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4257)
-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孙克雷桂海霞林浩伟李敬兆陈顺生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理工大学阜阳师范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煤矿井下三维几何建模及情景漫游技术研究
- 2012年
- 本文对煤矿三维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OpenGL对煤矿井下情景进行三维建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煤矿井下三维漫游的设计思想,利用虚拟现实软件Vega通过VC++调用函数库开发并实现了煤矿井下情景的漫游功能。
- 周华平林浩伟孙克雷
- 关键词:虚拟现实三维建模OPENGL三维漫游
-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优化模型在煤矿安全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针对传统信息融合技术在煤矿井下环境等级评价中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了一种智能算法: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进行参数寻优,建立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PSO-LSSVM,克服参数选择的主观性、盲目性,从而提高算法的分类精度和收敛速度。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未经参数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网格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PSO-LSSVM模型能很好地解决煤矿井下环境等级评价中小样本的高维、非线性、不确定性等方面的问题。
- 周华平熊博杰桂海霞
- 关键词:信息融合粒子群算法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
- 基于SOA的煤矿异构系统综合集成研究
- 2016年
- 在对煤矿异构数据环境进行梳理、归纳、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从煤矿底层数据到应用层共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源层、中间接口层、应用层4层的煤矿系统异构数据综合集成模型,并提出基于SOA煤矿系统集成框架,实现煤矿各子系统间的信息交互,为综合数据查询、三维可视化集成、智能决策提供统一的数据访问平台和综合集成系统结构。
- 林浩伟
- 关键词:企业服务总线面向服务体系架构
- 多阶灰色支持向量机集成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15年
- 对灰色预测模型GM(1,1)和支持向量机SVM预测模型进行分析,提出了多阶灰色支持向量机集成预测模型Dm_GM(1,1)-SVM。通过多阶缓冲算子改进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对最终预测值的各个相关指标进行预测;同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径向基核参数和惩罚参数寻优,得到最佳参数对(c,g),从而确定支持向量机的最佳回归模型;最后将各指标预测值作为支持向量机模型的输入,依据预测模型和预测模型的输入值求得预测结果。实验实例表明,多阶灰色支持向量机集成模型和传统的预测模型相比,在本例中预测精度更高,说明多阶灰色预测模型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相结合在解决实际预测问题中具有实用价值。
- 周华平李敬兆
-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缓冲算子粒子群优化算法
- 本体概念相似度加权综合计算模型
- 2013年
- 针对现有本体映射过程中相似度计算方法的精度及效率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综合概念相似度算法模型,该算法分别对本体概念的名称、属性和实例相似度进行计算,过程中融合了信息增益和聚类集方法,并最终对三种相似度量结果加权综合。实验表明,算法得出的概念相似度计算结果在合理性和准确率上都有所提高。
- 刘惠临周华平
- 关键词:本体映射概念相似度信息增益
- 基于索引偏移的MapReduce聚类负载均衡策略被引量:6
- 2018年
- MapReduce作为一种分布式编程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和高维度数据集的处理中。其采用原始Hash函数划分数据,当数据分布不均匀时,常会出现数据倾斜的问题。基于MapReduce的聚类算法,需要多次迭代且不清楚各阶段Reduce的输入数据分布,因此现有的解决数据倾斜的方法并不适用。为解决数据划分的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当存在数据倾斜时更改剩余分区索引的策略。该方法在Map运行的过程中统计将要分给各reducer的数据量,由JobTrackcr监控全局的分区信息并根据数据倾斜模型动态修改原分区函数;在接下来的分区过程中,Partitioner把即将导致倾斜的分区索引到其余负载较轻的reducer上,使各节点的负载达到均衡。基于Zipf分布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将所提算法与现有的解决数据倾斜的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证明,所提策略解决了MapReduce聚类中的数据倾斜问题,且在稳定性与执行时间上优于Hash和基于采样的动态分区法。
- 周华平刘光宗张贝贝
- 关键词:MAPREDUCE负载均衡分布式聚类
- 虚拟矿山井下环境系统分析及其模型构建技术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虚拟矿山井下环境系统是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及其软硬件设备,根据煤矿井下巷道数据应用计算机模拟出煤矿井下环境三维空间,该系统可使相关人员自然地与煤矿井下各种虚拟设施进行交互。该文将虚拟现实技术与煤矿开采相结合,对虚拟矿山井下环境系统进行了研究,对虚拟矿山井下环境系统结构、井下环境模型及其数学模型构建方法、井下环境地形结构及实体模型构建方法和井下环境运动实体模型构建方法进行了分析,为促进虚拟现实技术在我国煤矿开采中全面应用打下了基础。
- 周华平林浩伟孙克雷
- 关键词:虚拟矿山井下环境
-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煤矿安全状态评估被引量:7
- 2014年
- 为了保障矿井工人的生命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提出一种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煤矿安全状态评估方法。先使用基于均值的分批估计预处理方法对井下的瓦斯浓度、温度、风速、一氧化碳、粉尘等多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得到第一级融合结果,再利用D-S证据理论消除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评估的准确性。通过具体的案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很高,能够为矿井安全状态的评估与判断提供决策支持。
- 熊博杰周华平
- 关键词:传感器数据融合瓦斯浓度D-S证据理论
- 基于模糊软集合理论的Agent联盟评价被引量:2
- 2014年
- 针对多Agent系统中影响联盟功效的因素存在很强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采用模糊软集合理论对Agent联盟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待评价联盟给出自己属性,每位专家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给出评价指标集及对应的评价矩阵;然后,利用模糊软集合理论实现评价矩阵的融合,得到最终评价结果。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该方法能有效、合理地处理信息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评价过程符合人的思维判断。
- 桂海霞周华平
- 关键词:AGENT联盟信息融合综合评价
- 沿空留巷直接顶稳定性突变分析及其控制被引量:5
- 2012年
- 保持直接顶稳定,降低其突变所引起的危害是沿空留巷顶板控制的关键。基于沿空留巷直接顶力学模型,采用能量平衡分析法,建立直接顶突变的燕尾突变模型。结合某工程实例,阐述沿空留巷直接顶稳定性突变机理,分析巷帮煤体支撑力、巷内支护阻力、充填体支撑力对直接顶稳定性突变的影响。实践表明,增加工作面超前加固范围,巷内支护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与锚索等主动支护,巷旁采用膏体充填,能够提高充填体早期强度,延缓直接顶稳定性突变的发生和减轻突变发生的烈度。
- 桂海霞
- 关键词:沿空留巷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