酮ⅡA-甘草次酸复方脂质体(GTS-lip),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方法:通过pH梯度法将Sal B载入AGTL...
林珈好王秀丽管辉达王玉蓉
关键词:丹酚酸B甘草次酸PH梯度法体外释放
文献传递
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复方脂质体包封率测定方法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建立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复方脂质体(GT-Lip)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分别采用葡聚糖凝胶过滤法、低速离心法分离脂质体和游离药物。以HPLC法为分析手段,比较该2种方法包封率的测定结果。结果葡聚糖凝胶G-50(M)对脂质体有一定吸附,不适合GT-Lip包封率的测定;低速离心法能使GT-Lip脂质体与游离药物有效分离,经HPLC法测定,丹参酮ⅡA(TSN)与甘草次酸(GA)平均包封率分别达到(81.50±0.76)%和(98.63±0.90)%。结论 HPLC法与低速离心法相结合可快速、有效用于甘草次酸-丹参酮ⅡA复方脂质体的包封率测定。
林珈好王秀丽曹唯仪黄镇林王玉蓉
关键词:甘草次酸包封率
丹酚酸B、丹参酮ⅡA、甘草次酸口服乳剂制备及其对对乙酰氨基酚诱导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采用高速分散法结合超声乳化法制备丹酚酸B、丹参酮Ⅱ、甘草次酸口服乳剂(GTS-LE),以乳剂外观,离心稳定性及粒径为评价指标,运用单因素法及D-optimal优化乳剂制备工艺并进行验证;反向透析法进行GTS-LE中丹酚酸B(Sal B)、丹参酮Ⅱ(TSNⅡ)及甘草次酸(GA)的体外释放过程;进行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评价;建立对乙酰氨基酚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小鼠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组织病理变化,考察口服乳剂对药物急性肝损伤的影响。结果以最佳工艺制备的GTS-LE平均粒径为(145.4±9.25)nm, Zeta电位为(-33.6±1.45)mV。GTS-LE中Sal B、TSNⅡ、GA的3种药物载药效率均高达95%以上,体外释药均符合Higuchi方程。药代动力学结果显示,GTS-LE中Sal B的C及AUC分别是原药混悬液组的3.128、3.09倍,TSNⅡ的C及AUC分别为其的2.7、2.23倍,GA的C及AUC分别为其的2.85、1.9倍。小鼠灌胃GTS-LE后,可明显抑制丙氨酸转氨酶、天门冬氨基转氨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且肝细胞结构趋于正常。综上所述,GTS-LE可延缓Sal B释放,促进TSNⅡ,GA释放;3种药物成分经过乳剂的包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且能够有效预防对乙酰氨基酚导致的药物急性肝损伤。
张秀荣林涛王秀丽王晓杰顾蘅
关键词:急性肝损伤对乙酰氨基酚丹酚酸B甘草次酸乳剂
芪丹方主成分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及最佳配伍剂量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对芪丹方中的主成分丹酚酸B(Sal B)、丹参酮ⅡA(TSN)、白藜芦醇(Res)、黄芪甲苷(AsA)和甘草次酸(GA)进行配伍研究,以确定芪丹方最佳有效成分之间的配伍比例。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二苯基四唑溴化铵(MTT)法观察不同药物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抑制作用,单因素法筛选抗肝纤维化的最佳浓度;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筛选抗肝纤维化的处方。结果:确定最佳配伍为TSN∶Sal B∶AsA=5.57∶5.96∶5.55(摩尔比),对HSC增殖的抑制率可达97.45%;各组分单独给药则显示Sal B、TSN、AsA和GA对HSC增殖的抑制能力较强,Res的抑制能力较弱,且TSN、Sal B和AsA的浓度与抑制率有较大的联系;TSN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24.19%。结论:Sal B、TSN、Res、AsA和GA单独给药均可抑制HSC的增殖,并呈浓度依赖性。联合用药时,TSN、Sal B和AsA对HSC增殖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
董人华徐焕焕王秀丽李耿曲舒显
关键词:肝星状细胞丹酚酸B
甘草次酸衍生物配体18-GA-Ala介导脂质体的制备及肝靶向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合成制备甘草次酸衍生物配体丙氨酸丁二酸甘草次酸十八烷酯(18-GA-Ala),并修饰包埋药物丹酚酸B(Sal B)和丹参酮ⅡA(TSN)的脂质体,探讨该脂质体对小鼠的肝靶向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高压乳匀法制备18-GA-Ala配体修饰的TSN-Sal B脂质体及未修饰配体的脂质体,考察粒径、电位、包封率、多分散系数和配体结合率;尾静脉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获取血浆样本及小鼠心、肝、脾、肺、肾组织样本,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样本中Sal B和TSN的含量,评价18-GA-Ala配体的肝靶向效果。结果:配体18-GA-Ala修饰后的脂质体中,Sal B在肝脏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是脾、肺和肾的1.19、1.39、63.67倍,TSN在肝脏的AUC分别为脾、肺、肾的4.64、0.36、14.12倍。结论:甘草次酸衍生物配体18-GA-Ala修饰后的脂质体可增加Sal B和TSN在肝脏中的峰浓度,表现出一定的肝靶向作用。
金粟顾蘅董人华王秀丽李耿曲舒显
关键词:脂质体
三种高分子材料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物理稳定性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考察不同稳定材料对提高甘草次酸脂化乳物理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离心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稳定材料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 K100M)、聚乙烯醇(PVA)加入后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系数大小,与未添加稳定材料的空白制剂稳定系数进行比较,分别评价各种稳定材料对脂化乳稳定性提高的影响,并初步确定加入浓度,筛选简单、有效地提升稳定性新材料。结果:初步筛选出0.0 5%黄原胶、0.0 2%的HPMC K1 0 0 M、0.0 3%的PVA 1 8-8 8一定程度上均可提升甘草次酸脂化乳物理稳定性,且工艺稳定。结论:三种稳定材料均可一定程度上提升甘草次酸脂化乳制剂物理稳定性,尤以0.0 5%的黄原胶效果为佳。
王秀丽金粟曲昌海
关键词:黄原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