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01005)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雪芹孙鸿烈葛全胜陈沈良田国良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加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青南高原夏季降水的空间变化与水汽输送相关区
- 青南高原指青海省位于柴达木盆地、青海南山及贵德县巴音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雨、雪较丰,多湖泊、沼泽,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三江源")。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三江源"地区的冰川、冻土...
- 任雨张雪芹李生辰陶杰
- 文献传递
- 全球环境管理理念对中国的启示被引量:2
- 2006年
- 首先介绍了“全球环境管理”(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理念产生的背景、含义与国际发展态势.全球环境管理是一种多元化、多层面、多视角的理念,包括管理全球环境的制度、法则、规范、标准及其过程与行为.国际上,全球环境管理研究已开始从理念探讨向实践转化.在此基础上,概述了中国参与全球环境管理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最后提出,为了更加有效地参与全球环境管理,我国应该:重视提炼关键科学问题,加强原始性创新研究;制定我国参与全球环境管理的发展战略;建立长期有效的高端协调机制;完善配套政策与体制建设,特别要加强标准制定与环境立法研究;加强我国科技机构和队伍的能力建设,促进国际合作.
- 孙鸿烈葛全胜张雪芹
- 关键词:全球环境问题
- 近、现代黄河亚三角洲体发育过程(1855-2000年)的景观特征及黄河口治理出路问题被引量:1
- 2006年
- 以景观信息图谱的图形与定量研究方法体系为基础,研究黄河三角洲体自1855-2000年以来由尾闾河道摆动物理过程而构造的洲体景观特征,分析黄河尾闾1855年以来的摆动变化规律,得到“清水沟行水潜力已经很有限,黄河改道势在必行”的结论,建议黄河流路改道应遵循自然规律、人工协助摆动以行水故道间洼地,并讨论了黄河口治理的出路问题.
- 叶庆华陈沈良陈奇黄翀田国良陈述彭刘高焕石亚男刘庆生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黄河口景观
- 1979年以来青藏高原位势高度场的时空变化特征
-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之一。高空大气环流与地面气候要素密切相关,且高空大气受人类活动和地面地形地貌的影响较小,对较大尺度的背景气候场变化应该具有较好的指示
- 陶杰张雪芹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