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3BA712A03-06)
- 作品数:7 被引量:73H指数:6
- 相关作者:曹建平刘海鹏沈玉娟李小红刘述先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大学徐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卫生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巢式PCR-RFLP分析两株牛源隐孢子虫
- 隐孢子虫(Cryptospridium spp.)是一种能引起人、畜和野生动物感染的肠道原虫,是儿童和免疫缺陷者腹泻的重要病原,动物与人之间可相互感染,并可通过食物和水源引起爆发流行。隐孢子虫基因分析是分类学研究的重要手...
- 刘晖袁忠英沈玉娟冯耀宇曹建平
- 文献传递
- 细胞骨架与隐孢子虫感染被引量:8
- 2006年
- 刘海鹏曹建平
- 关键词:隐孢子虫感染细胞骨架免疫功能缺陷免疫功能低下隐孢子虫病新发传染病
- 安氏隐孢子虫热休克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表达和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克隆、表达和分析安氏隐孢子虫Mr70000热休克蛋白(CaHSP70)的部分编码基因。方法依据公布的CaHSP70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江苏徐州安氏隐孢子虫(XZ-BOV)总RNA为模板,反转录PCR(RT-PCR)扩增目的编码基因。PCR产物经TA克隆后,亚克隆入pET28a原核表达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CaHSP70,转化感受态大肠埃希菌BL21(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获得纯化的重组蛋白(简称为rCaHSP70)。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ELISA对该重组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相关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根据克隆的目的基因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CaHSP70一致。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重组蛋白(rCaHSP70)Mr约为43000(含6个组氨酸),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可被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组氨酸抗体、安氏隐孢子虫感染的小鼠血清、微小隐孢子虫感染的儿童血清和rCaHSP70免疫小鼠血清识别。rCaHSP70存在多个功能位点和潜在的抗原决定簇。种系发生分析表明XZ-BOV与安氏隐孢子虫进化关系最近。ELISA检测结果表明,rCaHSP70免疫的C57BL/6小鼠与BALB/c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免疫前。结论XZ-BOVHSP70部分编码基因的克隆获得成功,研究获得的重组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 刘海鹏曹建平李小红卢潍媛沈玉娟徐馀信臧炜刘述先
- 关键词:安氏隐孢子虫热休克蛋白重组抗原表位分析
- 隐孢子虫牛源分离株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分离和鉴定采自徐州自然感染奶牛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方法在徐州某奶牛场采集经改良抗酸染色镜检确认为隐孢子虫感染的奶牛粪便,用不连续Sheather’s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卵囊。采用Chelex-100方法提取卵囊基因组DNA,设计引物扩增小亚基核糖体RNA(SSU rRNA)基因和卵囊囊壁蛋白(COWP)基因,分别克隆到pGEM-T和pGEM-T Easy载体,测定核苷酸序列,运用BLAST和MEGA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分离的隐孢子虫卵囊个体大小为(7.4±0.32)μm×(5.4±0.21)μm,长宽比为1.3±0.07(n=20)。徐州牛源隐孢子虫与Gen- Bank公布的安氏隐孢子虫比较,SSU rRNA和COWP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种系发生分析显示该株隐孢子虫与安氏隐孢子虫处于同一分支。结论由徐州自然感染奶牛粪便中分离获得的隐孢子虫是安氏隐孢子虫。
- 刘海鹏曹建平沈玉娟陈有贵李小红卢潍媛徐馀信刘宜升刘述先周晓农汤林华
- 关键词:安氏隐孢子虫
- 巢式PCR鉴定上海一株牛源牛隐孢子虫
-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全球性的人兽共患原虫病,是世界六大腹泻病之一,在寄生虫性腹泻中占首位,病例遍及6大洲90多个国家,但目前该病仍无有效的预防和治疗药物。本实验用改良抗...
- 袁忠英刘晖沈玉娟陈盛霞曹建平
- 文献传递
- 18Sr RNA基因巢式PCR-RFLP分析两株牛源隐孢子虫分离株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18S rRNA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鉴定上海(简称SH-BOV)和徐州(简称XZ-BOV)两株牛源隐孢子虫。方法改良-抗酸染色确定感染隐孢子虫的上海株和徐州株牛粪,提取DNA后经18S rRNA基因巢式PCR扩增,扩增产物测序后用Blast和MEGA软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同时扩增产物分别用SspⅠ和VspⅠ单酶切,且XZ-BOV扩增产物用DdeⅠ酶切后进行RFLP分析。结果通过18S rRNA基因分析,SH-BOV与1株巴西牛隐孢子虫Cryptospridiumbovis同源性为100%,种系发育树上两者在同一分支;XZ-BOV与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同源性为99%,种系发育树上两者在同一分支。扩增产物分别用SspⅠ和VspⅠ单酶切后,可鉴别出SH-BOV为C.bovis,XZ-BOV为C.andersoni或C.muris。XZ-BOV扩增产物用DdeⅠ酶切后可鉴别出XZ-BOV为C.andersoni。结论上海株牛源隐孢子虫(SH-BOV)鉴定为牛隐孢子虫(C.bovis),徐州株牛源隐孢子虫(XZ-BOV)鉴定为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
- 刘晖袁忠英沈玉娟冯耀宇曹建平
- 关键词:安氏隐孢子虫RRNA基因
- 微小隐孢子虫卵囊DNA提取及用于PCR检测被引量:14
- 2005年
- 目的采用3种方法提取微小隐孢子虫卵囊DNA,并用于PCR检测以进行比较。方法微小隐孢子虫卵囊经多次冻融加热破壁后,采用螯合树脂(Chelex-100)、酚/氯仿和基因组DNA纯化系统试剂盒3种方法提取微小隐孢子虫卵囊DNA,并根据微小隐孢子虫基因序列(L16996)设计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分别对3种方法制备模板进行PCR扩增分析。Chelex-100提取的DNA也用于观察PCR检测的敏感性。结果3种方法制备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模板用于PCR检测均获得1条446 bp条带,Chelex-100提取的DNA用于PCR检测的敏感性至少达0.5个卵囊。结论3种方法提取的微小隐孢子虫卵囊DNA均可用于PCR检测,Chelex-100法是一种高效而快速的微量提取DNA方法,适用于对隐孢子虫DNA的检测。
- 沈玉娟曹建平卢潍媛李小红刘海鹏徐馀信周晓农汤林华刘述先
- 关键词:微小隐孢子虫卵囊聚合酶链反应
- 隐孢子虫病的流行与诊断研究进展被引量:14
- 2006年
-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各种受感染的家畜是其主要传染源,大多数地表水中能检出隐孢子虫卵囊。该病常造成小范围的暴发,是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功能缺陷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隐孢子虫的检测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能快速、简便、高效地对临床隐孢子虫病作出诊断,有助于对免疫功能缺陷的隐孢子虫病患者及早治疗。该文对隐孢子虫病的流行与诊断进行了综述。
- 吴亮陈盛霞曹建平
- 关键词:隐孢子虫病
- 银杏酸、阿奇霉素和大蒜素抗弓形虫增殖效果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评价银杏酸、阿奇霉素和大蒜素体外和体内抗弓形虫增殖的效果。方法体外试验,培养HFF细胞做为弓形虫宿主细胞,采用MTT法检测3种药物的安全浓度和体外抗弓形虫增殖的效果。体内试验,以腹腔注射的方式给药,观察感染弓形虫小鼠的存活时间,比较3种药物的体内抗弓形虫增殖效果。结果银杏酸和阿奇霉素可显著抑制细胞内弓形虫的增殖,两者效果相近。银杏酸和阿奇霉素均可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大蒜素抗弓形虫效果微弱。结论银杏酸具有抗弓形虫作用。
- 吴亮陈盛霞姜旭淦周天戟徐会娟帅连云傅行礼曹建平
- 关键词:银杏酸阿奇霉素大蒜素弓形虫包皮成纤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