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XTY006)
- 作品数:13 被引量:108H指数:7
- 相关作者:芦平生潘健袁音张仕德王姝毅更多>>
-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社会学更多>>
- 西北少数民族妇女享有体育服务保障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实证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妇女享有体育服务的现状展开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和社会地位不平等、消费观念及消费环境差、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保障制度滞后,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妇女享有体育服务保障的因素,也成为构建群众性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的瓶颈。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和实施相应的对策,将少数民族妇女的体育服务纳入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之中,以保障少数民族妇女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权益,促进体育服务保障体系的完善。
- 袁音
-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妇女体育服务
- 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被引量:10
- 2007年
-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调查法等,对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风情的传统体育项目495项;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直接诱因为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有政府行为占主导,地缘经济式的活动场所,点缀民族节日的时间安排,根植于现实经济水平的实物消费,热衷于投资低的项目。
- 芦平生
- 关键词:少数民族群众传统体育
- 西北地区城镇回族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典型调查法等,研究西北地区回族女性体育健身活动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回族女性做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有着自己的传统历史文化,有着与社会并进的现在与未来,同样有着自己的存在与发展。实现回族穆斯林女性社会平等、丰富回族女性社会文化生活、强身健体、治疗疾病是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目的;加强回族女性成员之间的沟通,重视社区体育的影响,可视为回族女性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直接诱因,电视传媒的宣传和引导能有效触发回族女性参与的思维共振和行为互动;多极限制的组织形式、地缘结构式的活动场所、共享的时间安排、根植于现实经济水平的实物消费、趋向于投资不高的健身项目是参与的主要行为特征。研究旨在为西北地区妇女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芦平生
- 关键词:回族女性体育活动
- 西部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发展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实证等方法,对西部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村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体育健身文化水平不高。增加收入、享有更多自身发展权、减轻负担、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医疗保险及养老金、开展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是西部农村居民的期望性需求。为此,应将体育健身文化置于经济活动的发展轨迹,构建特色村寨体育文化示范区,实施政策法规援助制度,利用大众传媒强势宣传,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西部农村体育健身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 芦平生
- 关键词:农村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被引量:5
- 2007年
- 实现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理想社会的蓝图和具体规划。少数民族体育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肩负着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地缘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形式;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粘合剂;是民族地区社会关系发展的调和器;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是构建群众性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研究旨在重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价值体系,为建设富强和谐、民主文明的少数民族地区提供必要条件。
- 芦平生
-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体育文化
-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被引量:21
- 2006年
- 在分析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全民健身体系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阐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基础内涵: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广大人民利益最大化的主要内容、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民族体育文化的有力支撑。指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应凸显“民族性”、“经济活动方式”、“初始化”等内容;注重发挥西北少数民族地域优势,开展大众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
- 芦平生朱忠锋
-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 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实证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区域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影响,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全民健身服务业有效供给相对匮乏,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的环境、程度、条件有现实差异。研究旨在为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满足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进而全面提高少数民族群众体质健康水平,对最终实现兴边康体,富强和谐、民主文明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 芦平生
- 关键词:少数民族群众体育服务
-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研究
- 2007年
-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凸现了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文明进程。以河西各地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为基础,以民族和特色体育活动为特点,以大型国际、地域、民族、乡村品牌赛事为亮点,最终达到市、县、乡、村群众体育活动的勃发,这将是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核心地带。旨在为欠发达地区民众惠及体育服务权益方面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丝绸之路群众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 潘健
- 关键词: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全民健身
-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问题的研究被引量:15
- 2009年
- 运用问卷调查、田野实证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受区域经济、教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影响,民族群众生活水平发展落差巨大和城乡差距悬殊,群众体育发展不平衡,全民健身服务业有效供给相对匮乏,群众享有基本体育服务环境、程度、条件有着现实的差异。为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应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举办特色赛事与体育活动"、"提供政策法规援助"和"建立评估表彰机制"为初始化建设目标,并形成以西北民族文化为基因,以人文地理环境为依托的全民健身工程。研究旨在建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满足各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进而全面提高各民族群众体质健康水平。
- 芦平生
-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全民健身
- 甘肃农民健康状况的分析与对策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分析综合等方法对甘肃农民的经济地位及健康水平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农民健康水平低下的原因,揭示了甘肃区域经济及社会人文发展的特点.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民健康水平的对策与建议,为甘肃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段海俊王姝毅
- 关键词:农民健康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