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011040-2)
-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玉香杨娜赵晓明董娟宋芸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叶铁线莲四倍体的诱导及初步鉴定被引量:13
- 2012年
- 以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大叶铁线莲为试验材料,采用初生分生组织处理法用0.2%秋水仙碱溶胶诱导大叶铁线莲顶芽以期获得多倍体。本研究探讨了秋水仙碱诱导大叶铁线莲的最佳处理时间,并对所得的诱变株进行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鉴定。结果表明:0.2%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最佳时间为48h,诱导率可高达80%。形态学方面,所得变异株与对照株叶片相比,叶片加长、加宽、增厚,叶形指数变小。变异株的叶片下表皮气孔明显大于对照,而气孔密度明显小于对照;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明显高于其二倍体对照;SPAD值表明叶绿素含量也有明显增加。根尖有丝分裂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对照株的染色体数目均为16(2n=2x),而变异株的染色体数为32(2n=4x),由此表明本研究通过秋水仙碱诱导大叶铁线莲成功获得四倍体。
- 董娟杨娜吴玉香赵晓明
- 关键词:秋水仙碱细胞学鉴定
-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多倍体诱变初探
- 2012年
- 红豆杉(Taxus cuspidata)是一种天然珍稀抗癌药用植物,以东北红豆杉为材料,进行多倍体诱变研究,以期获得营养器官增大、药效成分提高的多倍体植株,改善因红豆杉资源有限造成紫杉醇稀缺的现状。采用改良初生分生组织处理法在0.2%秋水仙碱浓度下,不同处理时间(4d、6d、8d)处理东北红豆杉茎尖顶芽,对其进行多倍体诱变,并对诱变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东北红豆杉的最佳诱变时间为6d和8d,诱变效果较好。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生长受阻,叶形指数变小,叶色浓绿,叶片变厚且皱缩卷曲,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
- 杨娜王哲赵晓明吴玉香
- 关键词:东北红豆杉多倍体诱导
- 6种柴胡属植物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试图利用核型参数对药用植物进行鉴定并探索植物之间的遗传进化距离。方法:利用柴胡属6种植物的核型数据,应用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并计算物种间的核型进化距离。结果:红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与北柴胡B.chinense核型似近系数最大(0.992 0),核型进化距离最小(0.008 0),亲缘关系最近;黑柴胡B.smityii与川岛柴胡B.falcatum核型似近系数最小(0.479 4),核型进化距离最大(0.735 2),亲缘关系最远;结论:植物的核型具有物种稳定性,是鉴定药用植物的重要参数。通过对柴胡属植物核型似近系数的聚类分析得出了不同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在6种柴胡属植物中,不同染色体数目的物种表现出较远的遗传距离。
- 宋芸乔永刚吴玉香
- 关键词:柴胡属核型似近系数聚类分析进化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