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KM200410028010)

作品数:2 被引量:25H指数:2
相关作者:魏明建徐娟陈华亮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沙漠砂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机构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魏明建
  • 1篇陈华亮
  • 1篇徐娟

传媒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沙漠砂的选频释光特征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BG2003释光仪研究新疆的克拉玛依、沙湾黄梁、阜康西和鄯善,甘肃的雅丹、月牙泉,河北的天漠8个沙漠砂样品的选频释光特征,确定了发射光子的特征发射频率。在红光(632.8nm)激发下,释光光子波长为480和320nm时最为突显;热释光峰(350~400℃)释放出最多光子的波长分别为460和350nm。沙湾黄梁、鄯善、天漠冲积扇在波长为500nm和鄯善在波长310nm时表现出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释光光子数随辐照剂量增大的趋势,所以,此波长可分别用于测年。
魏明建陈华亮
华北地区百年气候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21
2006年
通过对比研究华北地区的范围,综合整理了相关华北地区的气温与降水变化规律,发现华北地区气温存在空间上由南向北降低,由沿海向内陆增高,再由内陆向山区降低;在时间上两个降温期两个升温期,即1880~1919年为第一个降温期(Ⅰj);1920—1950年为第一个升温期(Ⅰs);1951—1970年为第二个降温期(Ⅱj);1971年至今为第二个升温期(Ⅱs).并分析了气温地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南北纬度的跨越、地形的非均一性和海陆位置的差异.而华北的夏季降水则存在空间上南部(东南部)降水多,北部(西北部)降水少,山区降水普遍多于平原,燕山南麓、胶东丘陵的南部沿海和鲁中山地的东南部均因地处夏季风的迎风坡,雨水集中,多暴雨,而背风坡、山间盆地则雨量较少;在时间上则可分为1880—1898年和1949—1964年的丰水期,1899~1947年和1965~1999年的枯水期.而影响华北夏季降水的原因可分为低纬和中纬地区海陆热力差异和北半球中高纬地区的大气环流异常.
徐娟魏明建
关键词:气候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