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6BaZX022)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晓君夏年喜郝一江邹崇理刘兰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单调性
  • 3篇广义量词
  • 2篇对称性
  • 2篇语言
  • 2篇相交性
  • 1篇动态逻辑
  • 1篇多德
  • 1篇亚里士多德
  • 1篇语言表述
  • 1篇语言认知
  • 1篇语言学
  • 1篇语言学家
  • 1篇语义
  • 1篇语义分析
  • 1篇直言三段论
  • 1篇三段论
  • 1篇数学
  • 1篇数学工具
  • 1篇自然语言
  • 1篇逻辑性质

机构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4篇张晓君
  • 3篇夏年喜
  • 2篇郝一江
  • 1篇邹崇理
  • 1篇刘兰军

传媒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哲学研究
  • 1篇世界哲学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 1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逻辑学研究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广义量词的对称性及相关性质
2011年
首先介绍相关的概念;其次,笔者证明了类型为〈1,1〉的广义量词的对称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定理;然后,笔者给出了该类量词的余对称性、余相交性和余驻留性的定义;接着,笔者提出并证明了关于这三个性质的四个定理;最后,证明了余对称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定理。
张晓君
关键词:单调性
动态逻辑:关于程序的模态逻辑被引量:6
2009年
郝一江张晓君
关键词:动态逻辑模态逻辑逻辑性质数学工具语义分析自然语言
种属关系与亚里士多德直言三段论
2009年
讨论了亚里士多德在判定三段论成立与否时用到的6条标准:一个词项作另一个词项的谓项、换位法、显示法、反例法、特称前提的不定性质和归谬法。这6条标准是可以用种属关系以及种属关系的准确的语言表述来进行解释的,这说明亚里士多德的直言三段论是可以建立在种属关系以及种属关系的准确的语言表述的基础之上的,而此基础正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基础。
刘兰军夏年喜
关键词:直言三段论语言表述
贝叶斯主义与指称主义
2009年
在意义理论中,指称主义的历史是最为悠久的,它受到的攻击也是最多的。对指称主义的攻击主要是针对同一性替换规则的,有太多的事例说明同一性替换规则不具有普遍性,这种攻击多是建立在归谬论证的基础上的。查尔默斯也认为指称主义是错误的,不过他的证明角度比较新颖,其着手点是主观贝叶斯主义;证明方式也更丰富。虽然如此,他的论证其实也是针对同一性替换规则的。文章最后得出结论说,自然语言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是如此之丰富,试图用一种意义理论解释所有表达式的意义也许只是天方夜谭。
夏年喜
关键词:内涵语境
广义量词的单调性与数字三角形被引量:9
2010年
回顾了广义量词的背景知识;在介绍数字三角形画法的基础之上,对S.Peters和D.Westerstahl的数字三角形简图进行了改进;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之上,给出了更加全面的广义量词的单调性定义,并给出了更加全面的各种单调性的形式化表述,从而更加清楚直观且全面深入细致地探讨了类型为〈1〉的广义量词和类型为〈1,1〉的广义量词的单调性与数字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张晓君郝一江
关键词:广义量词
广义量词的相关性质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本文是笔者对S.Peters与D.Westerst(?)hl([7])的成果的拓展研究。首先介绍相关的概念。其次,笔者详细证明了类型为〈1,1〉的广义量词的对称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定理。然后,笔者给出了该类量词的余对称性、余相交性和余驻留性定义,接着笔者提出并证明了关于这三个性质的四个定理,而且还详细证明了余对称性与单调性的关系定理。最后,笔者探讨了具有(余)驻留性和(余)对称性的〈1,1〉类型的广义量词的数字三角形的特点。由于〈1,1〉类型的广义量词在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所以,本文的研究对广义量词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自然语言的计算机信息处理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张晓君
关键词:对称性相交性单调性
论类型逻辑语法的多种表述被引量:2
2009年
There are three basic methods presenting type-logical grammar:axiomatic presentation,Gentzen presentation and ND presentation(i.e. natural deduction presentation) . The presentations have the equal ability of deduction,but each has its own function. Axiomatic presentation would become a multi-modal logic system by being equipped with frame semantics. It is mainly used to discuss the soundness and completeness based on frame semantics. Gentzen presentation would make it easy to search finitely the proofs of theorems and it is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decidability. ND presentation reflects the view that grammar is equal to logic and it would make type-calculus intuitive. In the end,we commented another presentation,i.e. ND presentation of labeled tree format.
夏年喜邹崇理
关键词:逻辑语法语言学家逻辑学家语言认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