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126)

作品数:8 被引量:48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云龙韩智红任学军汪烨陈方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大学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消融
  • 5篇电生理
  • 5篇射频消融
  • 4篇心动过速
  • 4篇射频
  • 3篇电生理特征
  • 3篇动脉
  • 3篇室性
  • 3篇主动脉
  • 2篇导管射频
  • 2篇导管射频消融
  • 2篇永存
  • 2篇室性期前收缩
  • 2篇频发室性
  • 2篇频发室性期前...
  • 2篇期前收缩
  • 2篇房速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机构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大学
  • 2篇北京市心肺血...

作者

  • 8篇王云龙
  • 7篇任学军
  • 7篇韩智红
  • 6篇汪烨
  • 4篇张俊蒙
  • 4篇陈方
  • 3篇梁卓
  • 2篇郭继鸿
  • 2篇李学斌
  • 2篇王芸
  • 1篇赵华
  • 1篇胡大一
  • 1篇张倩
  • 1篇李海燕

传媒

  • 3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心电学杂...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永存左上腔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永存左上腔患者的解剖和电生理特征,明确射频消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883例,其中12例(1.4%)患者合并永存左上腔。收集临床资料,行射频消融治疗,分析其电生理特征和治疗特点。结果 12例合并永存左上腔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年龄23~47岁,平均(35.1±11.8)岁,女性9例。其中9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均为慢快型,其他3例为A型预激综合征。9例AVNRT中仅2例在常规慢径区域消融成功,其他7例均在冠状窦前缘距窦口1 cm内消融始能成功,这7例成功消融靶点局部电位小A,大V(A波高频,复杂,AV比例>1∶3)。3例A型预激综合征均经穿间隔途径消融成功。结论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永存左上腔多数为AVNRT,大部分成功靶点位于冠状窦前缘距窦口1 cm内。A型预激综合征合并永存左上腔消融与未合并永存左上腔相似。
王云龙梁卓王芸韩智红汪烨赵华任学军郭继鸿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冠状窦
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QQC),对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住院纳入标准的284例冠心病患者用笔试问卷和访谈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评估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以及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笔试问卷调查发现,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得分为(78.62±28.31)分,处于中低等水平;通过访谈形式调查,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初筛出与CHD患者QOL有关联的因素分别为: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来源、康复运动、治疗手段、病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对影响CHD患者QOL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康复运动和病程是影响CHD患者QOL的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下水平,而且影响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来源、康复运动、治疗手段、病程等,而康复运动和病程是影响CHD患者QOL的重要危险因素。只有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科学认识,才能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
李海燕张倩王云龙
关键词:冠心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
无冠窦起源房速的电生理特征与射频消融
2013年
目的进一步分析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房性心律失常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方法11例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的起源于主动脉无冠窦局灶性房速,对其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进行分析。结果无冠窦房速大多为女性,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远端,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无冠窦内标测最早激动等于或早于希氏束远端,局部电位特征为大A小V(或大V),无希氏束电位,11例患者无冠窦内放电均在8秒内终止心动过速,均无并发症,无抗心律失常药物随访12±5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主动脉无冠窦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长期随访这类房速射频消融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王云龙任学军韩智红汪烨陈方郭继鸿
关键词:房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电生理特征
主动脉右冠窦起源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主动脉右冠窦(RCC)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s)患者的心电生理特征和射频消融疗效。方法入选2008年1月~2016年8月经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证实起源于RCC的27例患者,分别在右室流出道(RVOT)、主动脉根部和左室流出道行激动顺序标测和起搏标测,分析其体表心电图特征,右室流出道标测电生理特点,成功消融靶点处电位特征及射频消融的疗效。结果Ⅰ导联R波振幅较高(0.52±0.35 m V)提示VAs起源于RCC可能。RCC起源VAs在右室流出道标测最早激动点(EAS)位于中后间隔,74.1%(20/27)的患者RVOT EAS处及周围表现为双电位或复合电位,RVOT激动自中间隔向上、下传导,Carto系统测量右室流出道EAS距离希氏束(26.3±4.4)mm。75.0%(6/9)的患者在RVOT最早点处放电消融一过性有效,最终24例(88.9%)成功消融靶点位于RCC前上缘,3例(11.1%)成功靶点位于右窦瓣下。结论 RCC起源VAs在RVOT和RCC标测时具有特征性电位,RVOT EAS处放电可一过性有效,大部分在RCC前上缘消融成功,少数需在瓣下消融始能成功。
王云龙王芸梁卓韩智红汪烨任学军李学斌
关键词:电生理
合并永存左上腔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的特点
2016年
目的:回顾总结合并永存左上腔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的电生理特点以及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本中心采用射频消融治疗的典型AVNRT患者375例,其中有9例(2.4%)患者合并有永存左上腔,分析其射频消融成功靶点的特点。结果:9例合并有永存左上腔的患者中,女性8例(88.9%),平均年龄(62.3±7.2)岁,平均发病年龄(35.6±5.8)岁。其中仅2例在常规的慢径靶点位置消融成功,其余7例需要在冠状窦前缘距离窦口1cm以内位置才能消融成功。成功消融靶点为相对复杂的心房电位和大的心室电位(心房电位/心室电位振幅比值>1∶3),和常规靶点位置相比阻抗升高大约20Ω。结论:对于合并永存左上腔的AVNRT患者,射频消融是安全和可行的,大部分成功消融靶点位于冠状窦前缘距离窦口1cm以内的非常规位置。
梁卓王云龙韩智红张俊蒙任学军
关键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
Carto系统与传统电生理标测指导消融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对比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通过研究Carto系统与传统电生理标测方法指导消融室性期前收缩(PVC),全面评价两种方法优劣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2014年5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心脏中心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患者371例,其中男性149例,女性222例。按不同射频消融手术方法分为:传统电生理标测方法指导PVC消融组(传统组)94例,Carto系统标测方法指导PVC消融组(Carto组)277例。比较两组消融功率、消融温度、放电时间、靶电位较QRS波提前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费用等;分析不同年度两组手术患者的例数、比例及总成功率。结果消融功率、放电时间、靶电位较QRS波提前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在传统组与Carto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传统组消融温度较Carto组升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与传统组比较,Carto组手术成功率增加(85.11%vs.93.14%),住院费用也增加[(24044.37±6059.74)元vs.(41324.02±25773.0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2011年相比,2012年和2013年应用Carto系统标测指导PVC消融比例显著升高(分别为84.47%vs.45.90%和88.89%vs.45.90%,P均<0.01),同时2013年总手术成功率较2011年显著增加(94.04%vs.80.33%,P<0.01)。结论 Carto系统标测指导PVC消融较传统电生理方法可显著增加手术成功率,是当前PVC消融的最主要方法。
张俊蒙王云龙韩智红汪烨陈方任学军
关键词:室性期前收缩导管射频消融CARTO系统电解剖标测
左/右心室起源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分布及射频消融手术特点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 系统比较起源于右心室和左心室室性期前收缩(PVC)分布特点及其射频消融手术特点的差异.方法 纳入354例频发性PVC患者,右心室起源的患者(右心室组)280例,左心室起源的患者(左心室组)74例,比较两组间年龄、男性比例、消融功率、消融温度、放电时间、靶电位较QRS波提前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等的差异.结果 PVC主要起源于右心室(占79.1%),其中以右心室流出道(RVOT)最多(55.9%);起源于左心室较少(占20.9%);右心室组和左心室组相比:发病年龄较轻[(44.7±13.6)岁比(49.6±15.9)岁,P=0.017],男性比例低[35.4%(99例)比55.4%(41例),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靶电位领先QRS时间、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和手术成功率右心室组比左心室组分别:(37.9±16.2)ms比(31.3±11.7)ms,P=0.008;(85.1±36.9)min比(100.8±45.5)min,P=0.017;(12.3±9.2)min比(15.90±10.8)min,P=0.028和96.4%比89.2%,P=0.012.结论 射频消融频发PVC手术成功率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左心室起源频发PVC相比,右心室起源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女性多发;射频消融手术较容易,手术时间和X线曝光时间短,手术成功率高.
张俊蒙王云龙任学军韩智红汪烨陈方胡大一
关键词:室性早搏复合征导管射频消融
希氏束旁起源房性心动过速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疗效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起源于希氏束旁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9年1月至2014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就诊的经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证实起源点位于希氏束旁的房速,简称希氏束旁房速18例,其中男2例,女16例,年龄31-68(40±9)岁,病史1-10年。对患者临床特征、心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希氏束旁房速大多为女性,16例表现为阵发性,为心房或心室程序刺激诱发和终止,2例为无休止心动过速。所有患者房速心电图P波窄而低幅,Ⅱ,Ⅲ,aVF和V1导联P波负正双向,Ⅰ、aVL导联为直立,V2-V6导联P波负向。右房激动标测示心内最早激动位于希氏束附近,并领先于体表P波起始(15±3)ms。16例患者于无冠窦内消融成功,2例于右房希氏束旁消融成功,均无并发症,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希氏束旁房速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心电图特征及心房内激动顺序,应首选无冠窦途径消融,长期随访房速行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王云龙张俊蒙韩智红汪烨任学军陈方李学斌
关键词:房速电生理特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