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0KRM39)

作品数:6 被引量:136H指数:5
相关作者:高军吴必虎马耀峰亢雄李锦峰更多>>
相关机构:榆林学院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旅游
  • 2篇游客
  • 2篇资源型
  • 2篇资源型城市
  • 2篇竞争力
  • 2篇城市
  • 2篇城市竞争力
  • 1篇动力机制
  • 1篇动力机制研究
  • 1篇幸福感
  • 1篇休闲
  • 1篇研究范式
  • 1篇游客流
  • 1篇扎根
  • 1篇扎根理论
  • 1篇入境旅游
  • 1篇社会福利
  • 1篇生态
  • 1篇生态文明
  • 1篇主成分

机构

  • 5篇榆林学院
  • 2篇北京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亢雄
  • 2篇马耀峰
  • 2篇李锦峰
  • 2篇吴必虎
  • 2篇高军
  • 1篇王喜荣
  • 1篇王芳

传媒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旅游科学
  • 1篇思想战线
  • 1篇旅游学刊
  • 1篇学术探索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资源富集区的城市竞争力探析——以榆林与周边城市为例被引量:5
2013年
针对资源型城市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榆林与周边十个资源型城市为例,依据客观的现实数据,运用Qstat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对资源富集区域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研究显示:主成分分析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行性,评价模型能比较科学、合理地反映榆林等资源型城市竞争力的实际状况。进而试图针对资源型城市,探索一个更为科学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客观分析榆林与周边同类城市在区域竞争中的地位,从而为资源型城市地位提升与整体发展提供基础的理论参考和决策依据。
李锦峰
关键词:资源富集区资源型城市城市竞争力生态文明主成分分析法
旅游幸福及其研究之价值、视角与前景被引量:12
2012年
旅游是人的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指向人,因而对人的幸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旅游的本质应该是人追求幸福的一种活动,这种幸福源于人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体验,体验是为了幸福并且可能实现幸福。旅游幸福研究对学科、旅游实践以及旅游者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哲学、伦理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不同视角,可以对旅游幸福做全面的考察和探究。旅游幸福研究的根本归宿就是"为了旅游者的幸福",这也是旅游所应担负的神圣使命。
亢雄
关键词:旅游研究
旅华英国游客O→D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研究被引量:30
2011年
文章在分析目前客源地→目的地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相关研究理论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推—拉—阻"旅游动力机制。然后,在10个热点旅游城市采用100分制6点等距量表,以537份旅华英国游客有效问卷数据为依据,对旅华英国游客来我国城市旅游的旅游动力中的推力因子、拉力因子、阻力因子及其权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旅华英国客流旅游动力中主要有8大推力因子、9大拉力因子和7大阻力因子,推力在促动力中占44%,拉力在促动力中占56%,阻力相当于促动力的39%。
高军吴必虎马耀峰
关键词:旅游客流旅游城市
外国游客感知视角的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基于扎根理论研究范式的分析被引量:78
2010年
外国游客对于"您对中国旅游最想说的话"这一问题的负面回答是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的集中显现。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在12个入境旅游热点城市所采集的623句外国游客对该问题的负面回答语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入境旅游不足之处在宏观层面上集中为7大范畴(语言交流、旅游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服务、旅游信息、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旅游商品),微观层面上集中于22个小范畴。同时,文章以上述不足之处各范畴类别作为我国入境旅游负面影响因子,得出各影响因子的权重及其排序。
高军马耀峰吴必虎
关键词:扎根理论入境旅游外国游客
资源型城市竞争力提升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被引量:5
2010年
运用数据资料对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提升进行研究,认为资源型城市的竞争力呈倒"U"型,榆林作为成长阶段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受经济结构、环境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榆林的城市竞争力远落后于东部同类城市。提出应从加大国企改制、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和治理环境、提高政府的城市经营能力、重视软环境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社会转型等方面寻找提升榆林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李锦峰王喜荣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竞争力
休闲:社会福利的拓展与国民幸福感的增加被引量:8
2011年
国民休闲不仅是国民在有闲、有钱、有需求基础上的"自发"行为,更有赖于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的制度安排。普遍的有闲和有钱的社会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为国民的休闲提供可能,把休闲作为增进的福利也是可能的。唯有如此,从国家层面和国民个体角度才能共同追求休闲的终极目标——幸福。
王芳亢雄
关键词:休闲社会福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