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GG3WZ02057)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吴琦张芳王翠萍类维富刘瑞芳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吸入麻醉
  • 2篇吸入麻醉药
  • 2篇麻醉
  • 2篇麻醉药
  • 1篇血药
  • 1篇血药浓度
  • 1篇药浓度
  • 1篇异氟醚
  • 1篇有效血药浓度
  • 1篇生命
  • 1篇生命体征
  • 1篇双频指数
  • 1篇内隐
  • 1篇咪达唑仑
  • 1篇麻醉深度
  • 1篇描记
  • 1篇描记术
  • 1篇脑电
  • 1篇脑电描记
  • 1篇脑电描记术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吴琦
  • 2篇王翠萍
  • 2篇赵连英
  • 2篇刘瑞芳
  • 2篇类维富
  • 2篇张芳
  • 1篇刘晓萍
  • 1篇张建民
  • 1篇王焕亮
  • 1篇范丽霞
  • 1篇王磊

传媒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Fick定律导出公式的异氟醚静脉血药浓度控制系统的建立及其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调控吸入麻醉药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生命体征旋转挥发罐的刻度而达到所需的麻醉深度。与麻醉药效应相关程度较高的为吸入麻醉药的有效血药浓度,由于挥发罐流出的药物首先要在麻醉环路形成一定的浓度,再在肺泡内形成一定的浓度,麻醉药经过两次缓冲才能进入血液,旋转挥发罐刻度并不能准确地调控血药浓度。
吴琦刘瑞芳赵连英张芳类维富
关键词:控制系统异氟醚吸入麻醉药有效血药浓度麻醉深度生命体征
氟哌利多与咪达唑仑辅助镇静对患者内隐记忆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比较氟哌利多与咪达唑仑在硬膜外麻醉辅助镇静中消除内隐记忆的作用。方法:32例硬膜外麻醉患者,随机分为D、M2组,D组应用氟哌利多2.5mg加芬太尼0.05mg辅助镇静,M组应用咪达唑仑3mg加芬太尼0.05mg辅助镇静,用药10min后采用加工分离程序结合词干补笔法的方法测试2组患者的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成绩。同时评定患者的改良警醒/镇静评分。结果:D组和M组患者改良警醒/镇静评分的中位数分别为4分和3分,与M组相比,D组外显记忆成绩较高,同时内隐记忆成绩较低,但并未完全消失,D组进一步增加氟哌利多的剂量患者会出现呼吸抑制。结论:氟哌利多对内隐记忆的抑制有相对的特异性,但在抑制内隐记忆的同时也引起呼吸抑制,这限制了硬膜外辅助镇静中氟哌利多对内隐记忆的完全消除。
吴琦张芳张建民王翠萍王磊
关键词:记忆氟哌利多咪达唑仑
双频指数闭环反馈吸入麻醉药用药系统的研制
2008年
目的建立以双频指数为控制变量的闭环反馈吸入麻醉药用药系统,并通过临床验证确定该系统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整个研究分为建立用药系统和临床验证两个阶段。首先建立闭环控制用药系统,系统分为软件和硬件两部分。软件部分为吸入麻醉药闭环控制软件《吸入麻醉执行者》,在此软件中建立了吸入麻醉药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软件的反馈算法采用PID算法,此软件与麻醉深度监护仪、注射泵、紧闭循环麻醉机等硬件共同组成闭环控制用药系统。临床验证阶段使用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等多种药物进行闭环反馈麻醉,并选择腹腔手术、开胸单肺通气手术、肥胖患者等不同人群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使用安氟醚、异氟醚、七氟醚等多种药物闭环反馈麻醉控制双频指数的稳定性均达到或超过人工控制麻醉的水平,闭环反馈麻醉系统在开胸单肺通气手术、肥胖患者等药代动力学变异很大的患者中取得满意的效果,说明采用BIS作为控制变量是可行的,采用PID算法作为系统控制算法能够满足临床要求。结论采用BIS作为控制变量,PID算法作为控制算法的吸入麻醉药闭环反馈用药系统控制多种吸入麻醉药能够保证患者麻醉深度平稳,对单肺通气及肥胖患者等药代动力学变化较大的情况下,系统性能仍能满足临床需要。
吴琦王焕亮刘瑞芳赵连英刘晓萍范丽霞王翠萍类维富
关键词:脑电描记术双频指数反馈控制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