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001A-2010104)

作品数:4 被引量:20H指数:2
相关作者:何觉民周鸿凯黎华寿叶昌辉郭建夫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海洋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水稻
  • 3篇性状
  • 2篇杂交
  • 2篇杂交水稻
  • 2篇品质性状
  • 1篇稻米
  • 1篇性状间相关
  • 1篇选种
  • 1篇选种标准
  • 1篇盐胁迫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水稻产量
  • 1篇外观品质性状
  • 1篇胁迫
  • 1篇构成性状
  • 1篇光温
  • 1篇光温特性
  • 1篇产量构成性状
  • 1篇产量性状

机构

  • 4篇广东海洋大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周鸿凯
  • 4篇何觉民
  • 3篇黎华寿
  • 3篇郭建夫
  • 3篇叶昌辉
  • 2篇郭荣发
  • 1篇方良俊
  • 1篇曹珠平

传媒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生物数学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盐胁迫下水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应用前人的基因型×环境互作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ADE),在盐胁迫条件下,对水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进行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①水稻稻米的外观品质性状普遍存在基因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以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但不同性状的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②不同性状的遗传率大小不同,所受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率都以普通狭义遗传率为主,互作狭义遗传率较小;③谷粒长、谷粒宽、糙米宽、糙米长、糙米厚和糙米率等性状在盐胁迫条件下,有比较稳定的遗传表现.
周鸿凯方良俊何觉民郭荣发黎华寿
关键词:水稻盐胁迫外观品质性状
杂交水稻光温特性的因子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评价杂交水稻的光温特性,为高产优质杂交水稻品种的选育和生产中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方法】用因子分析方法,对52个杂交水稻营养生长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成熟期的光温因子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杂交水稻的光温特性。【结果】3个公因子对变异的方差累计贡献率达91.74%,公因子1,2和3的贡献率分别为49.44%,23.20%和19.10%,其能真实反映12个光温指标及其相互关系;在杂交水稻的全生育期中,光温因子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影响最大的生育期是营养生长期,其次是灌浆成熟期。光温敏感型的杂交水稻组合主要有BⅡA×1-22、Ⅱ-32A×YB6、S420×T411、Q-A×1-11、BⅡA×NC、YS3550、N2×3550、YS122和BⅡA×1-10;光温钝感型的杂交水稻组合主要有YⅡA×T411、N2×R122、N22×R122、N2×2006、N2×T411、N22×2006和N22×T411。杂交水稻主要性状的表现型优劣与杂交组合的光温型没有必然关系。【结论】因子分析可以用于研究杂交水稻的光温特性,其研究结果与杂交水稻育种实际情况较为吻合。
周鸿凯何觉民叶昌辉黎华寿郭建夫
关键词:杂交水稻光温特性
基于水稻产量构成性状间相关性的选种标准数学模型建立被引量:1
2010年
选用54个水稻杂交组合F1代,对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穗谷重等产量构成性状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及其线性方程相交分析,并建立水稻选种入选标准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穗粒数(X_1)分别与其它三个性状间的相关达极显著水平,这四个性状的复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表现为水稻产量构成性状间是互相影响、互为矛盾,构成性状间的矛盾与统一;经标准化的有效穗数(X_2)、千粒重(X_3)和穗谷重(X_4)分别依穗粒数(X_1)回归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x_2=0.6797-0.5907x_1,x_3=0.7268-0.4917x_1,x_4=0.2466+0.5053x_1.根据这些方程的升降性,分别组成联立方程组,求出这四个数量性状互作的矛盾统一点为:穗粒数136.6粒、有效穗数7.72穗/丛、千粒重23.53g、穗谷重3.09g;这四个性状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优良表现型值落在穗粒数为132.3-177.0粒范围内.以穗粒数、有效穗数、千粒重、穗谷重的线性关系,建立的水稻选种入选标准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见性和实用性.
周鸿凯何觉民叶昌辉郭建夫
关键词:水稻产量构成性状数学模型选种标准
杂交水稻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对54个杂交水稻品种(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产量性状中,前4个公因子对变异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5%,这4个公因子能恰当地反映了所控制的10个产量性状及其相互关系。(2)品质性状中,前4个公因子的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88.6%,这4个独立的公因子能够代表品质性状绝大部分的遗传信息及其相互关系。(3)杂交组合博ⅡA×2006和博ⅡA×1-10具有较为理想的产量构成性状结构,但其品质性状的得分较低,其品质性状有待于进一步改良;杂交组合特A×R248不仅具有结构较好的产量构成性状,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因子得分,建议在生产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周鸿凯曹珠平叶昌辉何觉民郭荣发郭建夫黎华寿
关键词:杂交水稻产量性状品质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