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Y200805909)
- 作品数:3 被引量:21H指数:3
- 相关作者:杨文俊孙在谢小芳蔡志良陈秋方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计量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杭州市春季大气超细颗粒物粒径谱分布特征被引量:9
- 2014年
- 2012年3~5月,采用快速迁移率粒径谱仪(fastmobilityparticlesizer,FMPS)对杭州市大气超细颗粒物数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模态(5.6~20nm)、爱根核模态(20~100nm)、积聚模态(100—560nm)以及总颗粒物(5.6—560nm)日均数浓度值分别为0.84×10-4、1.08×10-4、0.47×10-4和2.38×10-4cm-3.晴天天气下,爱根核模态颗粒物浓度较高,且可观测到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颗粒在早上10:00~11:00开始增加,3~4h后结束,这说明太阳照射强度促进了新粒子形成.在工作日与周末,人为活动因素使各模态颗粒物浓度分布有明显差异.结合天气因素分析可知,风速和风向也直接影响颗粒物浓度;颗粒物浓度与能见度分析结果表明:杭州地区大气能见度的高低受核模态和爱根核模态的颗粒影响较小,与积聚模态颗粒物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 谢小芳孙在杨文俊
- 关键词:数浓度超细颗粒物粒径分布
- 煤燃烧超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数浓度排放特征试验被引量:10
- 2014年
- 利用快速迁移率粒径谱仪(fast mobility particle sizer,FMPS)对煤燃烧排放的超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进行测量研究,并对单位质量煤粉燃烧产生的超细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燃烧超细颗粒物数浓度粒径谱呈对数双峰分布,颗粒几何平均粒径(the geometry mean diameter,GMD)约为23.1 nm.在燃烧阶段,煤燃烧超细颗粒物数浓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各模态颗粒物数浓度与煤粉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单位质量煤粉燃烧产生的核模态颗粒物数量排放因子为(1.50±0.64)×1010个·mg-1,爱根核模态颗粒为(1.18±0.56)×1010个·mg-1,积聚模态颗粒物为(0.19±0.06)×1010个·mg-1,总颗粒物为(2.87±1.09)×1010个·mg-1.在扩散过程中,颗粒粒径随时间呈线性增长,粒径增长速率与煤粉量呈线性相关关系.单位质量煤粉燃烧排放的颗粒粒径平均增长速率为7.5 nm·h-1·mg-1.
- 孙在谢小芳杨文俊陈秋方蔡志良
- 关键词:煤燃烧超细颗粒物数浓度排放因子
- 环境纳米气溶胶粒径谱的测试机理与应用分析
- 纳米气溶胶粒径谱的测量是关系国防和新材料等尖端科学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中从气溶胶动力学原理出发,对测量纳米气溶胶粒径分布的关键机理进行了分析,特别是球形粒子的迁移率与其直径的关系,重点剖析了纳米微粒的粒径分级和计数原理,S...
- 孙在黄震
- 文献传递
- 煤燃烧超细微粒粒径谱演变及排放因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对燃煤超细微粒的排放特性进行研究,利用自行搭建的气溶胶实验平台,使用快速粒径谱仪FMPS对燃煤超细颗粒(5.6~560 nm)数量粒径谱进行了测量,同时利用颗粒物动态演变模型,通过最优化算法,得到颗粒沉积损失率和排放率随粒径的分布,并计算了燃煤颗粒的排放因子.结果表明,在颗粒生成的初始阶段,燃煤颗粒数量粒径谱是多分散的复杂谱,初始粒径谱主要由10 nm、30~40 nm及100~200 nm这3个模态组成,其中,10 nm模态颗粒数浓度较高,100~200 nm模态颗粒粒径谱呈对数正态分布,数量中位径CMD均值为16 nm.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数量浓度呈指数规律衰减,CMD先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排放因子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室温条件下,燃煤颗粒的排放因子达到(5.54×1012±2.18×1012)个·g-1.
- 孙在杨文俊谢小芳陈秋方蔡志良
- 关键词:燃煤超细微粒数浓度排放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