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12-002-004)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4
- 相关作者:王磊王旭东满丽张立卿孙婷更多>>
-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添加剂对PVDF平板超滤膜性能和结构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分别以无水氯化锂(LiCl)、磷酸(H3PO4)为添加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优化PVDF平板超滤膜制备条件。以去离子水为凝胶浴,考察了聚合物浓度、溶剂种类、添加剂含量对超滤膜平均孔径、孔隙率等膜结构特征及膜纯水通量、BSA截留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LiCl体系,影响膜孔隙率的制膜条件是:LiCl浓度>溶剂种类>PVDF浓度,制膜液组成为12%PVDF/DMAC/5%LiCl时孔隙率最高,达到86.42%;对于H3PO4体系,影响膜孔隙率的制膜条件是:溶剂种类>H3PO4浓度>PVDF浓度,制膜液组成为15%PVDF/NMP/5%H3PO4时孔隙率最高,达到85.86%;对于LiCl和H3PO4体系,影响膜孔径的因素均为:PVDF浓度>溶剂种类>添加剂浓度,最大孔径下的最佳制膜液组成为12%PVDF/NMP/3%添加剂。研究得出LiCl体系和H3PO4体系的最佳组合分别为18%PVDF/NMP/3%LiCl和15%PVDF/NMP/5%H3PO4。
- 王旭东满丽王磊张立卿孙婷
- 关键词:PVDF超滤添加剂膜性能正交设计
- 聚砜平板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优化被引量:5
- 2010年
- 采用相转化法制备聚砜(PSF)平板超滤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较佳制膜条件和各影响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程度(PSF含量>溶剂种类>PVP含量>蒸发时间)。在综合考虑经济性和膜性能优化的前提下,由单因素试验探讨了PSF含量、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含量及第2种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的添加量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化制膜条件为:PSF和PVP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3.5%和3%,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和二甲基甲酰胺混合物且体积比为1:5,蒸发时间为10 s。在此条件下,膜将保持原有高截留率并使纯水通量得到较大提高。
- 王旭东孙婷王磊张立卿满丽
- 关键词:聚砜超滤膜膜通量截留率
- 膜材料结构特性对污水深度超滤过程的影响被引量:7
- 2010年
- 考察了聚砜(PS)、聚醚砜(PES)、聚偏氟乙烯(PVDF)、醋酸纤维素(CA)、聚丙烯腈(PAN)和聚酰胺(PA)等6种材质超滤膜的膜材料结构特性,分别以二级处理水为原水,研究了不同膜材料性质对污水深度超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过滤过程中最初的通量衰减主要原因是表面污染而发生膜孔堵塞,造成膜孔密度下降,而过滤后期发生孔径窄化是其通量衰减的主要原因。膜的孔径分布越宽、孔形越规则越易发生膜孔堵塞污染,造成膜孔密度下降,其过滤初期通量衰减会越快;膜孔孔形越不规则越易发生膜孔内部污染,造成膜孔孔径窄化,在过滤末期通量衰减较快。
- 王旭东王磊李小军李贵军
- 关键词:超滤膜结构膜污染
- 超滤膜净化有机废水及在线水力清洗对膜污染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研究了恒压操作下用聚丙烯腈中空纤维超滤膜净化含腐殖酸类有机物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超滤工艺几乎可完全去除水中的浊度物质,对水中的天然有机物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在反冲洗水量相同的条件下,增加反冲洗频率,可大大减缓膜通量的衰减;频繁的在线水力清洗可有效地去除膜表面的污染物,减轻膜污染。
- 王旭东梁玉龙王磊尉娜
- 关键词:超滤膜污染有机废水
- EBPR中两类细菌PAOs和GAOs竞争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0年
- 强化生物除磷(EBPR)工艺可以获取高效的除磷效果,已在很多污水处理厂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大型污水处理厂在相当多的条件下,EBPR工艺也会出现周期性除磷效果的波动和不充分。针对这一难题,研究者试图采用许多手段来研究工艺中的主要微生物。文章针对典型的EBPR工艺和碳源、pH值、温度等因素对EBPR工艺中两类细菌聚磷菌(PAOs)和聚糖菌(GAOs)竞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王旭东王磊张龙涛吕永涛王志盈
- 关键词:强化生物除磷聚糖菌聚磷菌除磷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