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076011)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陈春天杨嘉祥张颖王建财陈靓瑜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第四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3篇强化换热
  • 3篇换热
  • 2篇低温余热
  • 2篇低温余热发电
  • 2篇电场
  • 2篇余热发电
  • 2篇热发电
  • 2篇冷凝
  • 2篇发电
  • 2篇EHD
  • 1篇电流体力学
  • 1篇电路
  • 1篇电路设计
  • 1篇对流换热
  • 1篇蒸发器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流体力学
  • 1篇静电
  • 1篇静电场
  • 1篇冷凝传热

机构

  • 5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杨嘉祥
  • 4篇陈春天
  • 3篇张颖
  • 1篇王建财
  • 1篇朱建良
  • 1篇李静
  • 1篇贺元吉
  • 1篇杜晓燕
  • 1篇陈靓瑜
  • 1篇赵刚

传媒

  • 3篇哈尔滨理工大...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哈尔滨商业大...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低温余热发电模型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根据系统动力循环原理以及氟里昂循环发电系统的特点,组建了小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并对蒸发器、冷凝器、汽轮机模型等组件进行了设计。该模型在低温余热发电工程中具有推广价值。
王建财陈春天张颖杨嘉祥
关键词:工质蒸发器冷凝器
介电流体的EHD强化凝结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在自行设计组装的基于朗肯循环的低温余热发电模型的基础上,以CFC11为工质,进行了介电流体的EHD强化凝结换热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不同温度下凝结换热系数,热流密度与外施电压之间的关系,并对外施电场的功耗进行了分析,为EHD冷凝强化换热理论研究的扩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陈春天杜晓燕陈靓瑜
关键词:强化换热冷凝传热EHD
电场强化对流换热的场线坐标法数值模拟
2004年
为研究电场对气体对流换热的影响,依据场域控制方程,建立了表征电场及电荷密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场线坐标法对线-板电极系统的电场、电位及电荷密度的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场域空间单相气体所受电场力的分布情况.模拟结果显示,有电晕放电产生的电场可引起场域空间气体的“紊流”,并导致对流换热的增强.
张颖陈春天贺元吉杨嘉祥
关键词:对流换热数值模拟电场强化换热电流体力学
静电场强化介电流体冷凝换热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以电绝缘性低沸点介电流体R11为实验工质,利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电流体力学实验模型,对介电流体进 行静电场强化冷凝换热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静电场对模型内介电流体的凝结换热有很好的强化作用,其换热系数主 要与外加电场强度、热通量及电极相对位置等因素有关,这种电场强化凝结换热技术对制冷和热传递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陈春天杨嘉祥张颖李静
关键词:静电场强化换热冷凝EHD
低温余热发电的电路设计被引量:1
2005年
针对低温余热发电装置发出的电能电流小、电压低的问题,采用MAX669变换芯片、 UC3906控制芯片、CD4047驱动芯片,实现低压直流电能的DC—DC升压、储能和DC—AC逆变.结 果表明,电路的转换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为小功率电能的使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性能可靠的实现方式.
赵刚朱建良杨嘉祥
关键词:低温余热发电电路设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