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9KJB320015)

作品数:12 被引量:78H指数:5
相关作者:何广胜孙爱宁吴德沛方宝枝苗瞄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卫生部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异常综合征
  • 5篇增生
  • 5篇增生异常综合...
  • 5篇综合征
  • 5篇骨髓
  • 5篇骨髓增生
  • 5篇骨髓增生异常
  • 5篇骨髓增生异常...
  • 4篇地西他滨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 3篇文献复习
  • 3篇难治
  • 3篇急性
  • 3篇复习
  • 2篇再生障碍性贫...
  • 2篇障碍性贫血
  • 2篇髓系
  • 2篇髓样

机构

  • 11篇苏州大学
  • 1篇卫生部

作者

  • 12篇何广胜
  • 10篇孙爱宁
  • 10篇吴德沛
  • 7篇方宝枝
  • 6篇苗瞄
  • 6篇仇惠英
  • 5篇吴倩
  • 5篇唐晓文
  • 5篇金正明
  • 4篇王秀丽
  • 4篇韩悦
  • 4篇阮长耿
  • 3篇胡晓慧
  • 3篇常伟荣
  • 3篇张翔
  • 3篇王荧
  • 2篇刘真真
  • 2篇傅铮铮
  • 2篇沈益民
  • 2篇金松

传媒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肿瘤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内科理论与实...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输注中性粒细胞后自发缓解1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总结1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性粒细胞输注后自发缓解病例的诊疗体会。方法:对1例SAA患者输注中性粒细胞3次自发缓解前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SAA患者并发严重的肺部感染,首次输注亲缘供体中性粒细胞2周后,白细胞和血红蛋白逐步恢复正常,但血小板始终维持在50×109/L左右。7个月后SAA复发,并再次发生严重肺感染,输注另一亲缘供体的中性粒细胞后,患者再次缓解。但在再次停用免疫抑制药的5个月后,患者出现SAA的又一次复发,又一次输注另一亲缘供体的中性粒细胞后,血常规现在恢复中。结论:SAA患者在中性粒细胞输注后,虽获得自发缓解,但随后仍需要免疫抑制治疗来维持。中性粒细胞输注导致SAA自发缓解的确切机制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方宝枝周海侠何广胜常伟荣吴德沛孙爱宁
一例难治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近年来,对于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治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对于复发的T—ALL患者,其预后仍不乐观。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通过抑制核因子KB(NF—KB)依赖性的基因转录,已经广泛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套细胞淋巴瘤(MCL)以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的治疗。然而,蛋白酶体抑制剂是否对于T—ALL患者有疗效以及如何选择适宜的患者值得探讨。
徐晶晶胡晓慧沈雅颖孙爱宁国风何广胜
关键词: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联合化疗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还能再进一步吗?被引量:3
2010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eanemia.AA)是一种骨髓衰竭性疾病,以全血细胞减少和骨髓增生低下为特征。凡AA患者骨髓细胞增生程度低于30%,同时伴有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ANC)绝对计数〈0.5×10^9/L,②网织红细胞〈60×10^9/L,③血小板计数〈20×10^9/L3项中的2项可诊断为重型AA(SAA);其中,ANC〈0.2×10^9/L时诊断为极重型AA(VSAA)。
何广胜张翔方宝枝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的急性红白血病出现Ph染色体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介绍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的急性红白血病患者,复发后出现了Ph染色体及BCR-ABL融合基因。方法:对1例20岁的男性MDS-RAEB2患者进行持续细胞形态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监测。结果:患者转化为急性红白血病(M6型),染色体正常男性核型,RT-PCR阴性,诱导缓解后短时间内复发,再诱导缓解后定期巩固治疗,1年后第2次复发,再诱导化疗未缓解,染色体46,XY,t(9,22),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结论:极少数情况下,MDS患者在疾病进展中会出现Ph染色体。
吴倩何广胜王荧白淑潇吴德沛孙爱宁仇惠英唐晓文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红白血病PH染色体BCR-ABL融合基因
减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输血依赖性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对输血依赖性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2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例输血依赖性低危[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评分为低危或中危-1]MDS患者,以减低剂量地西他滨(20mg·m^-2~·d^-1×3d)治疗,评价疗效、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结果25例低危MDS患者中3例(12%)获完全缓解,4例(16%)脱离成分血输注,8例(32%)达血液学改善,2例(8%)达疾病稳定,总反应率达68%(17/25)。在11例可行细胞遗传学评估的患者中,l例获部分细胞遗传学缓解(eRe)。1V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为48%(12/25),Ⅲ~Ⅳ级感染发生率为20%(5/25),无Ⅲ~Ⅳ级出血、Ⅲ-Ⅳ级恶心呕吐和Ⅲ一Ⅳ级肝功能损伤。治疗前Kamofsky活动状态评分(KPS)分值为47±16,治疗后KPS分值升高,为66-4-22(P=0.001)。治疗后更多患者预后改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的预后评分系统(WPSS)≤1或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MDACC)预后积分≤7的比例显著升高(44%比16%,P=0.031;64%比8%,P=0.022)。中位随访时间467d(14—881d),随访期间2例死亡,死亡时间分别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后的第14和156天。IPSS评分低危组和中危.1组治疗后第100天的预期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5.2%,第600天的预期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0.5%。结论减低剂量地西他滨可以改善低危MDS患者的输血依赖,严重血液学毒性和早期病死率的发牛率低.改善预后.可能延长牛存期。
方宝枝刘真真何广胜苗瞄王秀丽仇惠英金正明唐晓文韩悦傅铮铮马骁孙爱宁吴德沛阮长耿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地西他滨低危减低剂量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1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总结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中性粒细胞减少(MDS-RN)患者的诊疗体会。方法:对1例MDS-RN患者进行形态学、细胞化学、染色体核型分析,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免疫表型,同时进行融合基因多重PCR扩增。结果:患者血常规示白细胞0.86×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25×109/L,红细胞3.86×1012/L,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196×109/L,骨穿示粒系病态造血,巨核细胞系亦可见病态造血改变,前者比例超过10%,而后者比例未达10%;骨髓活检发现ALIP现象;染色体检查示:47,XX,+8[6]/46,XX[7],FISH:cen8三体为24%;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为0,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后患者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结论:RN的细胞遗传学、预后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案还有待进一步资料来完善。我们观察的这1例患者对刺激造血和免疫抑制剂疗效都不佳,其临床行为还在观察中。
方宝枝潘金兰刘丹丹何广胜王荧吴倩吴德沛孙爱宁常伟荣陈子兴阮长耿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急性髓样白血病的临床可行性和疗效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作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和急性髓样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之前的桥接治疗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7例MDS患者和12例AML患者以DAC作为allo-HSCT之前的桥接治疗。结果:DAC桥接治疗后,7例MDS患者中,4例获得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mCR(marrow CR),3例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之后行allo-HSCT成功,目前6例为无病生存,1例在复发后接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onor lymphocyte infusion,DLI)后达CR,后死于肺部感染;12例AML患者中,6例在DAC桥接治疗后获得CR,目前5例为无病生存,6例死亡,1例为带瘤生存。急性和慢性GVHD发生率分别为31.6%和21.1%。DAC桥接治疗后2年总生存率为56.7%,allo-HSCT后2年总生存率和2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57.9%和36.2%,allo-HSCT后2年累积非复发死亡率为23.6%。结论:DAC可安全有效地桥接allo-HSCT以治疗MDS和AML患者。
吴倩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仇惠英金正明苗瞄唐晓文韩悦沈益民陈峰胡晓慧金松张旭辉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样地西他滨造血干细胞移植
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9年8月—2010年10月在本科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15例AML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1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5例,总有效率为53.3%。在12例可行细胞遗传学评价的患者中,1例(8.3%)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中位总生存期为123d(27~509d),中位无复发生存期为70d(19~306d),中位反应持续时间为33d(11~176d)。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Ⅲ~Ⅳ级感染发生率为33.3%,无Ⅲ~Ⅳ级出血、恶心呕吐和肝功能损伤。早期死亡1例。结论:地西他滨可有效治疗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血液学不良反应较重,必须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
方宝枝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金正明仇惠英傅铮铮唐晓文苗瞄韩悦赵晔王荧王秀丽吴小津
关键词:地西他滨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CD4+T细胞中特异性转录因子Bcl-6、Foxp3和RORγt的表达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评价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H)患者骨髓CD4+T细胞亚群中转录因子的异常。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确诊的40例IRH患者的骨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细胞的自身抗体。采用免疫磁珠分选IRH患者骨髓CD4+T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髓细胞转录因子B细胞淋巴瘤6(Bcl-6)、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和维甲酸依赖性孤儿受体(RORγt)mRNA表达水平,以同期25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以同期38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作为病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IRH组在干/祖细胞(CD34+细胞)、粒系(CDl5+细胞)、红系(GlyA+细胞)分别有67.5%(27/40)、65.0%(26/40)、75.0%(30/40)发现自身抗体,累及造血系统三系者为27.5%(11/40),两系者为52.5%(21/40),一系者为20.0%(8/40)。IRH组Bcl-6、Foxp3的mRN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2.243(0.854~4.544)比1.211(0.131~2.816),0.124(0.073~0.198)比0.071(0.046~0.118),均P〈0.05],Foxp3/Bcl-6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H组与AA组Foxp3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A组RORs,t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IRH组[0.290(0.138~0.480)比0.133(0.068~0.189),P〈0.01],IRH组Foxp3/RORyt比值高于AA组[0.975(0.483~1.416)比0.500(0.240~0.795),P〈0.01]。结论IRH是由抗造血细胞自身抗体所致造血功能衰竭症,可能与Bcl-5高表达有关,IRH免疫学发病机制与AA不同。
方宝枝岑建农朱明清何广胜苗瞄王秀丽吴倩刘真真路丛孙莺心吴德沛孙爱宁阮长耿
关键词:CD4阳性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BCL-6FOXP3
增加地西他滨剂量治疗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急性髓系白血病20例分析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增加地西他滨剂量治疗高危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2年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高危组MDS及AML患者20例,静脉滴注地西他滨20 mg/m2,每日1次,连用5 d治疗,然后行骨髓检查,根据患者骨髓增生程度、原始细胞数、骨髓小粒饱满情况,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不良反应,酌情增加使用地西他滨,分析治疗1个疗程后缓解率和总反应率。结果 MDS患者1个疗程完全缓解(CR)+骨髓CR为3例(75%),总反应3例(75%);AML患者1个疗程CR+骨髓CR 3例(18.8%),总反应8例(50.0%),其中初治患者1个疗程CR+骨髓CR 1例(25.0%),总反应3例(75.0%),复发及难治患者1个疗程CR+骨髓CR 2例(16.7%),总反应5例(41.7%)。累积2年生存率为42%。结论剂量增加的地西他滨可被安全应用于高危组MDS及AML,1个疗程缓解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探索。
吴倩何广胜吴德沛孙爱宁仇惠英金正明苗瞄唐晓文韩悦沈益民陈峰胡晓慧金松张旭辉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系复发难治地西他滨去甲基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