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861)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相关作者:刘睿吴皓钱大玮段金廒朱蕴菡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绿叶思科药业有限公司烟台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四角蛤蜊
  • 2篇肽类
  • 2篇酶解
  • 2篇蛤蜊
  • 2篇白质
  • 2篇ACE抑制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脂肪酸
  • 1篇山羊角
  • 1篇水牛角
  • 1篇碳二
  • 1篇体外
  • 1篇体外释放
  • 1篇中药
  • 1篇麋鹿角

机构

  • 5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 1篇烟台大学
  • 1篇南京绿叶思科...

作者

  • 5篇刘睿
  • 3篇吴皓
  • 3篇段金廒
  • 3篇钱大玮
  • 2篇贾梦蛟
  • 2篇王令充
  • 2篇朱蕴菡
  • 2篇朱振华
  • 1篇李锋涛
  • 1篇刘新
  • 1篇欧阳臻
  • 1篇孙考祥
  • 1篇彭蕴茹
  • 1篇王欣之
  • 1篇刘培
  • 1篇尚尔鑫
  • 1篇张国喜
  • 1篇张文文
  • 1篇蒋金来

传媒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药学学报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质谱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麋鹿角中脂肪酸的分析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分析评价麋鹿角样品中脂肪酸类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法提取脂肪酸类成分,经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Q TOF/MS)对不同年龄及不同部位的麋鹿角样品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HP-5MS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m×0.25 mm,0.25 m);程序升温,起始温度50℃,以10℃·min^(-1)速率升至140℃,保持4 min;再以2℃·min^(-1)速率升至180℃;以1℃·min^(-1)速率升至225℃,保持3 min;以10℃·min^(-1)速率升至280℃,保持2 min。进样口温度230℃;载气为氦气,流速1.0 m L·min^(-1);分流比为20︰1。结果:麋鹿角中含有多种脂肪酸类成分,所测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反油酸(16.609%),相对含量最低的是顺-11,14-二十碳二烯酸(0.001%)。不同部位麋鹿角脂肪酸种类差异不显著;但相对含量差异较大,其基部含量较高,中部和尖部含量明显下降。不同部位麋鹿角样品各脂肪酸在总脂肪酸中的比例差异不显著。结论:以GC-Q TOF/MS联用技术分析了麋鹿角样品中脂肪酸类成分,为后续麋鹿角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翟燕娟朱振华钱大玮彭蕴茹丁玉华任义军刘睿李锋涛欧阳臻段金廒
关键词:补益类中药麋鹿角脂肪酸甲酯化
基于nano LC-LTQ/Orbitrap MS分析山羊角中蛋白质多肽类物质被引量:7
2017年
基于shotgun混合蛋白质鉴定思路,研究山羊角水提液中蛋白质类、肽类物质组成。采用超高分辨的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LTQ/Orbitrap MS),从山羊角水提液中大于3ku部位鉴定出52个蛋白质,从小于3ku部位鉴定出1 288个肽段,这些肽段源于46个蛋白质。鉴定出的蛋白质主要为角蛋白、胶原蛋白、角蛋白相关蛋白等结构蛋白。根据每个氨基酸出现的频次,将蛋白质上的肽段标记,绘制热图(heat map),据此推测山羊角水提液中多肽类物质形成的过程为:从蛋白质的热区(hot regions)中经过降解、脱落、溶出,形成水提液中的各种肽段。该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分析鉴定山羊角水提液中蛋白质肽类物质组成,可用于角类动物药蛋白质类物质组成与分析,也可为中药动物药的系统研究提供借鉴与方法参考。
刘睿朱振华钱大玮段金廒
关键词:山羊角蛋白质肽类SHOTGUN
四角蛤蜊废弃肉渣制备ACE抑制肽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采用胰蛋白酶水解四角蛤蜊废弃肉渣制备ACE抑制肽。以体外ACE抑制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解工艺。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水解四角蛤蜊肉渣制备ACE抑制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8℃,pH为8.50,胰蛋白酶加入量为0.60%,酶解时间为2h,酶解产物的平均ACE抑制率为77.08%,与预测值77.22%的相对误差为0.18%,证明响应面法对于酶解肽工艺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刘睿朱蕴菡贾梦蛟王令充王欣之吴皓
关键词:四角蛤蜊ACE抑制肽酶解工艺响应面法
四角蛤蜊酶解肽抑制ACE活性与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四角蛤蜊酶解肽体外抑制ACE活性与抗氧化活性。方法以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模拟在体过程对四角蛤蜊进行酶解获得酶解肽。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角蛤蜊酶解肽的抑制ACE的活性,以Fenton法检测四角蛤蜊酶解肽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胰蛋白酶酶解6h的四角蛤蜊酶解肽抑制ACE活性最佳,IC50=15.06μg/mL。胰蛋白酶酶解2h的羟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93.78%。结论四角蛤蜊酶解肽具有一定的抑制ACE活性与抗氧化活性。
朱蕴菡刘睿王令充贾梦蛟蒋金来刘新吴皓
关键词:ACE抑制抗氧化
水牛角中水溶性物质化学组成分析与鉴定被引量:19
2015年
系统研究水牛角中水溶性物质的化学组成,建立水牛角中水溶性物质分析与鉴定的方法。采用shotgun蛋白质鉴定技术研究水牛角中蛋白质类物质组成,主要为角蛋白、胶原蛋白、桥粒蛋白等结构蛋白;以超滤系统与LC-MS/MS结合鉴定了水牛角中肽类物质组成,主要为源于角蛋白与胶原蛋白等蛋白质的C末端肽段与非C末端肽段;通过与对照品比对,确定了水牛角中次黄嘌呤、尿苷、鸟苷及腺苷4种核苷类物质。本文研究思路可用于角类动物药中水溶性物质组成与分析,为揭示角类动物药功效物质基础提供依据。
刘睿段金廒吴皓刘培尚尔鑫钱大玮
关键词:水牛角蛋白质肽类
姜黄素纳米粒的制备及药动学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姜黄素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后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姜黄素纳米粒,大鼠尾静脉注射姜黄素纳米粒和游离姜黄素后,利用HPLC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药物浓度,DAS 3.0软件处理数据,求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姜黄素纳米粒给药后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显著提高,分布容积和清除率显著降低。采用较大分子量聚合物制备的纳米粒具有更高的AUC、更低的分布容积和清除率,显示了更加优异的长循环特性,与体外释放的结果相吻合。结论姜黄素纳米粒在大鼠体内消除慢,能显著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
张文文张国喜孙考祥
关键词:姜黄素纳米粒体外释放药代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