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709046)

作品数:7 被引量:53H指数:5
相关作者:张忠义汪艳陈莉婧廖国平张守尧更多>>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注射液
  • 4篇清开灵
  • 4篇清开灵注射液
  • 4篇灵注射液
  • 4篇过敏
  • 3篇药物
  • 3篇中药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模型
  • 2篇药物过敏
  • 2篇中药有效成分
  • 2篇脱颗粒
  • 2篇细胞
  • 2篇细胞脱颗粒
  • 2篇抗体
  • 2篇抗原
  • 2篇类过敏
  • 2篇半抗原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补体

机构

  • 10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张忠义
  • 9篇汪艳
  • 6篇陈莉婧
  • 5篇廖国平
  • 4篇张守尧
  • 3篇季爱民
  • 3篇贺帅
  • 3篇雷正杰
  • 2篇陈迟
  • 1篇许文佳
  • 1篇区嘉成

传媒

  • 2篇中药材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成药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2010年广...

年份

  • 5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从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的结构特点、载体和佐剂的使用、偶联方法、完全抗原的纯化鉴定以及其制备的单/多克隆抗体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情况,旨在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廖国平汪艳陈莉婧张忠义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中药现代化
文献传递
药物过敏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药物过敏是药物临床应用和临床前研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预测性差,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分为系统综合征和药物性皮肤反应2类。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药物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引发机体免疫病理反应。制备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其作...
汪艳陈迟张守尧季爱民雷正杰张忠义
关键词:药物过敏
文献传递
鱼腥草注射液安全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本文对2000年至今国内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纳,发现鱼腥草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仍无明确结论,其生产工艺不规范,没有明确质量标准,上市鱼腥草注射液质量存在严重的安全性隐患,值得医药界重视。为提高鱼腥草注射液的用药安全性,应建立法定质量标准,完善药效成分分析和相关药理毒理学研究,坚持合理用药。
区嘉成许文佳张守尧雷正杰汪艳张忠义
关键词:鱼腥草注射液药物安全性
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1年
作者从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的结构特点、载体和佐剂的使用、偶联方法、完全抗原的纯化鉴定以及其制备的单/多克隆抗体在中药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制备技术的最新研究情况,旨在为中药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廖国平汪艳陈莉婧张忠义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半抗原抗体
清开灵注射液对人血清补体和RBL-2 H3细胞影响的体外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体外研究清开灵注射液对人血清补体和RBL-2 H3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清开灵注射液对人血清补体末端复合物SC5 b-9含量的影响。将不同批号、不同浓度的清开灵注射液与RBL-2 H3细胞共孵育,作用45 min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脱颗粒,显色法测定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度和ELISA法测定组胺释放量。结果:清开灵注射液能使人血清中SC5 b-9含量降低,与PB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刺激RBL-2 H3细胞释放组胺和β-氨基己糖苷酶,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不能引起补体系统激活,可以直接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β-氨基己糖苷酶。其在临床引起的不良反应可能为非补体激活相关的类过敏反应。
陈莉婧廖国平汪艳贺帅张忠义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补体系统激活肥大细胞脱颗粒类过敏
中药注射剂致重症过敏反应研究进展及其致敏原筛查策略探究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综述中药注射剂致重症过敏反应的现况,以及相关免疫病理学机制和致敏原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结果重症过敏反应是目前影响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安全和研制发展的最大障碍。对致敏原成分进行分析筛查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相关系统性实验研究尚未开展。重症过敏反应的免疫病理学机制以及多种致敏原筛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迅速,值得借鉴。结论综合相关免疫病理学机制和致敏原分析技术研究进展,设想采纳过敏原组学研究技术的新思路,并密切结合中药注射剂成分特点,有望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有效线索。
汪艳季爱民张忠义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致敏原
清开灵注射液的单次给药毒性反应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清开灵注射液引起的毒性反应。方法:单次给药毒性试验——昆明种小鼠尾静脉注射药液1次,观察14 d内动物的反应。体外溶血试验——对不同清开灵注射液及其成分进行溶血试验。结果:在给药后很短时间内,随药物剂量增加,小鼠出现乏力、抽搐、昏迷甚至死亡的不同反应;高剂量组小鼠,在血常规检测中发现红细胞、白细胞计数以及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在病理切片中显示肺部充血明显;用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血清电解质(K+、Na+,Ca2+)含量无显著性差异;清开灵注射液拆方后的金银花、栀子在一定浓度条件下均可引起溶血,其中金银花的溶血作用最明显;不同批号的清开灵注射液在较高浓度下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溶血作用。清开灵注射液在体外对其致敏Balb/C小鼠和未经致敏Balb/C小鼠的溶血度无显著差异。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在临床上的部分不良反应,可能是药液中金银花和栀子等引起血管内急性溶血而出现的,且溶血作用与过敏性无关。
陈莉婧汪艳贺帅廖国平张忠义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金银花栀子
清开灵注射液对RBL-2H3细胞脱颗粒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批号的清开灵注射液及其拆方组分对RBL-2H3细胞脱颗粒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清开灵注射液或不同的药液拆方组分与RBL-2H3细胞共孵育,作用45min后,显色法测定β-氨基己糖苷酶释放度;ELISA法测...
陈莉婧汪艳贺帅廖国平张忠义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类过敏
文献传递
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微乳液相色谱法测定被引量:5
2009年
建立了微乳液相色谱(MELC)测定中药复方制剂清开灵注射液中黄芩苷含量的分析方法,并考察了微乳流动相的组成及pH值等影响因素。最佳条件为:采用Hypersil BDS C185μm(4.6 mm×150 mm)色谱柱,柱温30℃,以3%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8%乙酸乙酯-7%乙腈-0.01 mol/L四丁基溴化铵(磷酸调pH至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 nm。对照品和样品均用70%甲醇处理。结果表明,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25-100 mg/L,相关系数r=0.999 9。精密度实验和稳定性实验的RSD分别为1.0%(n=6)和0.50%(n=5),平均加标回收率和RSD值(n=6)分别为99%、1.9%。市售9批样品中黄芩苷的质量浓度为4.05-5.05 g/L,符合药典规定。
陈莉婧张忠义张守尧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黄芩苷
药物过敏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09年
药物过敏是药物临床应用和临床前研究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预测性差,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分为系统综合征和药物性皮肤反应2类。目前认为,其发生机制可能是药物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引发机体免疫病理反应。制备理想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其作用机制的关键环节,最常用的模型动物有豚鼠、大鼠、小鼠和兔,在一些特殊药物实验中也使用猫、犬和猪。不同药物过敏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不同,评价方法和检测指标也不尽相同。结合相应的超敏反应病理学检测指标,探索建立适当的动物模型和合理评价体系,有助于提高对药物过敏的预测性。
汪艳陈迟张守尧季爱民雷正杰张忠义
关键词:药物过敏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