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2151)
-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4
- 相关作者:姜勇邓鹏龚小卫魏洁刘芸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MK2调控磷酸化蛋白的鉴定
- 目的:氧化应激反应(oxidative stress response)是当细胞内的活性氧簇水平高于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时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在真核细胞中,应激激活的蛋白激酶(stress-activated protein ...
- 王蔚刘芸康瑞霞陈丽夏高晓邓鹏姜勇
- 关键词:活性氧簇磷酸化蛋白DIGE
- 文献传递
- 人p53不同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及其对亚砷酸盐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构建人p53的不同突变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研究这些突变体对应激刺激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人p53 cDNA序列,使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其重组至pcDNA3/HA载体中,对阳性克隆进行酶切和PCR鉴定。将阳性重组体的第15位和第46位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并转染NIH3T3细胞,观察其在NIH3T3细胞内的表达情况。转染不同突变体的NIH3T3细胞用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双标后,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亚砷酸盐刺激前后的凋亡情况。结果构建的pcDNA3/HA-p53(WT)、pcDNA3/HA-p53(S15A)和pcDNA3/HA-p53(S46A)是正确的,且能在NIH3T3细胞内有效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p53(WT)的表达使亚砷酸盐诱导的细胞凋亡增加,p53(S15A)的表达使细胞凋亡减少,而p53(S46A)没有明显影响。结论p53的第15位丝氨酸在其介导亚砷酸盐诱导的细胞凋亡中具有重要作用。
- 刘爱华龚小卫魏洁明小燕王达安邓鹏罗深秋姜勇
- 关键词:P53定点突变基因表达细胞凋亡亚砷酸盐
- p38 MAPK信号通路参与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的调控被引量:13
- 2007年
- 目的:观察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中的作用。方法:利用Alexa594标记的转铁蛋白作为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的观察指标,来研究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或ERK通路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预处理以及p38基因敲除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在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中,p38被磷酸化激活。SB203580的预处理或p38基因的敲除都能阻断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而PD98059的预处理对该过程没有影响。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吞的调控。
- 龚小卫魏洁李煜生程蔚蔚邓鹏姜勇
- 关键词:P38MAPK信号转导
- 基于TAP技术的TAT-PTD相互作用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 目的:基于串联亲和纯化(tandem affinity purification,TAP)技术的原理,利用硫酸乙酰肝素的类似物—肝素进行干预,筛选与人类Ⅰ型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trans-act...
- 邓鹏冯国开刘芸吴向玲姜勇
- 文献传递
- TAT-p38(AF)融合肽的构建及其对紫外线诱导的p38 MAPK通路激活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构建TAT蛋白转导域介导的p38(AF)MAPK蛋白转导系统,研究该蛋白转导系统对紫外线刺激引起的p38通路激活作用的影响。方法将p38无活性突变体p38(AF)亚克隆至含有TAT蛋白转导域的pET-14b-TAT质粒,原核表达、纯化His-TAT-p38(AF)融合蛋白。激酶实验检测His-TAT-p38(AF)自身磷酸化作用。将该蛋白与NHI/3T3细胞孵育,Western blot法检测该蛋白的蛋白转导功能;紫外线照射后,检测内源性p38及其底物ATF2的磷酸化水平。结果酶切、测序表明质粒构建正确;目的蛋白被正确表达;His-TAT-p38(AF)融合蛋白无自身磷酸化作用;His-TAT-p38(AF)蛋白以浓度依赖性方式高效转导入细胞;His-TAT-p38(AF)的导入抑制紫外线诱导的内源性p38及其底物ATF2的磷酸化。结论TAT蛋白转运系统能高效转导外源蛋白进入真核细胞;p38无活性突变体TAT-p38(AF)抑制紫外线诱导的p38 MAPK通路的激活。
- 张秀娟刘亚伟王娟邓鹏姜勇
-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紫外线蛋白转导域
- 具有细胞穿透功能的串联亲和层析分离载体的构建与功能鉴定
- 2010年
- 目的建立基于抗生蛋白链菌素结合肽(SBP)-钙调蛋白结合肽(CBP)分离标签以及细胞穿透肽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AT)和绿色荧光蛋白(GFP)原核表达系统的、具有细胞穿透功能的原核串联亲和层析分离系统。方法应用PCR方法,以pEG-FP-C2载体为模板扩增EGFP序列,以pNTAP载体为模板扩增CBP-SBP序列,采用退火方法得到TAT片段,采用常规酶切、连接方法将EGFP、CBP-SBP和TAT片段依次克隆入pET14b-MCStop载体中,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无误后,得到pET14b-CBP-SBP-EGFP-TAT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大肠埃希菌,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利用Ni2+-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融合蛋白,将不同浓度的融合蛋白加入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株(HepG2)检测融合蛋白的穿细胞膜功能。结果所构建的pET14b-MCS-CBP-SBP-EGFP-TA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正确,该载体可在大肠埃希菌内高效表达,用Ni2+-NTA纯化获得了相对分子量约40kD的目的融合蛋白。细胞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能够穿越细胞膜,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成功构建了pET14b-MCS-CBP-SBP-EGFP-TAT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获得了具有良好穿透真核细胞膜功能的融合蛋白,为进一步研究细胞内蛋白相互作用、细胞穿透肽TAT的功能及其穿透细胞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 邓鹏刘芸李涛吴向玲刘亚伟姜勇
- 髓样相关蛋白8的内化机制研究
- 目的:MRP8蛋白是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成员之一,其单体包含两个EF手型基序。MRP8具有丰富的生物学功能,与炎症高度相关,是许多急性和慢性炎症的重要调控因子。MRP8参与炎症、应激等反应的分子基础,尤其是相关信号过程...
- 吴丽琼刘铮刘爱华邓鹏姜勇
- 关键词:内化机制
- 文献传递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活蛋白激酶(MK)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7年
-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介导多种重要的细胞生理反应.对下游蛋白激酶的磷酸化是MAPK家族成员发挥生理作用的重要方式.在MAPK的下游存在3个结构上相关的MAPK激活蛋白激酶(MAPKAPKorMK),即MK2,MK3和MK5.在被MAPK激活后,MK可将信号传递至细胞内不同靶标,从而在转录和翻译水平调节基因表达,调控细胞骨架和细胞周期,介导细胞迁移和胚胎发育.最近,在基因敲除研究的基础上,不同MK亚族成员之间的功能区分已经逐渐明晰,使我们对于MK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
- 龚小卫姜勇
- 关键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存在异常定位并能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
- 目的研究人晚期糖基化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在前列腺癌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及其与前列腺癌细胞增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RAGE在前列腺癌发...
- 陆斌赵善超邓鹏姜勇
- 关键词:细胞穿透肽负电荷
- 文献传递
- 内毒素诱导性基因启动子结合蛋白的筛选新方法及其应用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建立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方法。方法选择6只SPF级BALB/c小鼠,模型组经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25mg/kg,使平均动脉压(MAP)降至40mmHg(1mmHg=0.133kPa)造成内毒素休克,然后迅速处死,正常对照组同期处死,取肝脏组织。利用生物素一链亲和素系统结合磁珠分离技术筛选内毒素诱导基因(LIG)启动子的结合蛋白。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末端带生物素标记的LIG启动子探针,提取动物肝脏组织胞核蛋白,与制备的LIG启动子探针进行孵育,再以标记有链亲和素的磁珠分离LIG启动子-蛋白反应复合物,使用不同浓度NaCl洗脱结合的蛋白,使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离样品蛋白,并对凝胶进行银染显色,比较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条带。结果两组胞核蛋白中共观察到15条差异条带。分析差异条带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低亲和力作用水平,LPS作用后有4个蛋白开始与LIG启动子作用力增强,而有1个蛋白则同启动子的相互作用减弱;在DNA-蛋白质高亲和力作用水平,则有9个蛋白因LPS刺激而同DNA的结合力增强,有1个蛋白同启动子的相互作用消失。结论成功建立了生物素-链亲和素结合磁珠分离技术的新方法,为研究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开拓了新思路,并从“转录调控组学”角度深入理解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 王娟刘志锋徐佳杨莉李志杰邓鹏姜勇
- 关键词: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启动子基因表达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