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T1102)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海涛张广阔刘强强张振德薛斌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沥青
  • 3篇沥青老化
  • 2篇沥青路
  • 2篇沥青路面
  • 2篇路面
  • 1篇道路工程
  • 1篇性能对比
  • 1篇压强度
  • 1篇再生方法
  • 1篇针入度
  • 1篇砂浆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水泥
  • 1篇水泥砂浆
  • 1篇泥砂
  • 1篇网络
  • 1篇沥青改性
  • 1篇沥青水泥砂浆
  • 1篇路工

机构

  • 5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力...

作者

  • 5篇张海涛
  • 2篇张广阔
  • 2篇刘强强
  • 1篇张振德
  • 1篇程培峰
  • 1篇何佳轩
  • 1篇薛斌
  • 1篇姜海洋

传媒

  • 2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森林工程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公路交通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4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PG的复合改性沥青路用性能对比被引量:7
2018年
沥青路面低温性能是寒区沥青路面设计的主要指标之一,现有的单一改性沥青低温性能不能满足寒区沥青路面PG技术规范的要求。本研究根据黑龙江省常用道路沥青低温性能的PG试验评定结果,研究开发了几种复合改性沥青,以满足黑龙江省寒区沥青路面低温性能的要求。研究内容包括:黑龙江省沥青路面PG分区与PG_(m-n)标准的确定,黑龙江省道路沥青PG性能评定,复合改性沥青的研究开发与性能评定等。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道路沥青基本满足PG_(m-n)技术标准的高温性能要求,但均不满足PG_(m-n)技术标准的低温性能要求。复合改性沥青基本满足或接近黑龙江省道路沥青的PG_(m-n)低温性能标准。研究结果对改善黑龙江省沥青路面的低温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张海涛高丹丹刘强强
关键词:沥青路面复合改性沥青
沥青老化再生的实验路径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沥青路面是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路面形式,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路面上沥青材料发生老化后使得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降低,这样沥青路面的再生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对比不同老化方法和不同的老化时间得到的沥青残留物的各种指标与实际的废旧沥青的各种指标,找到方便准确的适用于实验研究的老化方法,然后通过对比不同的再生方法,寻找到用于实验室研究的沥青再生方法,从而找到适用于实验研究的老化再生路径。
张振德张广阔张海涛
关键词:老化方法再生方法
沥青改性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利用沥青柔性材料增加普通水泥砂浆的柔韧性,实现沥青与水泥砂浆的直接掺配,提高直掺沥青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在低(负)温状态下将沥青破碎成细小颗粒,然后迅速与水泥拌和形成了沥青水泥复合结合料,进行了沥青改性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研究。通过沥青水泥砂浆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等试验,分析了不同沥青含量对沥青改性水泥砂浆力学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柔性要求的沥青水泥砂浆沥青含量建议值。研究结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方法用于水泥砂浆增柔技术。
张海涛薛斌张广阔刘强强程培峰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水泥砂浆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基于神经网络的沥青路面实际老化预测系统的研究
2012年
在实验室测定沥青短期老化数据基础上,利用MATLAB建立BP神经网络系统,通过沥青路面实际老化数据调查与处理,用国内几个地区不同使用年限的沥青路面实际老化25℃针入度数据训练,预测得到寒区沥青路面不同使用年限的沥青25℃针入度等沥青路面实际老化数据,为建立沥青模拟老化与实际老化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张海涛姜海洋
关键词:沥青路面沥青老化BP神经网络针入度
沥青老化临界状态与极限状态的确定被引量:3
2012年
在室内对盘锦AH-90沥青进行不同时间的老化试验,测试不同时间老化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指标的变化,针入度(25℃)变化范围在13~78(0.1mm),通过分析各项指标变化规律,建立了老化指数与老化时间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老化指数及残留针入度比为主的沥青老化分级概念,将沥青老化分为5个等级,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沥青老化的临界状态和极限状态。
张海涛何佳轩
关键词:沥青老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