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10124001A-65) 作品数:7 被引量:100 H指数:5 相关作者: 仇小强 唐咸艳 周红霞 李峤 黄秋兰 更多>> 相关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理学 更多>>
基于RS/GIS的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环境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运用RS/GIS技术探索性研究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的环境因素,为广西乙脑的区域性生态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年广西各市县乙脑的病例数据、人口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土地利用类型和高程等资料,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和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生态因素与乙脑发病率的关系。结果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归一化植被指数、平均高程、林地构成比与乙脑发病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而地表温度、耕地面积构成比、建筑用地构成比与乙脑的发病率存在负相关关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尚不能认为草地构成比、水域构成比和未利用土地构成比与乙脑的发生有关。反距离加权插值图显示乙脑发病率与环境因素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分布一致性。结论广西乙脑流行的空间格局与多种环境因素有关。通过RS/GIS技术可以提取和分析乙脑相关的环境因素,进而实现乙脑的生态监测,这是对乙脑流行趋势进行早期预测的有效途径。 黄秋兰 周红霞 仇小强 李峤 唐咸艳关键词:脑炎 流行病学方法 四种空间回归模型在疾病空间数据影响因素筛选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1 2013年 目的探讨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空间迟滞模型、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杜宾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地理加权回归)在筛选疾病空间数据影响因素中的价值,为查找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的疾病数据的影响因素提供统计参考。方法基于模型是否考虑空间自相关和空间异质性两方面,根据模型拟合后的残差是否独立、拉格朗日乘数和稳健拉格朗日乘数是否显著、信息准则量(AIC、SC)大小、R2大小、对数似然值大小等指标来评价模型拟合的效果。结果实例分析显示,普通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的AIC为41.65、R2为0.49,但残差不独立,存在空间自相关性。空间迟滞模型的AIC为18.6935、R2为0.64,稳健拉格朗日乘数显著,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空间误差模型的AIC为22.0779、R2为0.62,稳健拉格朗日乘数不显著,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的AIC为14.9909、R2为0.62,模型拟合后的残差独立,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具有空间变异性,不同地区的β系数、常数项、R2不同。结论全局空间回归模型和局部空间回归模型考虑了数据的空间自相关性,在探讨具有空间自相关性的疾病空间数据的影响因素时,较经典的普通线性回归模型效果好。而且,局部空间回归模型体现了参数估计值的空间变异性,与全局空间回归模型的平均估计值相比,结果更可靠。 黄秋兰 唐咸艳 周红霞 李峤 仇小强关键词:空间自相关 空间误差模型 地理加权回归 时空扫描统计量三维可视化的实现 被引量:3 2015年 Kulldorff M提出的时空扫描统计量(spatiotemporal scan statistic)是基于大小和位置处于动态变化的圆柱形窗口(cylinder window)进行扫描,已广泛应用于探测疾病的时空聚集区[1-3]。时空聚集区不同于单纯性空间聚集区,它不仅体现出空间维度上聚集范围的大小,还反映出时间维度上聚集时间的长短。 唐咸艳 李峤 黄秋兰 仇小强 黄高明 黄志碧 周红霞关键词:三维可视化 SCAN 行扫描 应用空间回归技术从全局和局部两水平上定量探讨影响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的气象因素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空间回归技术在筛选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发病的气象因素中的价值,为广西乙脑的区域性生态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SLM)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geographical weighted regression,GWR)从全局和局部2个水平上探讨广西乙脑发病率与气象因素间的量化关系。结果空间滞后模型拟合结果表明:AIC=18.69、R2=0.64、模型残差独立。GWR拟合结果表明:AIC=14.99、R2=0.62、模型残差独立;气象因素对乙脑发病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变异性,不同地区的地理加权回归系数β和拟合优度R2不同。结论空间回归技术在探讨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和异质性的疾病数据的影响因素时,较经典回归分析效果好。广西年均相对湿度、年均日照、年均气压是影响乙脑发病的主要气象因素,且具有空间变异性。 黄秋兰 唐咸艳 周红霞 李峤 仇小强关键词:气象因素 不同统计方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分析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比较不同统计方法在手足口病季节性研究中的应用价值,为手足口病季节性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南宁市手足口病为例,收集2006-2009年南宁市各乡镇、城区手足口病的新发病例数,利用流行曲线、季节指数、变异系数、圆形分布法以及扫描统计量等方法分析手足口病的季节性趋势。结果 流行曲线直观描述南宁市手足口病高发月份集中在4-7月,12月和1月呈现小高峰。季节指数判断1月、4-7月为南宁市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以5-6月份发生强度最大。圆形分布显示南宁市手足口病的高发日期为5月10日,高发时段跨度大。变异系数显示5-6月和9月的变异程度较低,为潜在的季节性月份。扫描统计量显示南宁市手足口病高发时段集中在4月下旬到7月上旬之间,以5-6月份最为高发;高发时段的相对风险为非高发时段的1.33-1.85倍。结论 不同统计方法在检测手足口病季节性规律时的侧重面、精确性和实际意义有所不同,探测到高发时段的价值和意义亦有所不同。变异系数描述疾病在某时段内流行强度的变异度,变异度高说明疾病流行强度的强弱交替,但变异度低可能意味着普遍高发或普遍低发。流行曲线、季节指数虽可直观描述手足口病的季节趋势,但缺乏统计推断,可能受随机误差的影响。圆形分布可定量探测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手足口病高发日期和高发时段,但可能因高发时段跨度较大,而失去实际意义。扫描统计量兼顾手足口病的时空信息,在校正单纯性时间变化趋势和周内效应后,可探测到更精确、稳定和更具实际意义的高发时段,在探讨手足口病的季节趋势中具有优势。 唐咸艳 周颖 李峤 欧阳云 仇小强 黄高明 周红霞关键词:手足口病 圆形分布法 空间流行病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1 2015年 近20年来,空间流行病学成为流行病学界的热门话题,不仅出现频率逐年增高,其理论和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空间数据分析技术、计算机技术、3S技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发展构成了空间流行病学的方法学基础,信息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宇宙物理学理论则成为空间流行病学的理论基础。空间流行病学的发展为未来流行病学研究带来生机,同时也有可能给传统流行病学学科范式带来巨大冲击,促进流行病学学科范式的转变(paradigm shift)。 周红霞 唐咸艳 仇小强关键词:空间流行病学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扫描统计量中最大空间扫描窗口的尺度选择 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探讨最大空间扫描窗口的尺度选择。方法以1971-1973年广西第一次全死因抽样调查的肝癌数据为例,将Poisson模型空间扫描统计量的最大扫描窗口设置为风险人口数的50%~5%,逐一进行空间扫描分析。结果当最大空间扫描窗口为50%比例时,发现1个范围大、辖县市多的聚集区。随着扫描窗口的尺度变小,探测出的次级聚集区增多;但主要聚集区的范围缩小,LLR值降低。当空间扫描窗口为30%、25%和20%比例时,聚集区的数量相仿、半径相近、RR值和LLR值相似。结论当扫描窗口比例过大(如50%),探测到的聚集区有限,不易发现潜在的次级聚集区,可能出现漏报;而范围过大的主要聚集区,也可能覆盖一些虚假高发的县区。若扫描窗口比例过小(如≤10%),次级聚集区增多,聚集区范围缩减,数量多且半径小的聚集区可能不利用疾病监测;同时,主要聚集区的过度分解也使一些高发县区未被探测出,存在漏报。20%~30%比例的扫描窗口,不仅可探测到数量、半径适中的聚集区,便于疾病监测工作;而且结果稳定、准确性高。 唐咸艳 李峤 仇小强 邓伟 黄秋兰 周红霞关键词:疾病监测 流行病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